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molNH3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0NA
B、1molCl2與足量Fe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3 NA
C、標準狀況下,22.4 L氬氣含氬原子數(shù)為2NA
D、在1 L 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NH
 
+
4
數(shù)為0.1 NA
考點: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專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和阿伏加德羅定律
分析:A、根據(jù)氨氣分子中含有10個電子進行計算;
B、根據(jù)1mol氯氣與鐵完全反應最多得到2mol電子分析;
C、根據(jù)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進行分析;
D、根據(jù)氯化銨溶液中銨離子部分水解,導致銨離子數(shù)目減少判斷.
解答: 解:A、1mol氨氣中含有10mol電子,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10NA,故A正確;
B、1mol氯氣與鐵反應轉移了2mol電子,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故B錯誤;
C、標況下,22.4L氬氣的物質的量為1mol,1mol氬氣含有1mol原子,含氬原子數(shù)為NA,故C錯誤;
D、在1 L 0.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溶質0.1mol,由于銨離子部分水解,導致銨離子數(shù)目減小,溶液中銨離子數(shù)小于0.1NA,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和判斷,題目難度中等,注意稀有氣體為單原子分子,要掌握好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各化學量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關系,還要準確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內質子中子及核外電子的構成關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當關閉K時,向A中充入4molX、14molY,向B中充入2molX、7molY,起始時V(A)=V(B)=a升,在相同溫度和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兩容器各自發(fā)生下列反應:2X(g)+2Y(g)?Z(g)+2W(g);△H<0.達到平衡(Ⅰ)時,B中密度變?yōu)樵瓉淼?span id="fnzjv9z" class="MathJye" mathtag="math" style="whiteSpace:nowrap;wordSpacing:normal;wordWrap:normal">
10
9
,試回答:
(1)設A、B兩容器中化學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和K2,則它們的大小關系是K1
 
K2(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2)B中X的轉化率α(X)B
 

(3)A中Z和B中的W物質的量的比較:n(Z)A
 
n(W)B (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4)打開K,過一段時間重新達平衡(Ⅱ)時,B的體積為
 
升(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連通管中氣體體積不計);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要使B容器恢復原來反應前的體積,可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合物A由短周期元素構成,其中有一種元素呈+4價.A的水溶液有如圖所示轉化關系:
(1)A中含有的X元素可能是(填元素符號)
 

(2)如何確認X元素是哪一種,還應繼續(xù)做什么實驗?
 

(3)寫出你所確認的含有X元素的A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只寫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可逆反應Fe(s)+CO2(g)?FeO(s)+CO(g),已知在溫度938K時,平衡常數(shù)K=1.5,在1173K時,
K=2.2.
(1)能判斷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
 
(填序號).
A.容器內壓強不變           B.c(CO)不變
C.v(CO2)=v(CO)      D.c(CO2)=c(CO)
(2)該反應的正反應是
 
(選填“吸熱”、“放熱”)反應.
(3)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
 
.若起始時把Fe和CO2放入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CO2的起始濃度為2.0mol/L,某溫度時達到平衡,此時容器中CO的濃度為1.0mol/L,則該溫度下上述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保留二位有效數(shù)字).
(4)若該反應在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狀態(tài),如果改變下列條件,反應混合氣體中CO2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如何變化(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①升高溫度
 
;
②再通入CO
 

(5)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
①從圖中看到,反應在t2時達平衡,在t1時改變了某種條件,改變的條件可能是(填序號)
 

A.升溫  B.增大CO2濃度 C.使用催化劑
②如果在t3時從混合物中分離出部分CO,t4~t5時間段反應處于新平衡狀態(tài),請在圖上畫出t3~t5的v(逆)變化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課上,圍繞硫酸及其鹽的性質進行如下探究,請你填寫有關答案.
(1)取一小粒金屬鈉,小心放入盛有硫酸銅稀溶液的燒杯中,用漏斗倒扣在燒杯上,觀察到金屬鈉在液面上四處游動,有大量氣泡生成,收集產生的氣體并點燃,火焰呈淡藍色,該氣體是
 
(填化學式).溶液中同時有藍色沉淀
 
(填化學式)生成.
(2)“綠色化學”要求綜合考慮經(jīng)濟、技術、環(huán)保等方面來設計化學反應路線.若以銅為原料制取硫酸銅,請你設計復合“綠色化學”思想的反應路線(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的兩個量,一定相等的是( �。�
A、0.1mol?L-1NaCl與0.05mol?L-1Na2CO3溶液中的Na+離子數(shù)目
B、質量相等的金剛石和C60中的碳原子數(shù)目
C、標準狀況下等體積的SO2與SO3的分子數(shù)目
D、pH都為3的稀鹽酸與FeCl3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H+離子數(sh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L水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NA
B、2L 0.5mol/L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CH3COO-離子個數(shù)為NA
C、常溫常壓下,3.4g NH3含有原子的數(shù)目為0.8NA
D、78g Na2O2與足量水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1mol金剛石晶體中含碳碳鍵數(shù)為2NA
B、常溫常壓下,22.4L的D2、H2組成的氣體分子數(shù)為NA
C、100mL 0.5mol/L的(NH42SO4溶液中,含有0.1NA個NH4+
D、1mol Na2O2與足量CO2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4.6g乙醇中含有的C-H鍵的個數(shù)為0.6NA
B、34g H2O2中含有的陰離子數(shù)為NA
C、標準狀況下,11.2L 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D、常溫常壓下,21g氧氣和27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總數(shù)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