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40牛的力握住裝油的瓶子懸空靜止不動,若此時將手的握力增加到60牛,則手與油瓶之間的摩擦力的大小將不變.(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分析 本題要抓住二力平衡條件.平衡力大小相等.

解答 解:裝油的瓶子懸空靜止不動,手與油瓶之間的摩擦力和重力是平衡力,始終與重力大小相等,所以不變,與壓力大小無關.
故答案為:不變.

點評 本題考查了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會利用二力平衡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甲、乙兩物體放入水中的狀態(tài)如圖所示.若兩物體的體積分別是V、V,質(zhì)量分別是m、m,則兩物體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gV,F(xiàn)=mg(已知水的密度為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如圖是探究物質(zhì)吸熱性質(zhì)的實驗裝置圖.
(1)在兩容器內(nèi)分別裝入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加熱;
(2)當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時,煤油(選填“水”或“煤油”)的溫度升高較快,說明水吸收熱量能力強;
(3)水和煤油吸收熱量多少無法直接測量,本實驗是通過比較酒精燈的加熱時間來間接比較吸收熱量多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探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
質(zhì)量m/kg重力G/N重力/質(zhì)量 G/m
0.5510
1.01010
1.51510
2.02010
(1)在如圖表格中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圖象;
(2)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得到的結論是物體的重力與其質(zhì)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一個邊長為50cm的正方體物體,密度是2×103kg/m3,放在地面上,受到豎直向上500N的提力,g=10N/kg,求:
(1)物體的重力;
(2)地面對物體的支持力;
(3)物體對地面的壓強;
(4)畫出物體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同學們在探究“影響物體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斷重力方向”實驗中,進行了如下的 實驗探究:
(1)第一小組在探究“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zhì)量關系”時,實驗記錄如表:
實測物體物體質(zhì)量m(kg)重力G(N)比值(G/m)(N/kg)
物體10.1110
物體20.2210
物體30.3310
①在探究過程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彈簧測力計.
②分析表中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
③本實驗需要多次測量,其目的與以下實驗中多次測量目的相同的是:A(選填字母).
A.探究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系     B.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度
(2)該組同學在探究重力方向時,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將該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緩慢改變木板 M 與桌面的夾角 α,會觀察到懸線 OA 的方向不變; 剪斷懸線 OA,原來靜止的小球?qū)Q直(選填“豎直”或“垂直于木板 M”)下落.
②從以上實驗現(xiàn)象分析得到: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被測物體形狀重力
橡皮泥正方體4.8N
球形4.2N
三角錐形3.6N
(3)第二小組在探究“物體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形狀是否有關系”時,他們用橡皮泥為實驗對象,用小刀將橡皮泥雕刻成各種形狀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上表所示.分析上述的實驗數(shù)據(jù),第二小組的 同學得出實驗結論:物體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此結論的得出是不妥的,理由是:沒有控制橡皮泥的質(zhì)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東漢時期,王充在《論衡》一書中提到了“頓牟(即玳瑁)掇芥(草屑)”(即摩擦玳瑁能吸引草屑)的現(xiàn)象說明:(1)摩擦起電;(2)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人類運用加速器探索微小粒子的世界,目前已知的最小粒子是夸克(選填“電子”、“質(zhì)子”、“夸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用線栓著的小球在 AB 之間來回擺動(不計空氣阻力).當小球擺回到A點處時,小球處于非平衡狀態(tài)(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當小球運動到 C點處 時,小球受到的重力G與線的拉力 F不等(選填:相等或不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小華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先后進行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其中乙圖將紙片旋轉了一個角度,該實驗是想探究二力平衡時( 。
A.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B.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C.方向是否相反D.大小是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