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1,已知直線y=kx與拋物線y=-x2交于點A(3,6).

(1)求直線y=kx的解析式和線段OA的長度;

(2)點P為拋物線第一象限內的動點,過點P作直線PM,交x軸于點M(點M、O不重合),交直線OA于點Q,再過點Q作直線PM的垂線,交y軸于點N.試探究:線段QM與線段QN的長度之比是否為定值?如果是,求出這個定值,如果不是,說明理由;

(3)如圖2,若點B為拋物線上對稱軸右側的點,點E在線段OA上(與點O、A不重合),點D(m,0)是x軸正半軸上的動點,且滿足∠BAE=∠BED=∠AOD.繼續(xù)探究:m在什么范圍時,符合條件的E點的個數(shù)分別是1個、2個?

答案:
解析:

  解:(1)把點A(3,6)代入y=kx得6=3k;∴k=2;∴y=2x.2分

  OA=;3分

  (2)是一個定值,理由如下:

  過點Q作QG⊥y軸于點G,QH⊥x軸于點H.

 、佼擰H與QM重合時,顯然QG與QN重合,

  此時;

 、诋擰H與QM不重合時,∵QN⊥QM,QG⊥QH

  不妨設點H,G分別在x、y軸的正半軸上

  ∴∠MQH=∠GQN

  又∵∠QHM=∠QGN=90°∴△QHM∽△QGN;5分

  ∴

  當點P、Q在拋物線和直線上不同位置時,同理可得=2;7分

  (3)延長AB交x軸于點F,過點F作FC⊥OA于點C,過點A作AR⊥x軸于點R

  ∵∠AOD=∠BAE;∴AF=OF;∴OC=AC=OA=

  ∵∠ARO=∠FCO=90°;∠AOR=∠FOC

  ∴△AOR∽△FOC;∴

  ∴OF=;∴點F(,0)

  設點B(x,),

  過點B作BK⊥AR于點K,則△AKB∽△ARF

  ∴;解得x1=6,x2=3(舍去)

  ∴點B(6,2)

  ∴BK=6-3=3;AK=6-2=4

  ∴AB=5;8分

  (求AB也可采用下面的方法)

  設直線AF為y=kx+b(k≠0)把點A(3,6),點F(,0)代入得

  k=,b=10

  ∴

  ;∴(舍去)

  ∴B(6,2)∴AB=5;8分

  (其它方法求出AB的長酌情給分)

  在△ABE與△OED中

  ∵∠BAE=∠BED

  ∴∠ABE+∠AEB=∠DEO+∠AEB

  ∴∠ABE=∠DEO

  ∵∠BAE=∠EOD

  ∴△ABE∽△OED;9分

  設OE=x,則AE=-x()

  由△ABE∽△OED得

  ∴();10分

  ∴頂點為(,)

  如圖,當時,OE=x=,此時E點有1個;當時,任取一個m的值都對應著兩個x值,此時E點有2個.

  ∴當時,E點只有1個;11分

  當時,E點有2個;12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浙江省金華市2012年中考數(shù)學試題 題型:044

如圖1,已知直線y=kx與拋物線y=-x2交于點A(3,6).

(1)求直線y=kx的解析式和線段OA的長度;

(2)點P為拋物線第一象限內的動點,過點P作直線PM,交x軸于點M(點M、O不重合),交直線OA于點Q,再過點Q作直線PM的垂線,交y軸于點N.試探究:線段QM與線段QN的長度之比是否為定值?如果是,求出這個定值;如果不是,說明理由;

(3)如圖2,若點B為拋物線上對稱軸右側的點,點E在線段OA上(與點O、A不重合),點D(m,0)是x軸正半軸上的動點,且滿足BAE=BED=AOD.繼續(xù)探究:m在什么范圍時,符合條件的E點的個數(shù)分別是1個、2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7年江蘇地區(qū)數(shù)學中考動態(tài)型試題-新人教 題型:044

如圖甲,已知直線y=2x(即直線l1)和直線(即直線l2),l2與x軸相交于點A.點P從原點O出發(fā),向x軸的正方向作勻速運動,速度為每秒1個單位,同時點Q從A點出發(fā),向x軸的負方向作勻速運動,速度為每秒2個單位.設運動了t秒.

(1)求這時點P、Q的坐標(用t表示).

(2)過點P、Q分別作x軸的垂線,與l1、l2分別相交于點O1、O2(如圖乙).

①以O1為圓心、O1P為半徑的圓與以O2為圓心、O2Q為半徑的圓能否相切?若能,求出t值;若不能,說明理由.

②以O1為圓心、P為一個頂點的正方形與以O2為中心、Q為一個頂點的正方形能否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若能,求出t值;若不能,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3屆江蘇省無錫市前洲中學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解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
我們知道,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是一條直線,而ykxb經(jīng)過恒等變形可化為直線的另一種表達形式:AxBxC=0(AB、C是常數(shù),且A、B不同時為0).如圖1,點Pmn)到直線lAxBxC=0的距離(d)計算公式是:d 

例:求點P(1,2)到直線y x的距離d時,先將y x化為5x-12y-2=0,再由上述距離公式求得d  
解答下列問題:
如圖2,已知直線y=-x-4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B,拋物線yx2-4x+5上的一點M(3,2).

(1)求點M到直線AB的距離.
(2)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PAB的面積最小?若存在,求出點P的坐標及△PAB面積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無錫市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

我們知道,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是一條直線,而ykxb經(jīng)過恒等變形可化為直線的另一種表達形式:AxBxC=0(A、B、C是常數(shù),且A、B不同時為0).如圖1,點Pm,n)到直線lAxBxC=0的距離(d)計算公式是:d 

例:求點P(1,2)到直線y x的距離d時,先將y x化為5x-12y-2=0,再由上述距離公式求得d  

解答下列問題:

如圖2,已知直線y=-x-4與x軸交于點A,與y軸交于點B,拋物線yx2-4x+5上的一點M(3,2).

(1)求點M到直線AB的距離.

(2)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PAB的面積最。咳舸嬖,求出點P的坐標及△PAB面積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