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該實驗是根據(jù)v=$\frac{s}{t}$原理測小車平均速度的.
(2)如果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cm/s.
(3)經(jīng)測量小車從斜面滑下作加速直線運動 (選填“勻速直線運動”;“加速直線運動”或“減速直線運動”)
(4)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為什么?不正確;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或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或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

分析 (1)實驗原理:v=$\frac{s}{t}$;
(2)根據(jù)圖象讀出AB段的距離,運用公式v=$\frac{s}{t}$求出AB段的平均速度;
(3)小車從斜面滑下作加速直線運動;
(4)根據(jù)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進行分析.

解答 解:
(1)實驗原理:v=$\frac{s}{t}$;
(2)小車運動距離sAB=80.0cm-40.0cm=40.0cm,tAB=1.6s,
小車通過AB段的平均速度:v=$\frac{{s}_{AB}}{{t}_{AB}}$=$\frac{40.0cm}{1.6s}$=25.0cm/s;
(3)經(jīng)測量小車從斜面滑下作加速直線運動.
(4)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小明的方案不正確.
故答案為:(1)v=$\frac{s}{t}$;(2)25;(3)加速直線運; (4)不正確;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或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或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

點評 本題考查“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一定學會讀出路程和時間,按平均速度的定義代入v=$\frac{s}{t}$求出平均速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斜面長5m,高1m,工人沿斜面方向用400N的力把重 1200N集裝箱勻速推到車上,使用斜面的好處是可以省力,此時斜面的機械效率是60%,集裝箱受到的摩擦力為16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3×108m/s;天文測量中常用的長度單位是光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是常用的一種體溫計,它是根據(jù)測溫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此時它所指示的溫度是36.5℃.體溫計使用時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可以離開人體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為了比較水和煤油的吸熱本領大小,小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zhì)量、初溫都相等的水和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對其加熱,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加熱時間/min01234567
水的溫度/℃2022242628303234
煤油的溫度/℃2024283236404448
(1)實驗中除了圖示的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秒表.
(2)在安裝實驗器材時,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裝配實驗器材.
(3)實驗中除了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加熱外,還要假設水和煤油吸熱的效率相同(相同/不同).
(4)實驗通過觀察加熱時間比較水和煤油的吸收熱量的多少;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在升高相等的溫度時,水(水/煤油)吸收的熱量較多.
(5)水和煤油的比熱容之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所示自動測定油箱內(nèi)油量的裝置.油量表是由電流表改裝的,當油量越多時,R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將變。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描述的實驗中,是在探究音調(diào)和頻率的關系的是( 。
A.
發(fā)聲的音叉激起水花
B.
音叉發(fā)出的聲音越響,乒乓球被彈開得越遠
C.
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
D.
抽取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聽到罩內(nèi)的音樂聲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李娜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下列說方法正確的是(  )
A.實驗中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B.選取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C.蠟燭遠離平面鏡時成像變小
D.實驗中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進行實驗的目的是多次進行實驗,使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燒杯內(nèi)的某種物質(zhì)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實驗過程中,電熱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1)實驗室溫度計時根據(jù)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此刻物質(zhì)的溫度是-8℃.
(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描繪出的加熱過程中燒杯內(nèi)物質(zhì)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該物質(zhì)的熔點是0℃,這種物質(zhì)的固體屬于晶體(填“晶體”或“非晶體”).
(3)t2時刻該物質(zhì)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
(4)比較t2與t1時刻的內(nèi)能,t2時刻杯內(nèi)物質(zhì)的內(nèi)能較大,理由是熔化過程要吸收熱量.
(5)已知0~t1與t5~t6的加熱時間相等,由圖乙可知兩段時間內(nèi),物質(zhì)的溫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這種物質(zhì)固態(tài)時的比熱容比液態(tài)時的比熱容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