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 。
A.
斑馬倒影
B.
日全食
C.
水面“折”枝
D.
手影

分析 光現(xiàn)象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1)光在同種、均勻、透明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線傳播到兩種介質(zhì)的表面上時會發(fā)生光的反射現(xiàn)象,例如水面上出現(xiàn)岸上物體的倒影、平面鏡成像、玻璃等光滑物體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線在同種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或者從一種介質(zhì)進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就會出現(xiàn)光的折射現(xiàn)象,例如水池底變淺、水中筷子變彎、海市蜃樓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A、斑馬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其實質(zhì)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題意;
B、日全食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合題意;
C、水面“折”枝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題意;
D、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不合題意.
故選A.

點評 此題通過幾個現(xiàn)象考查學(xué)生對光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學(xué)習(xí)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學(xué)知識解釋有關(guān)現(xiàn)象.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當蜜蜂從我們耳旁飛過時,我們聽到蜜蜂“嗡嗡”的叫聲,而蝴蝶在我們耳旁飛來飛去,我們卻聽不到蝴蝶的“叫聲”請你用所學(xué)過的物理知識解釋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人用力F沿長10m,高2m的斜面,將重為2000N的物體以0.5m/s的速度由底端勻速拉上頂端,F(xiàn)=500N.求:
(1)此過程中所做的總功;
(2)此過程中所做的有用功;
(3)斜面的機械效率;
(4)拉力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同學(xué)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和B、刻度尺、白紙、支架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操作要解決兩個問題:
①如何確定像的位置;
②如何比較像和物的大小來判斷像的性質(zhì).
(2)在尋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yīng)該在棋子A(選填“A”或“B”)這一側(cè)觀察,移動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與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3)實驗中使用刻度尺,是為了測量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
(4)移開棋子B,用白紙做屏幕放在該位置,直接觀察白紙,通過白紙上不能承接到像現(xiàn)象,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5)為了研究像和物到鏡面距離的關(guān)系,應(yīng)多次改變棋子A的位置,重復(fù)實驗.
(6)如果小明在尋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時,無論怎樣沿桌面移動棋子B,都不能使它與棋子A的像重合,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沒有豎直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在運動會上進行100m賽跑時,終點裁判聽到槍聲后開始計時,運動員的成績是變好了,(填“變好了、變差了”),成績變化了0.29 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根據(jù)歐姆定律,待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可以用電壓表測量,通過的電流可以用電流表測量,從而間接地測出電阻的阻值,這種方法叫伏安法測電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由于使用杠杠時摩擦非常小,故杠杠是一種機械效率非常高的簡單機械.某人用杠桿將一個質(zhì)量為18kg的物體勻速提升了0.5m,則他所做的有用功是90J.若在此過程中杠桿的機械效率為90%,則他做的總功是100J,他所做的額外功是10J.(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保潔工人要清洗高樓的外墻,他的同伴站在地面上,使用了如圖所示裝置對他進行升降,已知該保潔工質(zhì)量為60kg,保潔器材質(zhì)量為20kg,他同伴對繩拉力為500N,吊籃在拉力作用下1min勻速上升了10m,已知繩最大承受拉力為600N,動滑輪和吊籃一共所受的重力為100N.(不計繩重及摩擦,g=10N/kg)求:
(1)此滑輪組最多能提起多少牛的物體?
(2)同伴1min內(nèi)把繩拉下多少米?
(3)若保潔工自己使用裝置進行升降,能上去清洗外墻嗎?試通過計算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8V,R1=20Ω,R2=10Ω,I1=0.2A,求電路中I2和I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