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社會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綠色化學的核心是應用化學原理對環(huán)境污染進行治理
B.水泥、玻璃、青花瓷、水晶、瑪瑙、分子篩都屬于硅酸鹽工業(yè)產(chǎn)品
C.氨氮廢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學氧化法或電化學氧化法處理
D.通入過量的空氣,可以使燃料充分燃燒,同時提高熱量的利用率

分析 A.綠色化學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實現(xiàn)零排放;
B.水晶、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C.氨氮廢水中N為-3價,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轉(zhuǎn)化為無毒物質(zhì);
D.使燃料充分燃燒可以增大氧氣的濃度或增大氧氣的接觸面積,據(jù)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綠色化學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實現(xiàn)零排放,而不是對環(huán)境污染進行治理,故A錯誤;
B.水晶、瑪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水泥、玻璃、青花瓷、分子篩都屬于硅酸鹽工業(yè)產(chǎn)品,故B錯誤;
C.氨氮廢水中N為-3價,可利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發(fā)生氧化反應轉(zhuǎn)化為無毒物質(zhì),所以可用化學氧化法或電化學氧化法處理,故C正確;
D.使燃料充分燃燒可以增大氧氣的濃度或增大氧氣的接觸面積,空氣的通入量增多多會帶走熱量,降低熱效率,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綠色化學、硅酸鹽、蛋白質(zhì)的變性、燃料充分燃燒等問題,題目難度不大,學習中注意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37.5%的濃鹽酸(密度為1.16g/cm3)配制成1mol/L的稀鹽酸.現(xiàn)實驗室僅需要這種鹽酸220mL.試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稀鹽酸時,應選用容量為250mL的容量瓶;
(2)經(jīng)計算需要21.0mL濃鹽酸,在量取時宜選用下列量筒中的C.
A.5mL        B.10mL        C.25mL        D.50mL
(3)在量取濃鹽酸后,進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釋的鹽酸其溫度與室溫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餾水至液面接近環(huán)形標線2~3c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與瓶頸的環(huán)形標線相切.
③在盛鹽酸的燒杯中注入蒸餾水幾十毫升,并用玻璃棒攪動,使其混合均勻.
④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將洗滌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確的順序是(填序號)③①④②.
(5)配制完后,應將容量瓶中的稀鹽酸轉(zhuǎn)移到干燥潔凈的試劑瓶中存放,蓋好塞子并貼上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各組指定條件下的溶液中,所給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透明溶液中:Na+、MnO4-、K+、NO3-
B.加入足量Na2O2之后的溶液:Cl-、K+、Fe3+、SO42-
C.水電離出的c(OH-)=1×10-13mol/L的溶液中:NO3-、NH4+、CO32-、K+
D.能使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的溶液中:Na+、SO32-、NH4+、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由硫酸鉀、硫酸鋁鉀和硫酸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K+)=0.3mol•L-1,c(SO42-)=0,8mol•L-1,則c(Al3+)為( 。
A.0.15 mol•L-1B.0.2 mol•L-1C.0.3 mol•L-1D.0.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0.1 mol/LNH4Cl溶液加水稀釋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均減小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釋后,恢復至原溫度,pH和Kw均減小
C.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加熱上升一定溫度后,前者pH不變后者pH減小(不考慮物質(zhì)的揮發(fā))
D.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1)已知某元素的陽離子Rn+,其原子的質(zhì)量數(shù)為A,中子數(shù)為A-x+n,則m g Rn+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frac{m(x-2n)}{A}$NA
(2)今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K+濃度是0.2mol•L-1,SO42-的濃度是0.7mol•L-1.則混合溶液中Al3+濃度應等于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況下33.6L HF分子中所含的原子個數(shù)為3NA
B.常溫常壓下,92g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總數(shù)為4NA
C.25℃時,pH=13的1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目為0.2NA
D.42g分子式為C3H6的物質(zhì)一定含有σ鍵的數(shù)目為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質(zhì)量比為16:7的兩種氣體 SO2、CO 分子個數(shù)之比為1:1;氧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2:1;同溫同壓下,等質(zhì)量的SO2、CO體積比為7:16,密度比為16: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50mL 1.0mol•L-1鹽酸跟50mL 1.1mol•L-1氫氧化鈉溶液在如圖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并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來計算中和熱.試回答下列問題:

(1)大小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保溫、隔熱,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
(2)不能(填“能”或“不能”)將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改為環(huán)形金屬(如銅)棒.其原因是金屬導熱,導致熱量散失.
(3)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對求得中和熱數(shù)值的影響是偏低(填“偏高”或“偏低”或“無影響”).
(4)如果改用60mL 1.0mol•L-1鹽酸跟50mL 1.1mol•L-1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則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熱量增加(“增加”、“減少”或“不變”),理由是后者生成0.055molH2O,而前者只能生成0.050molH2O;所求中和熱數(shù)值不變(“增加”、“減少”或“不變”),理由是中和熱是指酸跟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摩爾H2O時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堿的用量無關.
(5)某研究小組將裝置完善后,把V1 mL 1.0mol/L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jié)果如圖2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mL).回答下列問題:研究小組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