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小明在“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v=$\frac{s}{t}$進行測量的.

(1)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小(選填“大”或“小”)
(2)請根據(jù)圖表中所給信息回答:sAB=4cm,tAB=2s,vAB=0.02m/s;sAC=9cm,tAC=3s,vAC=0.03m/s.

分析 公式v=$\frac{s}{t}$既能用于勻速直線運動求速度,又能用于變速直線運動求平均速度.
(1)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所用的時間長些.
(2)由圖讀出小車通過AB的路程和通過AB的時間;由圖讀出小車通過AC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v=$\frac{s}{t}$求平均速度.

解答 解:
該實驗測小車平均速度的實驗原理是v=$\frac{s}{t}$.
(1)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較。
(2)由圖知,小車通過AB的路程為sAB=4cm=0.04m;小車通過AB段的時間tAB=15:35:22-15:35:20=2s;
小車通過AC的路程為sAC=9cm=0.09m;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tAC=15:35:23-15:35:20=3s;
所以小車通過AB的平均速度為vAB=$\frac{{s}_{AB}}{{t}_{AB}}$=$\frac{0.04m}{2s}$=0.02m/s;
小車通過AB的平均速度為vAC=$\frac{{s}_{AC}}{{t}_{AC}}$=$\frac{0.09m}{3s}$=0.03m/s;
故答案為:v=$\frac{s}{t}$;(1);(2)4;2;0.02;9;3;0.03.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器材的處理、速度的計算和對變速運動的認識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基礎性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小君看遠處物體時,其光路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圖表示的眼睛能看清正在看的物體
B.該眼睛看近處物體時一定成像于視網膜前
C.若眼球前后長度正常,則圖中晶狀體的折光能力比正常人眼的折光能力強
D.他應戴對光有會聚作用的透鏡做的眼鏡來矯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托盤天平在稱量之前需要進行調平,稱量時被測物應放在左盤,加減砝碼要用鑷子夾。■y金屬塊的質量,當天平最終平衡時,盤中砝碼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則金屬塊的質量為128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小勇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的實驗: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確定像的位置.為了使像看起來更清晰,最好在較暗(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實驗.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形狀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發(fā)現(xiàn)蠟燭B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3)若將玻璃板和蠟燭下面的白紙換成方格紙進行實驗,這種做法的優(yōu)點是便于探究像和物與平面鏡的位置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圖中是一些研究電磁現(xiàn)象實驗的示意圖.關于這些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實驗中,導線中有電流通過時,小磁針發(fā)生偏轉,此現(xiàn)象最早是由法拉第發(fā)現(xiàn)的
B.
該實驗中,閉合開關后,導體棒ab由靜止變?yōu)檫\動,說明這個過程中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C.
該實驗中,兩線圈匝數(shù)相同,通過線圈的電流不同,電磁鐵吸引大頭針個數(shù)不同,說明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有關
D.
該實驗中,導體棒ab水平向左運動,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說明導體在磁場中運動,就會產生電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華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時進行丁如下操作: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放在桌面上,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沒有點燃且與A等長的蠟燭B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動,直到B和A的像完全重合,如圖甲所示.在此實驗中:

(1)小華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來完成探究活動,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B蠟燭,這是為了能確定像的位置.
(2)實驗中選擇兩根完全一樣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3)實驗時,小華應在A(填“A”或“B”)側觀察蠟燭A經玻璃板所成的像.
(4)當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處時,玻璃板后B處的蠟燭好像也被“點燃”了;移去B處的蠟燭,取一光屏放在B處,發(fā)現(xiàn)光屏上并沒有出現(xiàn)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5)小華將蠟燭A逐漸遠離玻璃板時,它的像的大小將不變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6)做完某次實驗后,四個小組都將收集和處理的信息記錄在白紙上,如圖乙所示.則正確的是C.(只有一個選項正確,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
(7)實驗中,看到點燃的蠟燭通過玻璃板成兩個像,其中距離觀察者較遠的像較暗.遠處的像是來自于蠟燭的入射光經過玻璃板D(只有一個選項正確,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橫線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兩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兩次反射、兩次折射形成的  D.一次反射、兩次折射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在圖中標出通電螺線管的N極和B點的電流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紅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有三種規(guī)格滑動變阻器可供選擇:0~40Ω,0~30Ω,0~20Ω.用到的電阻R的阻值分別為25Ω、20Ω、15Ω、10Ω、5Ω,實驗中控制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2.5V不變.
(1)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規(guī)格為0~40Ω的滑動變阻器;
(2)連好電路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有示數(shù),電流表沒有示數(shù),則故障可能是電阻R斷路;
(3)排除故障后實驗中將定值電阻R的阻值由25Ω依次更換為20Ω、15Ω、10Ω、5Ω,為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變,則每次閉合開關后都應該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依次向左移(選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一個重12N,體積為0.8×10-3m3的小球,用手抓住將它浸沒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8N;松開手后,小球將下沉(填“上浮”“下沉”或“懸浮”).(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