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8.某NaHCO3和Na2CO3•xH2O的混合物40g,在200℃下,對其加熱不再產生氣體為止,得到固體21.2g.再把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全部通入含有0.05mol Ca(OH)2的溶液中,恰好使生成的沉淀完全消失,則x為( 。
A.6B.7C.9D.10

分析 加熱時NaHCO3和Na2CO3•xH2O發(fā)生反應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Na2CO3.xH2O$\frac{\underline{\;\;△\;\;}}{\;}$Na2CO3+xH2O,加熱后得到的固體是Na2CO3,只有NaHCO3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 Ca(OH)2反應方程式為Ca(OH)2+2CO2=Ca(HCO32,根據Ca(OH)2+2CO2=Ca(HCO32得n(CO2)=2n[Ca(OH)2]=0.05mol×2=0.1mol,
根據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得碳酸氫鈉生成的n[Na2CO3]=n(CO2)=0.1mol,最終得到的固體中n(Na2CO3)=$\frac{21.2g}{106g/mol}$=0.2mol,除去碳酸氫鈉得到的就是Na2CO3•xH2O得到n(Na2CO3)=0.2mol-0.1mol=0.1mol,
根據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得反應前后固體減少的質量=n(H2CO3).M(H2CO3)=n(CO2).M(H2CO3)=0.1mol×62g/mol=6.2g,
則Na2CO3•xH2O反應前后固體減少質量=40g-21.2g-6.2g=12.6g,水的物質的量=$\frac{12.6g}{18g/mol}$=0.7mol,根據Na2CO3•xH2O $\frac{\underline{\;\;△\;\;}}{\;}$Na2CO3+xH2O得n(H2O)=xn(Na2CO3)=0.1xmol,從而確定x值.

解答 解:加熱時NaHCO3和Na2CO3•xH2O發(fā)生反應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Na2CO3.xH2O$\frac{\underline{\;\;△\;\;}}{\;}$Na2CO3+xH2O,加熱后得到的固體是Na2CO3,只有NaHCO3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 Ca(OH)2反應方程式為Ca(OH)2+2CO2=Ca(HCO32,根據Ca(OH)2+2CO2=Ca(HCO32得n(CO2)=2n[Ca(OH)2]=0.05mol×2=0.1mol,
根據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得碳酸氫鈉生成的n[Na2CO3]=n(CO2)=0.1mol,最終得到的固體中n(Na2CO3)=$\frac{21.2g}{106g/mol}$=0.2mol,除去碳酸氫鈉得到的就是Na2CO3•xH2O得到n(Na2CO3)=0.2mol-0.1mol=0.1mol,
根據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得反應前后固體減少的質量=n(H2CO3).M(H2CO3)=n(CO2).M(H2CO3)=0.1mol×62g/mol=6.2g,
則Na2CO3•xH2O反應前后固體減少質量=40g-21.2g-6.2g=12.6g,水的物質的量=$\frac{12.6g}{18g/mol}$=0.7mol,根據Na2CO3•xH2O $\frac{\underline{\;\;△\;\;}}{\;}$Na2CO3+xH2O得n(H2O)=xn(Na2CO3)=0.1xmol,0.1xmol=0.7mol,x=7,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混合物計算、根據反應原理進行計算等,清楚發(fā)生反應是解題關鍵,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I2可溶于KI溶液并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測得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如表.回答下列問題:
t/℃515253550
K1100841680533409
(1)上述反應的△H<0(填“>”、“<”或“=”);
(2)上述平衡體系中加入苯,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填“正反應”或“逆反應”);
(3)溫度一定,向上述平衡體系中加入少量KI固體,平衡常數不變(填“增大”或“減少”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鐵是當代社會中用量最大的金屬之一.磁鐵礦是工業(yè)上冶煉鐵的原料之一,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Fe3O4(s)+4CO?3Fe(s)+4CO2
(1)已知:①Fe3O4(s)+4C(石墨)?3Fe(s)+4CO(g)△H=+646.0kJ/mol
②C(石墨)+CO2(g)?2CO(g)△H=+172.5kJ/mol
由Fe3O4(s)與CO反應生成Fe(s)的熱化學方程式是Fe3O4(s)+4CO(g)=3Fe(s)+4CO2(g)△H=-44.0kJ/mol.
(2)T℃時,在 2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Fe3O4、CO各1.0mol,10min反應達到平衡時,容器中CO2的濃度是0.4mol/L.
①能證明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的是c(選填字母).
a.容器內壓強不再變化            b.容器內CO、CO2物質的量比為1:1
c.容器內氣體的質量不再變化      d.生成CO2的速率與消耗CO的速率相等
②CO的平衡轉化率是80%.
③l0min內,反應的平均反應速率v (CO2)=0.04mol/(L.min).
④欲提高該反應中CO的平衡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b(選填字母).
a.提高反應溫度              b.移出部分CO2
c.加入合適的催化劑          d.減小容器的容積
⑤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2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50mL 0.55mol•L-1鹽酸與50mL 0.50mol•L-1NaOH溶液在如圖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裝置上看,圖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是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2)從裝置圖上看除了缺少一種玻璃儀器外,還有一處不妥的是:碎紙條未填滿,大小燒杯杯口未相平.
(3)若實驗中改用50mL 0.55mol•L-1醋酸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減。ㄌ睢皽p少”“不變”“增多”);
(4)若實驗改用25mL 0.55mol•L-1硫酸與25mL 0.50mol•L-1Ba(OH)2溶液代替上述反應,所求得的中和熱△H偏小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5)已知:Q=cm△t,如果鹽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為1g•cm-3,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比熱容c=4.18J•(g•℃)-1.實驗數據如表:根據上表中所測數據,通過計算得到中和熱△H=-56.8kJ/mol(保留一位小數).
實驗
次數
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
鹽酸NaOH溶液
120.320.323.6
220.320.323.7
320.320.325.9
420.320.323.8
(6)下列操作能引起△H偏大的是:①②③(填序號)操作.
①大燒杯上不蓋硬紙板
②用環(huán)形銅絲攪拌棒攪拌反應混合溶液
③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裝鹽酸的小燒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盛有足量A的體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加入B,發(fā)生反應:A(s)+2B(g)?4C(g)+D(g)△H<0.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與加入的B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降低溫度,則圖中θ>45°
B.平衡后再加入B,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C.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50%
D.平衡后再加入A,體系內氣體密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選用的方法或試劑正確的是( 。
選項物質雜質除去雜質所用的試劑和方法
A碳酸鈉粉末碳酸鈣粉末加足量水過濾、蒸發(fā)
B二氧化碳氧氣點燃混合氣體
C氧化鐵加足量鹽酸蒸發(fā)
D氯化鐵溶液氯化銅加足量鐵粉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0.氯酸是一種強酸,濃度超過40%時會發(fā)生分解,反應可表示為:a HClO3→b O2↑+c Cl2↑+d HClO4+e H2O,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檢驗氣體產物時,試紙先變藍后褪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由反應可確定:氧化性HClO3>HClO4
B.變藍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褪色是因為可能發(fā)生了:4C12+I2+6H2O→12H++8Cl-+2IO3-
C.若氯酸分解所得的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47.6g/mol,則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26HClO3→15O2↑+8C12↑+10HClO4+8H2O
D.若化學計量數a=8,b=3,則該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已知中和熱的定義為:稀溶液中酸和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的反應熱,某化學興趣小組要完成中和熱的測定實驗,裝置如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如圖實驗裝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種玻璃儀器的名稱是
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碎紙條的作用是減少實驗過程中的熱量損失,如果大燒杯上不蓋硬紙板,實驗所測得的中和熱會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2)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t1為混合前兩溶液平均溫度,t2為混合充分反應后讀取的溫度):
實  驗  用  品溶液溫度(℃)中和熱△H(kJ•mol-1
t1t2
50 mL 0.50 mol•L-1NaOH50 mL 0.50 mol•L-1HCl2023.3 
 
-56.8 
50 mL 0.50 mol•L-1NaOH50 mL 0.50 mol•L-1HCl2023.5
①已知反應后溶液的比熱容為4.18J•℃-1•g-1,各溶液密度均近似為1g•cm-3,計算完成上表(保留一位小數,將結果填寫在表格中橫線上)
②強酸與強堿反應的中和熱理論值為-57.3kJ•mol-1,下面列舉的情況中可能造成上述實驗結果與理論值的差距的是ABC(填字母序號)
A.倒入反應溶液時有少許濺出
B.倒入NaOH溶液時速度緩慢
C.未在溫度達到最高點時讀數
③現用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鉀溶液、澄清石灰水代替氫氧化鈉溶液,分別與上述實驗的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的反應熱分別為△H1、△H2,則理論上兩者的大小關系為:△H1=△H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還含少量FeO、SiO2.以孔雀石為原料可制備CuSO4•5H2O步驟如下:

(1).寫出孔雀石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
(2).溶液A的金屬離子有Cu2+、Fe2+.實驗步驟中試劑①最佳選c(填代號).
A.KMnO4B.Cl2C.H2O2D.HNO3
(3)溶液B中加入CuO作用是調pH值,(或減少c(H+))使Fe3+沉淀完全.
(4)常溫下Fe(OH)3的Ksp=1×10-39,若要將溶液中的Fe3+轉化為Fe(OH)3沉淀,使溶液中c(Fe3+)降低至1×10-3mol/L,必需將溶液pH調節(jié)至2或pH=2.
(5)由溶液C獲得CuSO4•5H2O晶體,需要經蒸發(fā)濃縮(或加熱濃縮),冷卻結晶和過濾.
(6)可用KMnO4標準溶液測定溶液A中Fe2+的濃度,量取A溶液20.00ml,用0.010mol/L酸性KMnO4標準溶液滴定,消耗KMnO410.00ml,A溶液中Fe2+的物質的量濃度0.025mol/L.(反應原理:MnO4-+5Fe2++8H+═Mn2++5Fe3++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