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知道物體A受到的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開水的體積(物體的體積),知道物體A重,利用重力公式求其質(zhì)量,再利用密度公式求物體A的密度;
(2)利用F浮′=ρ水g12VA求物體A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且靜止時受到的浮力.
物體完全在水面下被勻速拉起,以人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得出關(guān)系式N1=G人-F1;以物體和動滑輪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得出關(guān)系式F1=12(GA+G動-F浮),
物體A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且靜止時,以人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得出關(guān)系式N2=G人-F2;以物體和動滑輪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得出關(guān)系式F2=12(GA+G動-F浮′),
由N1:N2=7:6求動滑輪重,再利用重力公式求動滑輪的質(zhì)量;
(3)物體在水中勻速上升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W有用W總=(GA−F浮)h(GA−F浮+G動)h.
解答 解:正確畫出受力圖:
(1)∵F浮=ρ水gVA
∴VA=\frac{{F}_{浮}}{{ρ}_{水}g}=\frac{100N}{1×1{0}^{3}kg/{m}^{3}×10N/kg}=1×10-2 m3
ρA=\frac{{G}_{A}}{{V}_{A}g}=\frac{800N}{1×1{0}^{-2}{m}^{3}×10N/kg}=8×103kg/m3;
(2)物體A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且靜止時,物體A受到的浮力為:
F浮′=ρ水g\frac{1}{2}VA=1×103kg/m3×10N/kg×\frac{1}{2}×1×10-2 m3=50N
物體完全在水面下被勻速拉起,以人為研究對象,人受重力G人、支持力N1和繩子拉力F1的作用,則有:(受力如圖甲)
N1=G人-F1=600N-F1
物體完全在水面下被勻速拉起,以物體和動滑輪為研究對象,它們受重力GA和G動、浮力F浮和繩子拉力2F1的作用,則有:(受力如圖乙)
F1=\frac{1}{2}(GA+G動-F浮)=\frac{1}{2}(800N+G動-100 N)
物體A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且靜止時,以人為研究對象,人受重力G人、支持力N2
和繩子拉力F2的作用,則有:(受力如圖丙)
N2=G人-F2=600N-F2
物體A有一半的體積露出水面且靜止時,以物體和動滑輪為研究對象,它們受重力GA和G動、浮力F浮′和繩子拉力2F2的作用,則有:(受力如圖�。�
F2=\frac{1}{2}(GA+G動-F浮′)=\frac{1}{2}(800N+G動-50 N)
\frac{{N}_{1}}{{N}_{2}}=\frac{{G}_{人}-\frac{1}{2}(800N+{G}_{動}-100N)}{{G}_{人}-\frac{1}{2}(800N+{G}_{動}-50N)}=\frac{7}{6}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G動=150N
(3)物體完全在水中勻速上升過程中:
η1=\frac{{W}_{有用}}{{W}_{總}}×100%=\frac{{(G}_{A}-{F}_{浮})h}{{(G}_{A}-{F}_{浮}+{G}_{動})h}×100%=\frac{{G}_{A}-{F}_{浮}}{{G}_{A}-{F}_{浮}+{G}_{動}}×100%=\frac{800N-100N}{800N-100N+150N}×100%=82%.
答:(1)物體A的密度為8×103kg/m3;
(2)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150N;
(3)物體在完全在水中勻速上升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2%.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效率公式的掌握和運用,涉及到對物體的受力分析,知識點多、綜合性強,屬于難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次數(shù) | 物重G/N | 斜面高h/m | 彈簧稱示數(shù)F/N | 斜面長L/m |
1 | 8 | 0.2 | 4.0 | 0.4 |
2 | 8 | 0.2 | 2.0 | 0.8 |
3 | 8 | 0.2 | 1.6 | 1.0 |
4 | 8 | 0.2 | 1.0 | 1.6 |
5 | 8 | 0.2 | 0.8 | 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串聯(lián)時甲、乙燈炮兩端的電壓之比為1:2 | |
B. | 串聯(lián)電路甲燈最大電流與并聯(lián)電路甲燈最大電流之比為1:2 | |
C. | 串聯(lián)電路乙燈最大功率與并聯(lián)電路乙燈最大功率之比為4:1 | |
D. | 串聯(lián)電路最大總功率與并聯(lián)電路最大總功率之比為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在課堂上聽到老師的講話聲,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 | |
B. | 利用超聲波清洗鐘表零件,說明聲波可以傳遞信息 | |
C. | 在城市道路旁設(shè)置隔聲板,是為了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 |
D. | 通常我們根據(jù)音調(diào)辨別不同人說話的聲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