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開關S閉合時,電壓表V、V1、V2的示數(shù)分別是U、U1、U2,關于它們的關系正確的是( �。�
A.U=U1=U2B.U>U1+U2C.U<U1+U2D.U=U1+U2

分析 由圖知,兩燈串聯(lián),電壓表分別測兩燈和總電壓,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特點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由電路圖可知,兩燈串聯(lián),電壓表V1測L1兩端電壓,電壓表V2測L2兩端電壓,電壓表V測兩燈的總電壓(電源電壓).
串聯(lián)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電壓之和,即U=U1+U2.所以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對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的認識,解題的關鍵是正確分析電路,明確各電壓表所測的物理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下列生活中的一些行為和措施中,屬于防止噪聲污染的是( �。�
A.師傅在用切割機械雕刻石雕時,用棉花團塞住耳朵
B.小明的鄰居在晚上看球賽時,將音響的音量開得很大
C.某貨車司機為了超車,不斷地按喇叭
D.在圖書閱覽室內(nèi),不準談笑風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根據(jù)以下這段話,請找出四個跟物理知識密切相關的短語或句子,并寫出相應的物理知識.
“五一”期間,爸爸開車帶林立去郊游,出發(fā)前,林立看到爸爸給車中的水箱加水,喜歡觀察的她發(fā)現(xiàn),車的輪胎和方向盤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紋,車子啟動時,林立的身體往后傾.行駛途中,她發(fā)現(xiàn)路旁的樹木、行人都在后退,而身邊的爸爸卻沒有動.忽然,一陣汽笛聲傳來,把林立嚇了一跳,原來是后面的一輛汽車要超車了…
短語或句子相應的物理知識
水箱加水水的比熱容大
凹凸不平的花紋增大摩擦
身體往后傾慣性
樹木、行人都在后退運動與靜止的相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很多廠商一改過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點,紛紛為自己的產(chǎn)品做廣告,但有些廣告制作卻忽視了其中的科學性.如圖所示的兩幅廣告中各有一處科學性的錯誤,請你找出來,并簡要說明它違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規(guī)律.

甲圖錯誤:壺身水面比壺嘴水面低,茶水卻倒出來了,它違背了連通器原理.
乙圖錯誤:湯匙看起來是直的,它違背了光的折射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實例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鐵皮剪刀
B.
手動抽水機
C.
釣魚竿
D.
開酒瓶的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是某種物質(zhì)熔化時的溫度-時間圖象,從圖象可知,該物質(zhì)是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線段AB表明,該物質(zhì)在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加熱,溫度不變(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2017年4月,中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使用“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fā)射,并與“天宮二號”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如圖所示,對接完成后,若認為“天舟一號”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
A.地球B.太陽C.“長征七號”D.“天宮二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實驗前沒有掛鉤時,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高,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杠桿左端的螺母向右 調(diào)節(jié).
(2)如圖甲,在杠桿的左邊A處掛四個相同鉤碼,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杠桿右端B處掛同樣鉤碼3個.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
(3)如圖乙,用彈簧測力計在C出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原因是其力臂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小明在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他將杠桿掛在支架上,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上翹,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右移動;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
(2)小明在已調(diào)好的杠桿左端3格處掛了2只鉤碼,要使杠桿平衡,除可在杠桿右端第“3”格掛“2”只鉤碼外,也可以在右端第3格掛2只鉤碼來完成.(按“×格掛×”填寫)
(3)如圖2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B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若使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將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其原因是,拉力F的力臂越來越短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