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已知化學反應①:
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數(shù)為K1;化學反應②:
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數(shù)為K2.在溫度
973K和1173K情況下,K1、K2的值分別如下:
溫度K1K2
973K1.472.38
1173K2.151.67
(1)通過表格中的數(shù)值可以推斷:反應①是吸熱(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現(xiàn)有反應③:CO2(g)+H2(g)=CO(g)+H2O(g),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的數(shù)學表達式:K3=$\frac{c(CO)×c({H}_{2}O)}{c(C{O}_{2})×c({H}_{2})}$.
(3)根據(jù)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1、K2與K3之間的關系式K3=$\frac{{K}_{1}}{{K}_{2}}$.據(jù)此關系式及上表數(shù)據(jù),也能推斷出反應③是吸熱(填“吸熱”或“放熱”)反應,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DF(填寫序號).
A.縮小反應容器容積    B.擴大反應容器容積
C.降低溫度    D.升高溫度
E.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F.設法減少CO的量
(4)圖甲、乙分別表示反應③在t1時刻達到平衡、在t2時刻因改變某個條件而發(fā)生變化的情況:
①圖甲中t2時刻發(fā)生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或增大體系的壓強.
②圖乙中t2時刻發(fā)生改變的條件是降低溫度或增加水蒸氣的量或減少氫氣的量.

分析 (1)隨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2)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指: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系數(shù)次冪之積與反應物的濃度系數(shù)次冪之積的比,固體、純液體不需要在化學平衡常數(shù)中寫出;
(3)反應③=反應①-反應②,則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為反應①與反應②的平衡常數(shù)商,從表格數(shù)值可知,隨溫度升高K3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A.縮小反應容器容積,壓強增大,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
B.擴大反應容器容積,壓強減小,平衡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移動;
C.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D.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
E.使用合適的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
F.設法減少CO的量,平衡向生成CO的方向移動;
(4)①從圖甲可以看出,t2時刻平衡方向沒有移動,變化的是化學反應速率,所以其條件是使用了催化劑;又因為反應③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所以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反應速率也提高;
②圖乙中t2時刻后,CO2濃度增大,CO濃度減小,所以可以通過使平衡左移來達到,條件可以是降低溫度,也可以采用增加水蒸氣的量或者減少氫氣的量.

解答 解:(1)K1(973K時)<K1(1173K時),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所以反應①是一個吸熱反應,
故答案為:吸熱;
(2)反應③: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數(shù)K3=$\frac{c(CO)×c({H}_{2}O)}{c(C{O}_{2})×c({H}_{2})}$,
故答案為:$\frac{c(CO)×c({H}_{2}O)}{c(C{O}_{2})×c({H}_{2})}$;
(3)反應③=反應①-反應②,則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K3=$\frac{c(CO)×c({H}_{2}O)}{c(C{O}_{2})×c({H}_{2})}$=$\frac{\frac{c(CO)}{c(C{O}_{2})}}{\frac{c({H}_{2})}{c({H}_{2}O)}}$=$\frac{{K}_{1}}{{K}_{2}}$,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K1隨溫度升高增大,K2隨溫度升高減小,則隨溫度升高K3增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反應③是吸熱反應;
A.縮小反應容器容積,壓強增大,反應氣體氣體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B.擴大反應容器容積,壓強減小,反應氣體氣體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故B錯誤;
C.正反應為吸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C錯誤;
D.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D正確;
E.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但不影響平衡移動,故E錯誤;
F.設法減少CO的量,平衡向生成CO的方向移動,即平衡正向移動,故F正確,
故答案為:K3=$\frac{{K}_{1}}{{K}_{2}}$;吸熱;DF;
(4)①從圖甲可以看出,t2時刻平衡方向沒有移動,化學反應速率加快,所以其條件是使用了催化劑;又因為反應③是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所以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反應速率也提高,
故答案為:加入催化劑或增大體系的壓強;
②圖乙中t2時刻后,CO2濃度增大,CO濃度減小,所以可以通過使平衡左移來達到,條件可以是降低溫度,也可以采用增加水蒸氣的量或者減少氫氣的量,
故答案為:降低溫度或增加水蒸氣的量或減少氫氣的量.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常數(shù)、化學平衡影響因素與圖象,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影響,注意對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的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產(chǎn)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將對大氣造成嚴重污染.利用電化學原理吸收SO2和NO,同時獲得 Na2S2O4和 NH4NO3產(chǎn)品的工藝流程圖如下(Ce為鈰元素).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Ⅱ中NO在酸性條件下生成NO2-的離子方程式NO+H2O+Ce4+=Ce3++NO2-+2H+
(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與NaOH溶液反應后的溶液中,它們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ω與溶液pH的關系如圖1所示.

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填標號).
A.pH=7時,溶液中c( Na+)=3c (HSO-3)
B.由圖中數(shù)據(jù),可以估算出H2SO3的第二級電離平衡常數(shù)Ka2≈10-7
C.為獲得盡可能純的 NaHSO3,應將溶液的pH控制在 4~5為宜
D.pH=9時溶液中 c(OH-)=c (H+)+c(HSO3-)+c(H2SO3
②若1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13.44L(標況下)SO2,則反應的總離子方程式為3SO2+5OH-=2SO32-+HSO3-+2H2O.
③取裝置Ⅰ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應裝在酸式(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中,判斷滴定終點的方法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呈紫紅色且半分鐘顏色不變
(3)裝置Ⅲ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圖2所示.圖中A為電源的正(填“正”或“負”)極.右側反應室中發(fā)生的主要電極反應式為2HSO3-+2H++2e-=S2O42-+2H2O.
(4)已知進入裝置Ⅳ的溶液中NO2-的濃度為 0.4mol/L,要使 1m3該溶液中的NO2-完全轉(zhuǎn)化為 NH4NO3,需至少向裝置Ⅳ中通入標準狀況下的 O2的體積為4480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利用下列表格中的器材和試劑能夠完成相應實驗的是 ( 。

選項器材和試劑相應實驗
A洗氣瓶,飽和Na2CO3溶液、濃硫酸、含HCl和水蒸氣的CO2氣體除去CO2中的HCl和水蒸氣
B分液漏斗、燒杯、蒸餾水、溴和苯的混合物分離溴和苯的混合物
C鐵架臺、試管、帶導管的單孔塞、濃硫酸、銅片實驗室制取SO2
D鐵架臺、試管、帶導管的單孔塞、棉花、酒精燈、氯化銨晶體、熟石灰實驗室制取NH3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對于可逆反應2A(s)+3B(g)?C(g)+2D(g)△H<0,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平衡狀態(tài),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增大物質(zhì)A的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②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v減小
③壓強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動,v、v不變
④增大B的濃度,v>v
⑤加入催化劑,物質(zhì)B的轉(zhuǎn)化率不會改變.
A.①②⑤B.C.②③④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電解質(zhì)
B.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過離子導電,所以HCl和NaCl均是離子化合物
C.1.00 mol NaCl中含有6.02×1023個NaCl分子
D.純凈礦泉水、鋁熱劑、漂白粉均為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阿富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中美軍士兵佩帶的頭盔、防彈背心和剛性前后防護板能夠有效防御子彈和炮彈碎片,它們在戰(zhàn)爭中保住了許多美軍士兵的生命.新型纖維不久將有望取代使用了數(shù)十年的凱夫拉纖維,成為未來防彈裝備的主要制造材料.M5纖維是近年來開發(fā)出的一種超高性能纖維,它比現(xiàn)有的防爆破材料輕35%,下面是M5纖維的合成路線(部分反應未注明條件):

已知:當反應條件為光照且與X2反應時,通常是X2與烷或苯環(huán)側鏈烴基上的H原子發(fā)生的取代反應,而當反應條件為催化劑存在且與X2反應時,通常為苯環(huán)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根據(jù)上述合成M5纖維的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合成M5的單體G的結構簡式為,F(xiàn)的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有酯基和酚羥基.
(2)在①~⑦的反應中,不屬于取代反應的是③④,②的反應條件是氫氧化鈉水溶液/△.
(3)生成A的同時可能生成的A的同分異構體為
(4)1mol的C和足量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可以生成2mol磚紅色沉淀.
(5)1mol的F和Na2CO3溶液反應最多消耗Na2CO34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為了加強環(huán)境保護,工業(yè)污水必須經(jīng)過處理,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后,才能排放.某化工廠A、B、C、D四個車間排放的污水分別含有污染物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種,現(xiàn)對污水作如下處理:
①將A的污水與B的藍色污水通入第一個反應池,產(chǎn)生藍色沉淀;
②將C的污水與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個反應池,產(chǎn)生大量氣泡;
③將第一反應池上層的堿性污水與第二反應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個反應池,最終污水顯中性,再向外排放.
(1)請你推斷各車間污水的污染物分別是ANaOHBCuCl2CNa2CO3DHCl;
(2)最終向外排放的污水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現(xiàn)有①、②、③三種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5.則下列有關比較中正確的是(  )
A.第一電離能:③>②>①B.原子半徑:①>②>③
C.電負性:③>②>①D.最高正化合價: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現(xiàn)有(NH42SO4、NH4NO3兩種化肥,你認為哪種適宜用于酸性土壤?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