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分子中各化學鍵如圖所示,對乙醇在各種反應中斷裂的鍵說明不正確的是( 。
A、和金屬鈉反應時,鍵①斷裂
B、和濃硫酸共熱至170℃時,鍵②和⑤斷裂
C、乙醇完全燃燒時,斷裂鍵①②
D、在銅催化下和氧氣反應時,鍵①和③斷裂
考點:乙醇的化學性質(zhì)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zhì)及推斷
分析:A、金屬鈉與乙醇反應取代羥基上氫原子;
B、乙醇和濃H2SO4共熱至170℃時,碳氧鍵、與羥基所連的碳的相鄰的碳上的碳氫鍵斷裂;
C、燃燒時所有的化學鍵發(fā)生斷裂.
D、乙醇在銅催化下和O2反應生成乙醛,結(jié)合結(jié)構(gòu)式判斷;
解答: 解:A、金屬鈉與乙醇反應取代羥基上氫原子,反應時鍵①斷裂,故A正確;
B、乙醇和濃H2SO4共熱至170℃時,碳氧鍵、與羥基所連的碳的相鄰的碳上的碳氫鍵斷裂,反應時鍵②⑤斷裂,故B正確;
C、燃燒時所有的化學鍵發(fā)生斷裂,反應時①②③④⑤斷裂,故C錯誤;
D、乙醇在銅催化下和O2反應生成乙醛,乙醇中的鍵①③斷裂,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側(cè)重乙醇性質(zhì)的考查,注意乙醇的性質(zhì)與官能團、化學鍵的關(guān)系,注重基礎(chǔ)知識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五種主族元素所處周期表的位置如圖所示.
知A元素能與氧元素形成化合物AO2,AO2中氧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0%,且A原子中質(zhì)子數(shù)等于中子數(shù),則A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
 
,A的氧化物除了AO2外還有
 
(寫化學式);D元素是
 
(寫符號),E單質(zhì)的化學式是
 
,寫出與C原子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排布的負一價陰離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當兩個原子形成共價鍵時,原子的能量將( 。
A、都升高
B、都降低
C、都保持不變
D、一個升高,一個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mol 12C18O2中,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22NA
B、5.6g鐵粉與酸反應失去的電子數(shù)一定為0.2NA
C、常溫下,42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為3NA
D、標況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數(shù)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干冰和氨都屬于弱電解質(zhì)
B、N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氣體
C、淀粉、纖維素和油脂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常溫下,鐵、鋁遇到稀硝酸表面會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發(fā)生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guān)于NaHCO3溶液,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c(Na+)=c(HCO3-)+c(CO32-)+c(H2CO3
B、c(Na+)+c(H+)=c(HCO3-)+c(CO32-)+c(OH-
C、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HCO3-的電離程度
D、c(H+)+c(H2CO3)=c(OH-)+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堿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透明的離子組是( 。
A、Na+、Cu2+、Cl-、NO3-
B、Na+、NO3-、H+、CO32-
C、MnO4-、K+、HCO3-
D、K+、Na+、Cl-、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W均為短周期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XY
ZW
A、W單質(zhì)與水反應,生成一種有漂白性物質(zhì)
B、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Z>W(wǎng)>X
C、4種元素的氫化物中,Z氫化物最穩(wěn)定
D、原子半徑:W>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鋅-空氣電池可能成為未來的理想動力源,該電池的電解質(zhì)溶液可以是酸性或堿性.在堿性溶液中該電池總反應可表示為:2Zn+4NaOH+O2═2Na2ZnO2+2H2O.下列有關(guān)鋅-空氣電池說法正確的是(  )
A、堿性電解質(zhì)溶液中正極反應式為:4OH--4e-═O2↑+2H2O
B、堿性或酸性電解質(zhì)溶液中,該電池正極反應式相同
C、該電池工作時,Na+移向負極
D、每生成1mol ZnO22-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