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氧化碳和氫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合成甲醇、二甲醚、甲酸甲酯等有機物。
(1)已知的燃燒熱分別是,則甲醇與一氧化碳催化合成乙酸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有人設想將按下列反應除去,該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
(3)向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投入和,在不同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壓強的變化如圖所示。
①該可逆反應的__________0(填>”、“<”或“=”)。a、b、c三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大小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恒溫恒容條件下進行該反應,能表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CO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
b. 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c.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保持不變
d.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CO的濃度等于生成的濃度
(4)在催化劑作用下,時分別進行反應:,,測得CO和的分壓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起始時,體系中和相等、和相等。計算曲線a的反應在內(nèi)的平均速率_______。時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曲線是_______,時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曲線是___________。
(5)一定條件下,與粉末狀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甲酸鈉。已知:常溫時,甲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向的甲酸鈉溶液中加入的鹽酸,混合液呈__________性(填“酸”或“堿”),溶液中離子濃度從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否 該反應是焓增、熵減的反應,,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 ac 0.0047 b d 酸
【解析】
已知的燃燒熱,可以寫出三者的燃燒熱方程式為:
① ,
② ,
③ ,再根據(jù)題意寫出目標方程④,則④=①+②-③,對應
答案為。
(2),反應能自發(fā)進行 ,反之不能。根據(jù)題目可知,,則,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答案為否,該反應是焓增、熵減的反應,,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3)①根據(jù)圖象,隨著溫度的升高,的平衡轉化率在降低,說明平衡在往逆向移動,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影響,由圖象可知,b、c兩點處于同一溫度,故,a、c處于同一壓強,轉化率a>c,a往正向進行的程度更大,。
故答案為,。
②a.CO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為定值,符合題意;
b./span>混合氣體的密度=總質(zhì)量/總體積,在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密度始終不變,不能作為判據(jù),不合題意;
c.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總質(zhì)量/總物質(zhì)的量,總質(zhì)量不變,但總物質(zhì)的量在變,故平均摩爾質(zhì)量在變,當這個變化的量保持不變是說明達到了平衡,符合題意;
d.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應速率,的生成速率也表示正反應速率,不能作為判據(jù),不合題意。
答案選ac。
(4)找出對應的坐標進行計算,內(nèi)的平均速率; ,,該反應正向,往正向進行的傾向更大,故,a、b表示,c、d表示,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增加降低 ,故時、分別為b、c,時、分別為a、d。
答案為,b,d。
(5)向的甲酸鈉溶液中加入的鹽酸,得到等濃度的的混合溶液,發(fā)生水解,平衡常數(shù)Kh<Ka,故的電離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各離子的濃度從大到小順序為
。
答案為酸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2NO2(g) 2NO(g)+O2(g)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消耗1mol O2,同時生成2mol NO
B.混合氣體的NO2和NO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D.用NO2、NO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的比為1∶1的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過氧乙酸又名過醋酸,是重要化工原料,也是一種綠色生態(tài)殺菌劑,其制法為。
(1)某同學寫出了碳原子的4種不同狀態(tài)的電子排布圖:
a. b.
c. d.
其中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_(填標號),電子由狀態(tài)C到狀態(tài)B所得到的光譜為________光譜(填“原子發(fā)射”或“原子吸收”)。
(2)過氧乙酸分子中C原子的雜化方式有________。
(3)乙酸比乙醇易電離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熔點:乙酸________硝酸(填“>”、“<”或“=”),理由_________________。
(5)造紙中,用與紙漿中的過氧乙酸以及過渡金屬離子反應以提高漂白效率。硼氫化鈉、硼氫化鋁被認為是有機化學上的“萬能還原劑”。
①兩種硼氫化物的熔點如下表所示:
硼氫化物 | ||
熔點/℃ | 400 | -64.5 |
解釋表中兩種物質(zhì)熔點差異的原因________。
②硼氫化鈉晶胞結構如圖所示,該晶體中的配位數(shù)為________。已知:硼氫化鈉晶體的密度為,代表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則a=________nm(用含、的最簡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探究鋁片和溶液反應的實驗方案及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無明顯現(xiàn)象 | 鋁片表面產(chǎn)生細小氣泡 | 出現(xiàn)白色渾濁,產(chǎn)生大量氣泡(經(jīng)檢驗為和) |
A.溶液顯堿性的原因:
B.加熱和逸出對水解平衡移動方向的影響是相反的
C.對比實驗I、Ⅲ,說明溶液能破壞鋁表面的氧化膜
D.推測出現(xiàn)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材料衍生物2,5-呋喃二甲酸()可以替代化石燃料衍生物對苯二甲酸,與乙二醇合成材料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酯(PE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合成PEF的反應為加聚反應
B. PEF不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
C. 通過紅外光譜法測定PEF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可得其聚合度
D.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結構簡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草酸亞鐵晶體()常用于曬制藍圖。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其進行了系列探究。
I.純凈的草酸亞鐵晶體熱分解產(chǎn)物的探究
(1)氣體產(chǎn)物成分的探究,小組成員采用如下裝置(可重復選用)進行實驗:
①E中盛裝堿石灰的儀器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
②按照氣流從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裝置的接口順序為___________尾氣處理裝置。
③實驗前先通入一段時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實驗證明氣體產(chǎn)物中含有,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熱分解時,固體質(zhì)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寫出加熱到400℃時,晶體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曬制藍圖時,以溶液為顯色劑,寫出與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Ⅱ.草酸亞鐵晶體樣品純度的測定
(4)工業(yè)制得的草酸亞鐵晶體中常含有雜質(zhì)測定其純度的步驟如下:
步驟1:稱取草酸亞鐵晶體樣品溶于稀中,配成溶液;
步驟2:取上述溶液,用,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液;
步驟3:向反應后溶液中加入適量鋅粉充分反應后加人適量稀,再用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液
①步驟2中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步驟3中加入鋅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草酸亞鐵晶體樣品的純度為____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采用下列裝置和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裝置甲分離出溴苯 B. 用裝置乙驗證乙炔的還原性
C. 用裝置丙制取乙烯 D. 用裝置丁制取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煤為原料可合成涂料H(如下圖)。B分子式為C2H6O,能與鈉反應放出氫氣。(注:流程中某些反應條件沒有給出)。
請回答:
(1)流程中煤的綜合利用的工藝名稱為 。
(2)B的結構簡式是 ,E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 。
(3)G→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4)對于化合物F,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B、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C、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D、能與金屬鈉反應
(5)下列有機物與G不是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
(6)從→E 的合成路線(試劑及溶劑任選:合成路線參照“已知①”中書寫形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照如圖所示的操作步驟,完成鋁與鹽酸反應的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
(2)寫出鋁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
(3)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