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①反應混合物各物質(zhì)的量系數(shù)相同都為1,利用物質(zhì)的量代替濃度,計算濃度商Qc,根據(jù)濃度商Qc與平衡常數(shù)k的關系判斷.Qc>k平衡向逆反應進行,Qc=k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Qc<k平衡向正反應進行;
②用x表示出濃度商Q
c,平衡向正反應移動,應滿足濃度商Qc<k,據(jù)此計算判斷;
③增大一種生產(chǎn)物(氫氣)的體積分數(shù),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移動的結(jié)果是降低這種增大的幅度,故平衡后氫氣的體積分數(shù)還是大于原來的;
④依據(jù)反應速率V=
計算;
(2)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進行分析;
(3)①表中3min-4min之間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變,850℃達到平衡,c(CO)=0.08mol/L,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逆向移動;
②由表中5min-6min之間數(shù)值可知,CO的濃度減小,而H
2O的濃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動,以此來解答;
(4)當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變,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變,注意該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化學反應,所以不能用壓強判斷平衡.
解答:
解:(1)①此時的濃度商Q
c=
=1.67,大于平衡常數(shù)1,故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答案為:逆反應;
②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濃度商小于平衡常數(shù),即
<1,解得x<3,故答案為:x<3;
③加入6mol氫氣所到達的平衡,可以等效為在加入5mol氫氣到達平衡后再加入1mol氫氣,增大一種生產(chǎn)物(氫氣)的體積分數(shù),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移動的結(jié)果是降低這種增大的幅度,但平衡后氫氣的體積分數(shù)還是大于原來的,故得H
2的體積分數(shù)分別為a%<b%,a<b;
故答案為:小于;
④0-4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O)=
=0.03mol/L?min;
故答案為:0.03;
(2)CO(g)+H
2O(g)?CO
2(g)+H
2 (g)△H<0,且K=1.反應是放熱反應,升溫,平衡逆向進行,平衡常數(shù)減小,K小于1;
故答案為:小于;
(3)①表中3min-4min之間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變,則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又850℃達到平衡,c(CO)=0.08mol/L,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逆向移動,所以溫度t>850℃,
故答案為:平衡;>;
②反應在4min-5min間,平衡向逆方向移動可能是升高溫度、增大生成物濃度、減少反應物濃度等因素引起,故選D.表中5min-6min之間CO濃度減少,H
2O濃度增大,CO
2濃度增大,只有增加水蒸氣,使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選A,
故答案為:d;a;
(4)2HI(g)?H
2(g)+I
2(g),反應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
①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H
2的同時生成n mol HI,正逆反應速率不同,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①錯誤;
②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兩個H-I鍵斷裂,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同,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②正確;
③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比為2:1:1,無法判斷濃度是否變化,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所以c(HI):c(H
2):c(I
2)=2:1:1時,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③錯誤;
④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溫度和體積一定時,容器中壓強始終不變,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變化,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④錯誤;
⑤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氣體質(zhì)量和體積不變,過程中和平衡狀態(tài)密度不變,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⑥錯誤;
⑥溫度和體積一定時,物質(zhì)濃度不變,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⑥正確;
⑦條件一定,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在平衡狀態(tài)和反應過程中始終不變,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變化,不能安定平衡狀態(tài),故⑦錯誤;說明反應
故答案為:②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