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平衡常數指平衡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
②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同種物質的正逆速率相等且保持不變,各組分的濃度、含量保持不變,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變,判斷平衡的物理量應隨反應進行發(fā)生變化,該物理量由變化到不再變化說明到達平衡;
(2)①根據先拐先平數值大原則,由圖1可知,溫度T1<T2,平衡時,溫度越高CO的轉化率越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
②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平衡常數減。
③提高甲醇產率,應采取措施使平衡向正反應移動,結合平衡移動原理分析;
(3)已知:①2CH3OH(1)+3O2(g)=2CO2(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1)△H=-c kJ•mol-1
由蓋斯定律可知,[①-②+③×4]÷2可得:CH3OH(1)+O2(g)=CO(g)+2H2O(l);
(4)由質子的定向移動可知左側電極為燃料電池的負極,右側電極為燃料電池的正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甲醇在負極放電,正極反應還原反應,氧氣在正極獲得電子,與通過質子交換膜的氫離子結合生成水,負極電極反應式為:CH3OH(l)+H2O(l)-6e-=CO2(g)+6H+,正極反應式為O2+4e-+4H+=2H2O.
解答 解:(1)①可逆反應: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數k=$\frac{c{(CH}_{3}OH)}{c(CO){•c}^{2}{H(}_{2})}$,
故答案為:$\frac{c{(CH}_{3}OH)}{c(CO){•c}^{2}{H(}_{2})}$;
②a.隨反應進行,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小,容器內壓強減小,容器內的壓強不發(fā)生變化,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
b.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說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
c.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含量不變,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消耗1mol CO,同時生成1molCH3OH,都表示正反應速率,自始至終都按此比例進行,不能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2)①由圖1可知,溫度T1<T2,平衡時,溫度越高CO的轉化率越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故該反應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則△H<0,故答案為:<;
②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所以K1>K2,故答案為:>;
③a.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移動,甲醇產率降低,故a錯誤;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平衡向正反應移動,甲醇產率增大,故b正確;
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縮短到達平衡時間,不影響平衡移動,甲醇產率不變,故c錯誤;
d.容器容積不變,充入He(g),使壓強增大,但反應混合物的濃度不變,不影響平衡移動,甲醇產率不變,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3)已知:①2CH3OH(1)+3O2(g)=2CO2(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1)△H=-c kJ•mol-1
由蓋斯定律可知,[①-②+③×4]÷2可得:CH3OH(1)+O2(g)=CO(g)+2H2O(l)△H=-(0.5a+2c-0.5b) kJ•mol-1
故答案為:-(0.5a+2c-0.5b);
(4)由質子的定向移動可知左側電極為燃料電池的負極,右側電極為燃料電池的正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甲醇在負極放電,正極反應還原反應,氧氣在正極獲得電子,與通過質子交換膜的氫離子結合生成水,
①該電池工作時,b口通入的物質為甲醇,c口通入的物質為氧氣,
故答案為:甲醇;氧氣;
②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4e-+4H+=2H2O,
故答案為:O2+4e-+4H+=2H2O.
點評 本題考查平衡常數、平衡狀態(tài)判斷、化學平衡移動及圖象、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原電池等,難度中等,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與靈活運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5℃和101kp的條件下,4.9L甲烷完全燃燒生成的水的分子數為0.4NA | |
B. | 用惰性電極電解CuSO4溶液后,如果加入0.1mol Cu(OH)2能使溶液復原,則電路中轉移電子的數目為0.2NA | |
C. | Na2O2與足量H2O反應生成標況下11.2LO2,轉移電子的數目為2 NA | |
D. | 標準狀況下,2.24LHF中所含電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方案 |
A | 驗證苯與液溴在溴化鐵催化條件下發(fā)生的是取代反應 | 將產生的氣體物質通入水中,滴入石蕊試液 |
B | 檢驗火柴頭中氯元素的存在 | 取幾根火柴頭浸入水中,片刻后再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 |
C | 驗證Ksp(AgI)<Ksp(AgCl) | 向1L濃度均為0.5mol•L-1NaCl、KI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D | 配置0.1000mol•L-1CuSO4溶液 | 將12.00g CuSO4•5H20溶于水配成480mL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