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業(yè)合成氨的原理是:N2(g)+3H2(g)?2NH3(g)△H=-93.0kJ/mol;
另據(jù)報道,一定條件下:2N2(g)+6H2O(l)?4NH3(g)+3O2(g)△H=+1530.0kJ/mol.
(1)氫氣的燃燒熱△H=
 
kJ/mol.
(2)在恒溫恒壓裝置中進行工業(yè)合成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體積不再變化,則已平衡
B.氣體密度不再變化,尚未平衡
C.平衡后,往裝置中通入一定量Ar,壓強不變,平衡不移動
D.平衡后,壓縮裝置,生成更多NH3
(3)在恒溫恒容裝置中進行合成氨反應.
①表示N2濃度變化的曲線是
 

②前25min 內(nèi),用H2濃度變化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是
 

③在25min末剛好平衡,則平衡常數(shù)K=
 

(4)在第25min 末,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在第35min末再次平衡.平衡移動過程中H2濃度變化了1.5mol?L-1,在圖中畫出第25min~40min NH3濃度變化曲線
 

(5)已知常溫下,NH4+的水解常數(shù)為1.0×10-9,則0.1mol/L NH4Cl溶液pH=
 
. (忽略NH4+水解對NH4+濃度的影響)
考點:物質(zhì)的量或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1)燃燒熱為1mol物質(zhì)完全燃燒得到穩(wěn)定氧化物所釋放的熱量,利用蓋斯定律計算1molH2燃燒釋放的熱量;
(2)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特征進行判斷;
(3)①根據(jù)合成氨化學方程式判斷,N2為反應物,且濃度變化比H2濃度變化較小,據(jù)此判斷;
②前25min 內(nèi),H2濃度由6.0 mol/L變?yōu)?.0 mol/L,計算可得答案;
③計算出25min末各物質(zhì)濃度,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計算;
(4)合成氨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即NH3濃度由2.0mol?L-1變?yōu)榱?.5mol?L-1,且溫度剛升高時,濃度變化較快;
(5)水解常數(shù)=
[NH3?H2O]?[H+]
[N
H
+
4
]
,平衡時,NH3?H2O濃度等于H+濃度,計算得到答案.
解答: 解:(1)燃燒熱為1mol物質(zhì)完全燃燒得到穩(wěn)定氧化物所釋放的熱量,第一個反應×
1
3
-第二個反應×
1
6
,即可得到氫氣的燃燒熱方程式:H2(g)+
1
2
O2(g)=
1
2
H2O(l),△H=--286.0kJ/mol,故答案為:-286.0;
(2)A.合成氨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同,當體積不變時,得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
B.ρ=
m
V
,氣體質(zhì)量不變,由于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同,恒壓容器氣體體積可變,化學平衡移動時,密度隨之變化,當密度不變時,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
C.充入Ar,容器壓強不變,則:N2、H2、和NH3濃度降低,反應物濃度降低大,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C錯誤;
D.平衡時,壓縮體積,壓強增大,化學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NH3濃度增大,故D正確;
故選:AD;
(3)①根據(jù)合成氨化學方程式判斷,N2為反應物,且濃度變化比H2濃度變化較小,可知曲線C為N2濃度的變化曲線,故答案為:C;
②前25min 內(nèi),H2濃度由6.0 mol/L變?yōu)?.0 mol/L,v=
△c
△t
=
(6.0-3.0)mol/L
25min
=0.12 mol/(L?min) 故答案為:0.12 mol/(L?min);
③25min末時,N2濃度為1.0mol/L,H2濃度為3.0mol/L,NH3濃度為2.0mol/L,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K=
[NH3]2
[N2]?[H2]3
=
2.02
1.0×3.03
=0.15,故答案為:0.15;
(4)合成氨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即NH3濃度由2.0mol?L-1變?yōu)榱?.5mol?L-1,且溫度剛升高時,濃度變化較快,故答案為:
(5)水解方程式為:N
H
+
4
+H2O?NH3?H2O+H+
,寫出水解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
[NH3?H2O]?[H+]
[N
H
+
4
]
,氫離子濃度與一水合氨濃度相同,即
[H+]2
[N
H
+
4
]
=1.0×10-9,[NH4+]=0.1mol/,計算得[H+]=1.0×10-5,pH=5,故答案為:5.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圖象、影響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數(shù)影響因素、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等,難度不大,注意掌握平衡移動原理,根據(jù)圖象判斷溫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通常情況下,烷烴跟強酸、強堿、強氧化劑不起反應
B、互為同系物的烷烴分子,它們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相差的一定是14的倍數(shù)
C、甲烷跟氯氣的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D、烷烴在空氣中燃燒只能生成CO2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jù)如圖所示的裝置(甲中電極均為惰性電極)判斷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利用該反應可持續(xù)生產(chǎn)硫酸銅,直至硫酸耗盡
B、甲中b電極的電極反應為:4OH--4e-=2H2O+O2
C、通電初期乙中的總反應為:通電Cu+H2SO4═CuSO4+H2
D、反應過程中甲、乙裝置的pH都逐漸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氣態(tài)鏈烴能使溴水褪色,經(jīng)測定該烴存在支鏈,并且0.1mol該烴充分燃燒可以生成7.2g水,請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計算確定該烴具有的分子式和結構簡式.
(2)請對(1)中所確定的烴進行系統(tǒng)命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年3月,新《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的頒布表明國家對環(huán)境問題的進一步重視.
(1)pH<
 
的雨水稱為酸雨;向煤中加入適量的
 
,可以大大減少燃燒產(chǎn)物中SO2的量.
(2)溫室效應造成了地球表面溫度上升.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溫室氣體的是
 
 (填字母).
a.可吸入顆粒物          b.氮氣          c.二氧化碳
(3)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環(huán)境質(zhì)量的是
 
.(填字母)a.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應分類回收利用    b.用中和法除去工業(yè)廢水中的酸c.隨意的堆放生活垃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工業(yè)廢水中含有少量Ag+,現(xiàn)欲通過滴定法測定其濃度.
已知:①K2CrO4(鉻酸鉀)是一種可溶性鹽;②Ag2CrO4是一種呈磚紅色的難溶性鹽,但它的溶解度略高于AgCl(即AgCl比Ag2CrO4更難溶);③廢水中的其它金屬離子不與CrO42-、Cl-發(fā)生反應.
實驗室提供的試劑有:(a)標準AgNO3溶液、(b)標準NaCl溶液、(c)5% K2CrO4溶液.提供的定量儀器只有滴定管.
請將下列實驗步驟填寫完全:
(1)量取一定體積的含銀廢水置于
 
瓶中.
(2)在廢水樣品中加入過量的
 
,并振蕩搖勻.
(3)再滴入少量c作為滴定終點指示劑.
(4)用
 
溶液滴定,直至
 
色出現(xiàn)即刻停止.
(5)重復以上實驗,根據(jù)記錄的數(shù)據(jù)計算測定結果.
(6)以上必須使用滴定管的步驟是
 
(填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是四種短周期元素,E是過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B是同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層有三個成單電子,E的外圍電子排布式為3d64s2.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元素的符號:A
 
  B
 
  C
 
 D
 

(2)用化學式表示上述五種元素中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
 

(3)用元素符號表示D所在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大的元素是
 
,電負性最大的元素是
 

(4)D的氫化物比C的氫化物的沸點
 
(填“高“或“低“),原因
 

(5)畫出D的核外電子排布圖
 
,這樣排布遵循了
 
原理和
 
規(guī)則.
(6)用電子式表示D的氫化物的形成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定溫度下,將2mol A和2mol B兩種氣體相混合后于容積為2L的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xC(g)+2D(g),2min末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生成了0.8mol D,以C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2mol/(L?min),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1)x值等于
 

(2)A的轉化率為
 

(3)如果增大反應體系的壓強,則平衡體系中C的質(zhì)量分數(shù)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如果上述反應在相同條件下從逆反應開始進行,開始加入C和D各
4
3
mol,要使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與原平衡時完全相等,則還應加入
 
物質(zhì)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中不含非極性共價鍵的是
①Na2O2     ②CCl4     ③C2H6    ④NH4Cl    ⑤H2O2   ⑥Ca(OH)2( 。
A、①②③④B、④⑤⑥
C、②④⑥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