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點E是平行四邊形ABCD的邊AB的中點,F(xiàn)是BC邊上一點,線段DE和AF相交于點P,點Q在線段DE上,且AQ∥PC.
(1)證明:PC=2AQ.
(2)當點F為BC的中點時,試比較△PFC和梯形APCQ面積的大小關系,并對你的結論加以證明.

(1)證明:
證法一:延長DE,CB,相交于點R,作BM∥PC,交DR于點M.
∵AQ∥PC,BM∥PC,
∴MB∥AQ.
∴∠AQE=∠EMB
∵E是AB的中點,D、E、R三點共線,∴AE=EB,∠AEQ=∠BEM.
∴△AEQ≌△BEM.
∴AQ=BM.
同理△AED≌△BER.
∴AD=BR=BC.
∵BM∥PC,
∴△RBM∽△RCP,相似比是1:2.
∴PC=2MB=2AQ.

證法二:連接AC,交PQ于點K,易證△AKE∽△CKD,

∵AQ∥PC.
∴△AKQ∽△CKP.
,
,
即PC=2AQ.

(2)解:S△PFC=S梯形APCQ
作BN∥AF,交RD于點N.
∴△RBN∽△RFP.
∵△RBM∽△RCP,相似比是1:2,
∴RB:RC=1:2,即B為RC的中點,
∴RB=BC,又F是BC的中點,


易證△BNE≌△APE.
∴AP=BN.

因PFC(視PC為底)與梯形APCQ的高的比等于△PFC與△PQC中PC邊上的高的比,
易知等于PF與AP的比,于是可設△PFC中PC邊上的高h1=3k,梯形APCQ的高h2=2k.再設AQ=a,則PC=2a.


因此S△PFC=S梯形APCQ
分析:(1)延長DE,CB,相交于點R,作BM∥PC,交DR于點M.根據(jù)題意得∠AQE=∠EMB,可證得△AEQ≌△BEM,△AED≌△BER.則AD=BR=BC,再根據(jù)BM∥PC,證出RBM∽△RCP,即可得出PC=2AQ.
(2)作BN∥AF,交RD于點N,則△RBN∽△RFP.則.還可證明△BNE≌△APE.根據(jù)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得出S△PFC=S梯形APCQ
點評:本題是一道綜合性很強的題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性質,難度較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設點E是平行四邊形ABCD的邊AB的中點,F(xiàn)是BC邊上一點,線段DE和AF相交于點P,點Q在精英家教網(wǎng)線段DE上,且AQ∥PC.
(1)證明:PC=2AQ.
(2)當點F為BC的中點時,試比較△PFC和梯形APCQ面積的大小關系,并對你的結論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四邊形OABC是平行四邊形.直線l經(jīng)過O、C兩點.點A的坐標為(8,0),點B的坐標為(11,4),動點P在線段OA上從點O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點A運動,同時動點Q從點A出發(fā)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沿A→B→C的方向向點C運動,過點P作PM垂直于x軸,與折線O一C-B相交于點M.當P、Q兩點中有一點到達終點時,另一點也隨之停止運動,設點P、Q運動的時間為t秒(t>0).△MPQ的面積為S.
(1)點C的坐標為
 
,直線l的解析式為
 

(2)試求點Q與點M相遇前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相應的t的取值范圍.
(3)試求題(2)中當t為何值時,S的值最大,并求出S的最大值.
(4)隨著P、Q兩點的運動,當點M在線段CB上運動時,設PM的延長線與直線l相交于點N.試探究:當t為何值時,△QMN為等腰三角形?請直接寫出t的值.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北京市北大附中中考一模前數(shù)學集訓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設點E是平行四邊形ABCD的邊AB的中點,F(xiàn)是BC邊上一點,線段DE和AF相交于點P,點Q在線段DE上,且AQ∥PC.
(1)證明:PC=2AQ.
(2)當點F為BC的中點時,試比較△PFC和梯形APCQ面積的大小關系,并對你的結論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8年北京市西城區(qū)中考數(shù)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設點E是平行四邊形ABCD的邊AB的中點,F(xiàn)是BC邊上一點,線段DE和AF相交于點P,點Q在線段DE上,且AQ∥PC.
(1)證明:PC=2AQ.
(2)當點F為BC的中點時,試比較△PFC和梯形APCQ面積的大小關系,并對你的結論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