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小組在實驗室模擬工業(yè)生產(chǎn)制備少量氨氣,他們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實驗操作]①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后,關閉彈簧夾a、b、c、d、e。在A中加入鋅粒,向長頸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稀硫酸,則A中有氫氣生成。打開彈簧夾c、d、e,在F出口處收集氫氣并檢驗其純度。

②關閉彈簧夾c,取下截去底部的細口瓶C,打開彈簧夾a,將氫氣經(jīng)導管B驗純后點燃,然后立即罩上無底細口瓶C,塞緊瓶塞,如圖所示。氫氣繼續(xù)在瓶內燃燒,幾分鐘后火焰熄滅。

③用酒精燈加熱反應管E,繼續(xù)通氫氣,待無底細口瓶C內液面下降到保持不變時,打開彈簧夾b,無底細口瓶C內氣體經(jīng)D進入反應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變紅。

回答下列問題:

(1)檢驗氫氣純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瓶內液面下降到保持不變時,A裝置內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了實驗裝置中壓強過大;此時再打開彈簧夾b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步驟③反應完成后,如何驗證反應后的氣體中還含有H2、N2?_________________。

(1)檢驗H2中是否混有空氣,防止點燃時爆炸

(2)鋅粒與酸脫離  使N2和H2進入反應管E,同時增大氫氣的濃度

(3)將經(jīng)過酚酞溶液后剩余的氣體干燥后通過足量灼熱的氧化銅粉末,再通過無水CuSO4,若無水CuSO4變藍,證明剩余氣體中有H2,然后用排水法收集,若仍然有氣體剩余,證明剩余氣體中有N2

解析:(1)因反應條件是加熱,在加熱前需檢驗純度防止爆炸。(2)簡易的啟普發(fā)生器隨壓強的增大使液面與固體脫離,反應停止。C內氣體為N2和H2,因壓強較大進入反應管。(3)該反應為可逆反應,產(chǎn)物中有N2和H2,檢驗的方法是通過氧化銅吸收氫氣,若有余氣體則為氮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8?佛山一模)某化學小組在常溫下測定一定質量的某銅鋁混合物中銅的質量分數(shù),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方案Ⅰ:銅鋁混合物
足量溶液A
充分反應
測定生成氣體的體積
方案Ⅱ:銅鋁混合物
足量溶液B
充分反應
測定剩余固體的質量
下列有關判斷中不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海淀區(qū)二模)某課外小組在實驗室制備氨氣,并進行有關氨氣的性質探究.
(1)該小組同學加熱生石灰與氯化銨的混合物制取干燥的氨氣.
①應該選用的儀器及裝置有(填字母)
I、F、G、E、C
I、F、G、E、C

②生石灰與氯化銨反應生成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2NH4Cl
  △  
.
 
CaCl2+2NH3↑+H2O
CaO+2NH4Cl
  △  
.
 
CaCl2+2NH3↑+H2O


(2)該小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氨氣的還原性.

在上述過程會同時發(fā)生多個反應,寫出其中屬于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NH3+3O2
  △  
.
 
N2+6H2O
4NH3+3O2
  △  
.
 
N2+6H2O
.若實驗時通入氨氣的速率過快,在燒瓶中會出現(xiàn)白煙,該物質的化學式為
NH4NO3
NH4NO3

(3)該小組同學以氨氣和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備碳酸氫銨.
①甲同學先將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氣;乙同學先將氨氣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合適的方案是
(填“甲”或“乙”),原因是
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較小,先通入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氣,生成的產(chǎn)物量少,且易生成碳酸銨;氨氣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入氨氣,再通入CO2,生成的產(chǎn)物量多,且易生成碳酸氫銨
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較小,先通入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氣,生成的產(chǎn)物量少,且易生成碳酸銨;氨氣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入氨氣,再通入CO2,生成的產(chǎn)物量多,且易生成碳酸氫銨

②檢驗產(chǎn)物中有NH4+的方法為
取少量產(chǎn)物放入試管中,加入濃NaOH溶液,加熱,在試管口放置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證明產(chǎn)物中有NH4+
取少量產(chǎn)物放入試管中,加入濃NaOH溶液,加熱,在試管口放置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證明產(chǎn)物中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崇文區(qū)二模)硫酸銅、硝酸鐵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以下是某工廠用含鐵的廢銅為原料生產(chǎn)膽礬(CuSO4?5H2O)的生產(chǎn)流程示意圖:

膽礬和石膏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100g水)見下表.
溫度(℃) 20 40 60 80 100
石膏 0.32 0.26 0.15 0.11 0.07
膽礬 32 44.6 61.8 83.8 114
請回答下列問題:①紅褐色濾渣的主要成分是
Fe(OH)3
Fe(OH)3
;
②寫出浸出過程中生成硫酸銅的化學方程式
3Cu+2HNO3+3H2SO4=3CuSO4+2NO↑+4H2O
3Cu+2HNO3+3H2SO4=3CuSO4+2NO↑+4H2O

③操作I的溫度應該控制在
100℃
100℃
左右;
④從溶液中分離出硫酸銅晶體的操作Ⅱ應為:將熱溶液
冷卻結晶
冷卻結晶
過濾
過濾
、洗滌、干燥.
(2)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鐵粉和稀硝酸及右圖裝置制取Fe(NO33(固定所用儀器和加熱裝置未畫出).
①為保證原料的充分利用,并加快反應速率,往往將加熱溫度控制在100℃以內.該實驗中對圓底燒瓶加熱的最佳方式是
水浴
水浴
加熱;
②請在圖中虛線框內畫出尾氣吸收裝置(提示:堿液可快速、充分吸收產(chǎn)生的氮氧化物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泰州二模)乙醇汽油是被廣泛使用的新型清潔燃料,工業(yè)生產(chǎn)乙醇的一種反應原理為:
2CO(g)+4H2(g)?CH3CH2OH(g)+H2O(g)△H=-256.1kJ?mol-1
已知:H2O(l)=H2O(g)△H=+44kJ?mol-1
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1)以CO2(g)與H2(g)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2CO2(g)+6H2(g)?CH3CH2OH(g)+3H2O(l)△H=
-305.7 kJ?mol-1
-305.7 kJ?mol-1

(2)CH4和H2O(g)在催化劑表面發(fā)生反應CH4+H2O?CO+3H2,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如下表:
溫度/℃ 800 1000 1200 1400
平衡常數(shù) 0.45 1.92 276.5 1771.5
①該反應是
吸熱
吸熱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T℃時,向1L密閉容器中投入1molCH4和1mol H2O(g),平衡時c(CH4)=0.5mol?L-1,該溫度下反應CH4+H2O?CO+3H2的平衡常數(shù)K=
6.75
6.75

(3)汽車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減少NOx的排放,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為環(huán)保領域的重要課題.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以Ag-ZSM-5為催化劑,測得NO轉化為N2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情況如下圖.
①若不使用CO,溫度超過775℃,發(fā)現(xiàn)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為
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更有利于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反應更有利于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在
n(NO)
n(CO)
=1的條件下,應控制的最佳溫度在
870℃
870℃
左右.
②用CxHy(烴)催化還原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寫出CH4與NO2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H4+2NO2→CO2+N2+2H2O
CH4+2NO2→CO2+N2+2H2O

(4)乙醇-空氣燃料電池中使用的電解質是攙雜了Y2O3的ZrO2晶體,它在高溫下能傳導O2-離子.該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CH3CH2OH-12e-+6O2-=2CO2+3H2O
CH3CH2OH-12e-+6O2-=2CO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汽車尾氣的主要成分為CO2及CO、NOX(NO和NO2)的混合物,其中NO的體積分數(shù)占95%以上)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車排氣管上加裝“催化轉換器”,利用催化劑使CO和NOX發(fā)生反應大部分轉化為CO2和N2.某小組在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模汽車尾氣處理中CO和NOX的反應并測量反應后混合氣體的組成.(已知HCOOH
濃硫酸
CO↑+H2O)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的連接順序為
(2)E裝置的作用是
①干燥混合氣體
①干燥混合氣體
、
②通過觀察氣泡,調節(jié)氣體流速
②通過觀察氣泡,調節(jié)氣體流速

(3)寫出D中的NOX與C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NOx+2xCO
催化劑
N2+2xCO2
2NOx+2xCO
催化劑
N2+2xCO2

(4)若B容器中生成的NOX為NO,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5)若通入的NOX為NO,C裝置增重8.8g,收集到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為4.48L(其相對分子質量為28.4).則收集到的氣體中NO的物質的量為
0.04mol
0.04mol

(6)選擇高效催化劑,將汽車尾氣轉化為無毒氣體,便徹底解決了汽車尾氣對環(huán)境的影響,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并闡述理由:
不正確.①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反應完全.②沒達到“零碳排放”的目的,對氣候的變化存在潛在的影響和危害
不正確.①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能反應完全.②沒達到“零碳排放”的目的,對氣候的變化存在潛在的影響和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