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海波的熔點48℃,對48℃的海波加熱,溫度立即上升,說明海波原來處于液態(tài).

分析 要解決此題首先要知道海波是晶體,并且需要知道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的特點:吸收或放出熱量,但溫度保持不變.

解答 解:海波是晶體,熔點為48℃,處于熔點溫度的晶體可能有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固液共存態(tài).
由于晶體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變,若海波原來處于固體或固液共存態(tài),對其加熱,溫度不變,若溫度上升,則一定為液態(tài).
故答案為:液.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晶體的熔化或凝固過程的特點.考查了學(xué)生對熔點和凝固點的理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如圖所示,某同學(xué)用自制的水透鏡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向水透鏡里注水時,水透鏡的焦距將變;當從水透鏡里抽水時,水透鏡的焦距將變大.

(1)如圖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軸射向水透鏡,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光斑,則此時水透鏡的焦距為8.0cm,實驗前,應(yīng)調(diào)節(jié)燭焰、水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2)該同學(xué)移動蠟燭,水透鏡和光屏至圖2所示位置時,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點可制成照相機(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若僅將蠟燭與光屏位置對調(diào),則在光屏上能(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假設(shè)將指南針移到地球球心處,則指南針的指向( 。
A.由于地球球心處無磁場,故指南針自由靜止方向不確定
B.根據(jù)“同名磁極相斥,異名磁極相吸”可判定指南針N極指向地球北極附近
C.根據(jù)“小磁針N極受力方向沿該處磁場方向”可判定N極指向地球南極附近
D.地球?qū)χ改厢樛ㄟ^地磁場作用,但指南針對地球不產(chǎn)生磁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事物中,沒有應(yīng)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
A.茶壺B.船閘C.U型管D.托里拆利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下面兩幅插圖,請你說出它們各自的光學(xué)現(xiàn)象.甲圖顯示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色散,它說明了太陽光由不同的色光組成的,它首先是由英國物理學(xué)家牛頓所發(fā)現(xiàn)的.乙圖是探究紅外線的熱效應(yīng)的實驗,為了使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更更明顯,我們采取的方法是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涂成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小陽想利用一塊電壓表和阻值已知的電阻R0測量電阻Rx的阻值.小陽選擇了滿足實驗要求的器材,并連接了如圖所示實驗電路.
(1)請按要求幫助小陽完成下列實驗步驟:
①閉合開關(guān)S1,斷開開關(guān)S2,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1;
②閉合開關(guān)S1、S2,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2
(2)請用U1、U2和R0表示出待測電阻Rx=$\frac{({U}_{2}-{U}_{1}){R}_{0}}{{U}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甲所示,將兩滴相同的紅墨水分別同時緩慢滴入冷水和熱水中,過一段時間熱水中的紅墨水先變得均勻,如圖乙所示.這個現(xiàn)象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選填“劇烈”或“緩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如圖所示的是我國選手在女子冰壺比賽中的一個場景.比賽時冰壺離開運動員的手以后能夠向前運動是由于冰壺有慣性的緣故,兩名隊員在冰壺前方用毛刷快速用力反復(fù)“刷冰”,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冰的內(nèi)能,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層水,這樣能夠減小冰壺與冰面之間的摩擦,使冰壺按照運動員預(yù)計的運動快慢和方向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圓柱體、兩個相同的容器,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鹽水,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其裝置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

(1)分析圖甲、乙、丙,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2)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無關(guān)系,可選擇丙、丁兩圖進行對比觀察.
(3)分析丁、戊兩圖,說明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
(4)在小明實驗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有關(guān)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1.1×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