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20.如圖甲表示某精子,乙圖中不屬于該精子形成過程中的細胞圖的是( �。�
A.AB.BC.CD.D

分析 分析題圖:圖一表示某精子;A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進行兩兩配對(聯(lián)會),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B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同源染色體正在分離,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C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D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

解答 解:A、A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屬于該精子形成過程,A正確;
B、B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但根據(jù)移向同一極的染色體顏色可知,該細胞不是甲圖所示精子的形成過程,B錯誤;
C、C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且每一極的染色體組成與甲圖所示精子相同,屬于該精子形成過程,C正確;
D、D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且染色體組成與甲圖所示精子相同,屬于該精子形成過程,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減數(shù)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還要求考生掌握精子形成過程和卵細胞形成過程的異同,能在圖中正確區(qū)分兩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人體內血漿的PH值為7.34-7.35.下列分別表示溫度、pH與酶活性的關系,相關敘述正確的有( �。�
A.曲線A上的b點表示該溫度下酶的催化活性最大
B.人體內胃蛋白酶的活性與曲線C相似
C.曲線B與C說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適pH值
D.人體的凝血酶原的最適pH值與曲線B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對質粒的理解正確的是(  )
①質粒是環(huán)狀的DNA分子              ②質粒上的標記基因可以沒有
③質粒必須有一至多個限制酶切點       ④質粒必須能自我復制或者整合到DNA上
⑤天然質粒都可直接使用              ⑥質粒能將目的基因運輸?shù)剿拗骷毎校?table class="qanwser">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⑥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某研究人員模擬赫爾希和蔡斯關于噬菌體侵入細菌實驗,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
①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  ②用15N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
③用未標記的噬菌體侵染35S標記的細菌 ④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細菌以上4個實驗,適時一段時間后離心,檢測到放射性主要部位是( �。�
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
C.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藍藻和水綿這兩種生物都是藻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有關二者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都具有葉綠體B.都具有細胞壁C.都具有核糖體D.都具有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描述某種生命活動的模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A代表人體B細胞,a為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漿細胞以及記憶細胞的形成
B.若A代表葉綠體基質,a代表光,則b、c可分別代表該場所產生的[H]和ATP
C.若A代表兔同化的能量,a代表兔攝入的食物,則b、c可分別代表被下一營養(yǎng)級攝入和排便的能量流動途徑
D.若A為調節(jié)中樞,a為滲透壓升高,則b、c可分別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減少和產生渴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光合速率變化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t1→t2,光照增強,葉綠體類囊體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質中水光解加快、O2釋放增多
B.t4后,葉綠體中ADP和Pi含量逐漸升高,C3化合物還原后的直接產物含量逐漸降低
C.t3→t4,光照強度不變,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應速率不變、暗反應增強的結果
D.t2→t3,暗反應(碳反應)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時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將再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分析下圖家族中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3、Ⅱ4、Ⅱ5、Ⅱ6基因型相同
B.該遺傳病屬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
C.7有一個致病基因由Ⅰ1傳來
D.9和Ⅲ8婚配,后代子女發(fā)病率為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馬鈴薯是種植廣泛的農作物,病毒侵染后導致產量大幅下降,培育脫毒和抗毒的馬鈴薯品種是提高產量的有效方法.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馬鈴薯莖尖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因此可將馬鈴薯莖尖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中,經(jīng)過人工培養(yǎng)獲得脫毒苗.培養(yǎng)基中添加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作用是啟動細胞進行有絲分裂,誘導離體細胞經(jīng)過脫分化、再分化完成組織培養(yǎng)過程,從而形成脫毒苗.為監(jiān)控脫毒苗的質量,可采用DNA分子雜交的方法檢測病毒的基因,也可采用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檢測病毒的蛋白質.
(2)研究人員研究了莖尖外植體大小對苗的成苗率和脫毒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實驗結果表明,莖尖越小,成苗率越低,脫毒率越高,因此馬鈴薯脫毒培養(yǎng)中莖尖外植體的適宜大小為0.27mm.
(3)若要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抗病毒的馬鈴薯植株,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將病毒復制酶基因插入到農桿菌中Ti質粒的T-DNA上,構建了基因表達載體后,將其導入馬鈴薯受體細胞,篩選出成功轉化的馬鈴薯細胞后,再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形成完整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