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小明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
(2)如圖甲所示,在杠桿左邊A處掛四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杠桿的B處掛同樣鉤碼3個.
(3)如圖乙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C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變大/變小/不變),其原因是力臂變短.

分析 (1)杠桿自身有重力,實驗前先要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是為使杠桿所受的重力通過支點,從而可以不考慮杠桿的重力對其轉(zhuǎn)動的影響,調(diào)節(jié)方法是“左低右調(diào),右低左調(diào)”;
(2)調(diào)節(jié)好以后,仍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便于從杠桿上測量或讀出力臂的長度;
(3)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求出鉤碼的個數(shù);
當動力與動力臂的乘積一定時,阻力臂變短,阻力變大.

解答 解:
(1)杠桿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
(2)由F1L1=F2L2可得:FB=$\frac{{F}_{A}{L}_{A}}{{L}_{B}}$=$\frac{4G×3}{4}$=3G;
(3)根據(jù)F1L1=F2L2可得FC=$\frac{{F}_{A}{L}_{A}}{{L}_{C}}$,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F(xiàn)C的力臂變短,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
故答案為:
(1)左;(2)3;(3)變大;力臂變短.

點評 考查杠桿平衡的調(diào)節(jié)方法及平衡條件的應用,應注意動態(tài)平衡的分析,當力臂變化時,力也會隨著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小梅測2.5V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所用燈泡的電阻大約為10Ω左右,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50Ω.
(1)如圖是實驗的實物電路,但連接不完整,請你用筆畫線將圖中的電路連接完整.要求兩表量程選取合理,滑片向左移動燈變亮.
(2)在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滑片應移到B(選填“A”或“B”)處,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一是保護電路,二是調(diào)節(jié)小燈泡兩端電壓.
(3)閉合上開關S之后,小梅發(fā)現(xiàn)小燈泡不亮,電壓表、電流表均有示數(shù),但經(jīng)檢查,電路連接無誤,各元器件完好,那么可能的原因是D.
A.小燈泡短路
B.小燈泡燈絲斷了
C.小燈泡的燈座接觸不良
D.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太大
(4)實際實驗的有關記錄與計算如表:
實驗次數(shù)123
電壓(V)2.51.63.0
電流(A)0.240.160.26
功率(W)0.600.240.78
該同學注意到燈的亮度變化是:第一次比第二次亮,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根據(jù)他觀察的現(xiàn)象和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電功率和燈的亮度的有關結論:
①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6W;
②燈泡實際功率越大,燈泡越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甲、乙兩只白熾燈的銘牌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若將兩燈分別接入電壓為220V的電路,乙燈消耗的電能多
B.若將兩燈并聯(lián)接入電壓為220V的電路,甲燈比乙燈亮
C.若燈絲的材料、長度相同,乙燈的燈絲比甲燈的燈絲粗
D.若將兩燈串聯(lián),只要電源電壓適當,甲、乙兩燈就能同時正常發(fā)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小明同學獲息規(guī)格“PZ-220-40”白熾燈泡的電流與電壓關系如圖.這只燈泡在220V電壓下工作時,1min消耗的電能是2400J.若將兩只這樣的燈泡串聯(lián)接到220V的電路中,每個燈泡的實際功率為16.5W,此時燈絲的電阻為733Ω.(取整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電源兩極間接10Ω的電阻時,電路中電流是0.15A.已知電源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A,若把一個0.2Ω的電阻接在電源兩極,會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
A.電路正常工作B.電阻太小,電路不能正常工作
C.不會燒壞電源D.電流過大燒壞電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在探究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時,小明找來大小不同的塑料塊和某種液體做實驗

(1)圖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盤天平的情景,他操作的錯誤是測量時調(diào)平衡螺母.
(2)改正錯誤后,小明正確操作,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畫出了塑料塊和液體質(zhì)量隨體積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
①分析圖象可知:由同種物質(zhì)組成的不同物體,其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選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學中將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比值定義為密度.
②等質(zhì)量的這兩種物質(zhì),液體的體積>塑料的體積.(選填“<”“=”或“>”)
③往燒杯內(nèi)倒入10cm3的液體,用天平稱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為37.4g,燒杯的質(zhì)量為29.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取兩張等大的圓形紙,分別剪去兩個大小不等的扇形(圖甲所示),再將它們做成圖乙所示的兩個錐角不等的紙錐.

(1)為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可將紙錐按如圖乙A (選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釋放.若紙錐從同一高度同時由靜止釋放,可通過比較下落至地面的時間來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 還可以比較同一時刻紙錐下落的路程來比較下落的快慢.其中第2種比較方法與物理學中速度的定義方法相接近.
(2)如果要測量兩個紙錐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3)在測量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下落的時間(選填“下落的時間”或“下落的路程”)較難測出,于是我們可采用增加下落高度或換用錐角較大(選填“大”或“小”)的紙錐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質(zhì)吸熱升溫現(xiàn)象”的實驗.將質(zhì)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別裝在金屬罐中,并測出沙子和水的初溫.然后用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并不斷攪拌,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實驗記錄如表
加熱時間/min01234
溫度/℃沙子202428]3236
2021222324
(1)實驗中,加熱時間實質(zhì)上反映了物體吸熱的多少.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2中畫出沙子和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3)分析圖象可知,對于質(zhì)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熱量,升溫較快的是沙子;若使兩者升高相同的溫度,則水吸收的熱量較多.通過大量類似實驗,人們發(fā)現(xiàn)了物質(zhì)的又一種物理屬性,物理學將這種屬性叫做比熱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一塊長方體花崗巖紀念碑質(zhì)量1.5×105kg,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1.2×105Pa.為使地面能承受紀念碑不指望下陷,先把紀念碑矗立在高1m、密度為2×103kg/m3的長方體基石上,則基石的面積至少為多大?(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