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大氣的“溫室效應”是指

A. 大氣吸收了太陽輻射,保存在大氣中,使大氣溫度增高

B. 大氣毫無阻擋地使太陽輻射至地面,使地面溫度增高

C. 平流層中的臭氧,強烈地吸收紫外線

D. 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幾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輻射,使熱量散失很少

【答案】D

【解析】

考查大氣的受熱過程。大氣直接吸收的太陽輻射是很少的,故A項錯誤;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故B項錯誤;平流層中的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與題干無關,故C項錯誤;大氣的“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幾乎吸收了全部的地面輻射,使熱量散失很少,故D項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天體與我們的視覺對應正確的是(  )

A. 星云——一閃即逝

B. 行星——圓缺多變

C. 彗星——拖著長尾

D. 月亮——輪廓模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3月21日 6時整,甲地(50°N,45°W)正好日出。此時一艘輪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經過8分鐘后,該輪船越過了日界線,這時輪船所在地的區(qū)時可能是

A. 3月19日21時08分 B. 3月21日20時50分

C. 3月20日 21時08分 D. 3月22日20時5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該飛船發(fā)射后的四天里,關于地球在圖乙中的運動,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距離③處越來越近 B. 地球距離④處越來越近

C. 地球公轉速度越來越慢 D. 地球公轉速度先變慢后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內蒙古自治區(qū)自東向西呈現(xiàn)“森林—草原—荒漠”的變化,反映了地理環(huán)境具有(  )

A. 經度地帶性 B. 緯度地帶性

C. 垂直地帶性 D. 非地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石河位于燕山褶皺帶的西部,地質構造復雜,河流蜿蜒曲折,其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村莊都分布于河流北岸,但丁河段村莊經常遭受洪澇災害。下圖為大石河不同河段河流流向、聚落分布和地層剖面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問題。

1涼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 )

A. 冰川侵蝕 B. 流水溶蝕 C. 背斜成谷 D. 向斜成谷

2圖示河段沉積物多的主要季節(jié)和沉積地貌最顯著的分別是( )

A. 夏季、甲 B. 夏季、乙 C. 秋季、丙 D. 秋季、丁

3對比甲、乙、丙三河段村莊的分布位置,丁河段村莊多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流易決堤

B. 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

C. 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

D. 河谷地勢較低,排水不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豆腐自西漢淮南王劉安發(fā)明以來,它的生產和飲食風俗在中國歷史上不斷發(fā)展傳播。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產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它的時長關系到豆腐的產量和質量。時間太短,豆粒不易磨細,豆蛋白溶出少;時間太長,豆粒會發(fā)酵變酸。下圖示意中國歷史時期豆腐生產中心分布(分為甲至戊五大地區(qū)),讀圖,完成小題。
(1)推斷福建豆腐生產中心出現(xiàn)時期較早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質較好
B.土壤肥沃
C.人口遷移
D.地緣優(yōu)勢
(2)造成南北方泡豆時長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光照
B.氣溫
C.市場
D.技術
(3)豆腐烹飪方式存在地區(qū)差異,有的以驅寒的煨、燉、煲為主,有的則制成方便攜帶的餅類,這兩種代表性烹飪方式分別出現(xiàn)在( )
A.甲、戊
B.乙、甲
C.丁、乙
D.戊、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花崗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屬于沉積巖,由外力作用沉積而成

B. 屬于噴出巖,由于冷卻快,結晶顆粒細小,多氣孔

C. 屬于侵入巖,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D. 屬于侵入巖,但巖性堅硬,不會被風化、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學生通過調查,記錄了該地區(qū)農事活動的時間。分析該地區(qū)農事活動時間表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qū)可能位于我國的

A. 松嫩平原 B. 黃淮海平原

C. 鄱陽湖平原 D. 準格爾盆地的綠洲

2該地區(qū)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 低溫、凍害 B. 早澇、鹽堿

C. 地形、水源 D. 光照、風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