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機實驗操作或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烷和氯氣在室溫下的黑暗環(huán)境中可以穩(wěn)定存在
B、苯與濃硝酸、濃硫酸共熱并保持100℃-110℃反應生成一取代產(chǎn)物硝基苯
C、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為二者反應生成了溴苯
D、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制得純凈的乙烷,可將混合氣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
考點: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及推斷
分析:A.甲烷與氯氣的反應應在光照條件下進行;
B.苯易揮發(fā),硝酸易分解,應在較低溫度下反應;
C.苯和溴水不反應;
D.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解答: 解:A.甲烷與氯氣的反應應在光照條件下進行,在黑暗處可穩(wěn)定存在,故A正確;
B.苯易揮發(fā),硝酸易分解,應在較低溫度下反應,方程式為,故B錯誤;
C.苯性質穩(wěn)定,與溴水不反應,苯能使溴水褪色是因為發(fā)生萃取,為物理過程,故C錯誤;
D.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引入新雜質,應用溴水除雜,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有機物的分離和鑒別等知識,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除雜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常溫下,10mL某烴A和80mL氧氣(過量)混合,點燃,使其充分燃燒后恢復到原狀況,殘留氣體體積為65mL.
(1)若A為烷烴,則A的分子式為
 

(2)若A為烯烴,則A的分子式為
 

(3)若A為炔烴,則A的分子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檸檬醛的結構簡式為,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它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C、與乙醛互為同系物
D、被催化加氫的最后產(chǎn)物是C10H2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于可逆反應M+3N?2Q 達到平衡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N、Q三種物質的濃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變成了Q
C、反應混合物各組分的濃度不再變化
D、反應已經(jīng)停止,正、逆反應速率都等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4g鎂原子變成離子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0.3NA
B、常溫常壓下,28g氮氣所含的原子數(shù)為2 NA
C、22.4L甲烷(CH4)所含的原子數(shù)為5NA
D、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個數(shù)為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2SO2+O2?2SO3放熱反應,己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的數(shù)據(jù):SO2、O2、SO3的濃度分別是0.2mol/L、0.1mol/L、0.2mol/L,當達到平衡時可能數(shù)據(jù)是( 。
A、SO2    0.4mol/L
B、SO2、SO3均為0.15mol/L
C、SO2    0.25mol/L
D、SO3    0.4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5℃時,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組醋酸、醋酸鈉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向W 點所表示的1.0 L 溶液中通入0.05 molHCl  氣體(溶液體積變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B、pH=5.5 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C、W 點所表示的溶液中:c(H+)=c(CH3COOH)+c(OH-
D、pH=3.5 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國將協(xié)同世界各經(jīng)濟體共同應對溫室效應對地球的挑戰(zhàn).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向空氣大量排放了( 。
A、CO
B、SO2
C、CO2
D、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原理、方法或結論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用水來鑒別汽油、四氯化碳和乙酸
B、欲除去乙烷氣體中混有的乙烯,在鎳粉催化條件下通入適量氫氣
C、除去溴苯中紅棕色的溴,可用稀NaOH溶液洗滌,并用分液漏斗分液
D、室溫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適量NaOH溶液,振蕩、靜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