如圖①,將邊長為4cm的正方形紙片ABCD沿EF折疊(點E、F分別在邊AB、CD上),使點B落在AD邊上的點M處,點C落在點N處,MN與CD交于點P,連接EP.
(1)如圖②,若M為AD邊的中點,
①△AEM的周長=______cm;
②求證:EP=AE+DP;
(2)隨著落點M在AD邊上取遍所有的位置(點M不與A、D重合),△PDM的周長是否發(fā)生變化?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①由折疊知BE=EM.AE+EM+AM=AE+EB+AM=AB+AM.根據(jù)邊長及中點易求周長;②延長EM交CD延長線于Q點.可證△AEM≌△DQM,得AE=DQ,EM=MQ.所以PM垂直平分EQ,得EP=PQ,得證;
(2)不變化.可證△AEM∽△DMP,兩個三角形的周長的比是AE:MD,設AE=x,根據(jù)勾股定理可以用x表示出MD的長與△MAE的周長,根據(jù)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即可求解.
解答:解:(1)由折疊知BE=EM,∠B=∠EMP=90°.
①△AEM的周長=AE+EM+AM=AE+EB+AM=AB+AM.
∵AB=4,M是AD中點,
∴△AEM的周長=4+2=6(cm);
②現(xiàn)證明EP=AE+PD
方法一:取EP的中點G,則在梯形AEPD中,MG為中位線,
∴MG=(AE+PD),
在Rt△EMP中,MG為斜邊EP的中線,
∴MG=EP,
∴EP=AE+PD.
方法二:延長EM交CD延長線于Q點.
∵∠A=∠MDQ=90°,AM=DM,∠AME=∠DMQ,
∴△AME≌△DMQ.
∴AE=DQ,EM=MQ.
又∵∠EMP=∠B=90°,
∴PM垂直平分EQ,有EP=PQ.
∵PQ=PD+DQ,
∴EP=AE+PD.

(2)△PDM的周長保持不變.
設AM=x,則MD=4-x.
由折疊性質(zhì)可知,EM=4-AE,
在Rt△AEM中,AE2+AM2=EM2,即AE2+x2=(4-AE)2
整理得:AE2+x2=16-8AE+AE2,
∴AE=(16-x2),
又∵∠EMP=90°,∴∠AME+∠DMP=90°.
∵∠AME+∠AEM=90°,∴∠AEM=∠DMP.
又∵∠A=∠D,
∴△PDM∽△MAE.

∴C△PDM=C△MAE=(4+x)•=8.
∴△PDM的周長保持不變.
點評:此題通過折疊變換考查了三角形的全等及相似等知識點,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9、用邊長為3的正方形厚紙板做了一套七巧板,現(xiàn)將它拼成一座橋(如圖),那么這座橋的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3•江寧區(qū)二模)在如圖所示的5×5方格中,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ABC是格點三角形(即頂點恰好是正方形的頂點),將△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90°,則在△ABC掃過的區(qū)域中(不含邊界上的點),到點O的距離為無理數(shù)的格點的個數(sh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用邊長為3的正方形厚紙板做了一套七巧板,現(xiàn)將它拼成一座橋(如圖),那么這座橋的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1. A.
    3.5
  2. B.
    4
  3. C.
    4.5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在如圖所示的5×5方格中,每個小方格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ABC是格點三角形(即頂點恰好是正方形的頂點),將△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90°,則在△ABC掃過的區(qū)域中(不含邊界上的點),到點O的距離為無理數(shù)的格點的個數(shù)是


  1. A.
    3
  2. B.
    4
  3. C.
    5
  4.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用邊長為3的正方形厚紙板做了一套七巧板,現(xiàn)將它拼成一座橋(如圖),那么這座橋的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     ]
A.3.5
B.4
C.4.5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