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如圖所示我國自行研制的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懷抱”“玉兔”月球車成功在月球軟著陸,“嫦娥三號”脫離地球引力后關(guān)閉所有發(fā)動機,在不受力的情況下,由于慣性仍可繼續(xù)飛行,奔向月球,說明了力不是(選填“是”或“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在接近月球時,向前噴氣使飛船受到向后(選填“向前”或“向后”)的力而減速,這說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嫦娥三號”四只腿都設計成了“大腳丫”,這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探測器對月面的壓強;“玉兔”月球車六個車輪上都刻有條紋是為了增大摩擦力;太陽能電池板的作用是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從而為探測器、月球車提供能量.

分析 閱讀題干中的信息,結(jié)合相關(guān)物理知識,分別從慣性的應用、力與運動的關(guān)系、力的作用特點、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能量的轉(zhuǎn)化等角度,對題干中的問題進行逐一解答即可.

解答 解:“嫦娥三號”脫離地球引力后關(guān)閉所有發(fā)動機,在不受力的情況下,由于慣性仍可繼續(xù)飛行,奔向月球,說明了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在接近月球時,向前噴氣使飛船受到向后的力而減速,這說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嫦娥三號”四只腿都設計成了“大腳丫”,這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探測器對月面的壓強;
“玉兔”月球車六個車輪上都刻有條紋是為了使接觸面變粗糙來增大摩擦力;
太陽能電池板的作用是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從而為探測器、月球車提供能量.
故答案為:慣性;不是;向后;相互的;壓強;增大;電能.

點評 本題以“嫦娥三號”為背景,考查了多個物理知識在其中的應用,體現(xiàn)了物理與高科技領域的聯(lián)系,但總體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9.(1)請在圖(Ⅰ)中畫出反射光線OB,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2)請在圖(Ⅱ)中畫出兩條入射光線通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密度為0.8×103㎏/m3,邊長為0.1m的正方體木塊漂浮在水面上,要將木塊壓沒在水中應在木塊上施力2N的豎直向下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如圖是某取暖器的簡化工作電路圖,圖中元件M是裝有扇葉的電動機,元件R通電時會產(chǎn)生熱量,則閉合開關(guān)S1和S2 時可以送熱風,為了安全起見,取暖器一般都要安裝一個跌倒開關(guān)S,使取暖器傾倒時整個電路斷開,則跌倒開關(guān)S應安裝在圖中的a處(選填“a”、“b”“c”或“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攝影在暗室中進行,閃光燈每隔一定的時間閃光一次,底片就記錄下這時物體的位置,如圖是甲、乙兩個網(wǎng)球從左向右運動時的頻閃照片,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球運動的實驗比乙球短B.甲球的運動速度基本保持不變
C.乙球的運動速度越來越小D.甲、乙兩球運動的時間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熱現(xiàn)象吸熱的是( 。
A.霧的形成B.露的形成C.霜的形成D.冰雪消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小明用細線系著重為5N的物體,使其浸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物體排開的水重為4N,此時物體所受的浮力為4N,細線突然斷開,物體將下沉(選填“上浮”、“懸浮”或“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shù)的發(fā)明則顯示技術(shù)上的一個里程碑,它可以在氣流形成的墻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圖象.此技術(shù)類似于海市蜃樓的原理,利用了光的折射將圖象投射在水蒸氣上,由于分子震動不均衡,可以形成層次和立體感很強的圖象,該圖象為實像(選填“虛像”或“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在學習了液體壓強知識后,某小組同學想研究液體浸沒在液體中后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增加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他們選擇了一個柱形容器如圖和幾種液體,并找來體積、材料不同的若干實心金屬球進行實驗.實驗中他們保持液體不溢出,分別查得液體的密度ρ,金屬球的體積V 和密度ρ,并測得金屬球浸沒后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增加量△p.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
表一
實驗
序號
ρ(千克/米3ρ(千克/米3V(厘米3△p(帕)
110002700200196
210008900200196
38002700250196
420002700100196
表二
實驗
序號
ρ(千克/米3ρ(千克/米3V(厘米3△p(帕)
510002700400392
610007800400392
78002700500392
820002700200392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或5、6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相同體積的物體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對柱形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與物體的密度無關(guān).(選填“有關(guān)”或“無關(guān)”)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5(或3、7 或4、8)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不同體積的物體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液體對柱形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與物體的體積成正比.
③進一步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
(1)比較表一或表二可得:不同物體浸沒在不同液體中,當液體密度與物體體積的乘積相同時,液體對柱形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相同;
(2)比較表一和表二可得:不同物體浸沒在不同液體中,當液體密度與物體體積的乘積不同時,液體對柱形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量不同,乘積越大,壓強增加量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