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東阿縣二模)自行車是我們熟悉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的結(jié)構(gòu)和使用來看,它涉及不少有關(guān)力學的知識.以下各項內(nèi)容中敘述正確的是(  )
分析:從自行車的各個結(jié)構(gòu)工作時的具體情況入手,結(jié)合對應的物理知識,加以分析,從而可以獲得答案.
解答:解:A、螺絲的脫落是由于螺絲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較小造成的,為了防止螺絲脫落因此要增大螺絲與螺絲軸之間的摩擦.將螺絲擰緊是通過增大壓力的方法來增大摩擦力的.故本選項正確.
B、自行車輪胎氣不足時,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增大,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受力面積越大壓強越小.故本選項正確.
C、坐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坐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的壓強,而不是壓力.故C選項錯誤.
D、自行車的兩個齒輪各是一個輪軸,鏈條起傳送力的作用,故本選項錯誤.
故選A、B.
點評:這類物理情境題目的難點是:如何將各個部件與對應的物理知識聯(lián)系起來.與此類似的如:給出一把鉗子,找出哪些結(jié)構(gòu)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東阿縣二模)用測力計兩次拉動重為G 的物體豎直向上運動,兩次運動的s-t 圖象如圖所示,其對應的測力計示數(shù)分別為F1、F2,運動的速度分別為v1、v2,那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東阿縣二模)如圖所示,汽車是大家熟悉的交通工具,汽車應用了許多物理知識.請你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載重汽車都安裝了較多的車輪,其目的是
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且輪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紋,其目的是
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2)有一輛重1.2×104N 的6 輪汽車,如果每個車輪與路面的接觸面積為200cm2,該汽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是
105
105
Pa.
(3)“五、一”假的一天,劉小華乘坐爸爸的汽車到機場游玩,在機場高速公路的入口處,看到如圖所示的標志牌.在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他們從入口處至少行駛
0.3
0.3
小時才能到達機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東阿縣二模)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杠桿在圖(a)所示位置,杠桿處于
平衡
平衡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狀態(tài),此時應先向
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使杠桿在
水平
水平
位置平衡.
(2)若不計杠桿質(zhì)量和摩擦且杠桿刻度均勻,每個鉤碼均重1 牛,如圖(b)在A 點掛兩個鉤碼時,為了使杠桿恢復平衡,可以在C 點掛
4
4
個鉤碼,或者在B 點作用一個大小為
4
4
牛,方向豎直向
(選填“上”或“下”)的力.
(3)接上題,若選擇在C 點掛鉤碼,現(xiàn)將左邊的鉤碼拿掉一個,要使杠桿仍保持平衡狀態(tài),應將右邊的鉤碼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1
1
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東阿縣二模)人們要認識事物,就要對事物的一些特征進行比較,就要引入相應的物理量來表示.要完成圖中幾幅圖給出的比較,所引入的物理量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東阿縣二模)如圖所示,小車一端固定的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小車的另一端在測力計的拉動下,沿水平方向運動.通過打點計時器得到的紙帶如圖所示.如果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3 牛,則小車運動過程中所受的阻力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