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把一個重為3牛的蘋果豎直向上拋出,蘋果在空中受到的阻力大小始終為0.6牛,蘋果上升過程中,所受合力大小為3.6牛.若蘋果在0.5秒內(nèi)從最高點下落了1米,此過程中,重力做的功為3焦,功率為6瓦.蘋果在上升所受合力大于蘋果下降過程中所受合力(最后一空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 (1)同一直線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合力的方向與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線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合力的方向與其中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2)知道蘋果重和下落高度,利用W=Gh求重力做功,又知道下落時間,利用功率公式求重力做功功率.

解答 解:因為蘋果豎直向上運動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豎直向下的阻力,
所以F=G+f=3N+0.6N=3.6N;
重力做功:
W=Gh=3N×1m=3J,
P=$\frac{W}{t}$=$\frac{3J}{0.5s}$=6W.
蘋果下降時,受阻力f向上,合力F1=G-f,蘋果上升時受向下的重力G,向下的空氣阻力f作用,合力F2=G+f,所以F1<F2;
故答案為:3.6;3;6;大于.

點評 本題考查了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功的計算、功率的計算,難點是對物體受力分析與求合力:因為阻力與重力的方向都豎直向下,所以合力大小為兩力之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能構成平衡力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措施中,屬于利用電流熱效應的是( 。
A.電視機的后蓋有很多孔B.電飯鍋的發(fā)熱板裝在底部
C.與空調(diào)器相連的導線很粗D.電腦的主機中安裝微型風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 在“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時,同學們提出了:“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及加在它兩端的電壓存在怎樣的定量關系”的問題,并做出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猜想二: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為了驗證猜想,同學們從實驗室里挑選了阻值不同的電阻進行實驗,實驗電路圖如圖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請你完成下列內(nèi)容.
實驗序號電阻/Ω電壓/V電流/A
1510.2
21010.1
31020.2
41030.3
52010.05
63030.1
74040.1
(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分析2、3、4(填寫實驗序號)三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電阻相同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
(2)為了驗證猜想二,他應分析1、2、5(填寫實驗序號)三次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電壓相同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使用天平稱量物體質(zhì)量時,向右盤加入砝碼后,小剛又向右調(diào)節(jié)了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則這樣做會使測量結(jié)果( 。
A.偏大B.偏小C.不變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質(zhì)量相等、初溫相同的銅塊和鐵塊(c<c),放出相等的熱量后再相互接觸,這時( 。
A.銅塊放熱鐵塊吸熱B.鐵塊放熱銅塊吸熱
C.鐵塊既不放熱也不吸熱D.無法判斷銅塊是否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在圖中,重為8牛的物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請在圖中用力的圖示法畫出它所受地面的支持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分別表示內(nèi)燃機工作過程中的四個沖程,其中將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的沖程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

(1)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明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如圖1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與拉力大小相等.
(2)添加砝碼,繼續(xù)實驗,這是為了探究壓力對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小明正確操作,完成實驗.
(3)彈簧測力計是本實驗中重要的測量器材,以下探究實驗,在課本中也用到彈簧測力計的是C(填字母).
A.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B.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C.探究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  D.探究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
(4)小明在探究后反思:以上操作中不能保證勻速拉動物體,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并不穩(wěn)定.經(jīng)老師引導后,將實驗裝置改變?nèi)鐖D2所示,當他拉出木板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仍然不穩(wěn)定,你認為仍然不穩(wěn)定的原因可能是木塊表面粗糙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