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血紅蛋白多肽鏈中,一個氨基酸發(fā)生了替換.如圖是該病的病因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表示DNA上的堿基對發(fā)生改變,從遺傳變異類型上講屬于基因突變.
(2)圖中②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扳,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mRNA的過程,遺傳學上稱為轉錄.
(3)圖中③過程稱為翻譯,完成該過程的主要場所是核糖體.
(4)已知谷氨酸的密碼子為GAA或GAG,組氨酸的密碼子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碼子為GAU或GAC,纈氨酸的密碼子為GUA、GUU、GUC或GUG.圖中氨基酸甲是谷氨酸;氨基酸乙是纈氨酸.
(5)人的血紅蛋白是由4條多肽鏈574個氨基酸構成,在完成③過程時,至少脫去570個水分子.
(6)該病由隱性基因a控制.假定某地區(qū)人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67%,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30%,a基因的基因頻率為18%.

分析 1、分析題圖:圖示為鐮刀型貧血癥的病因圖解,其中①表示在DNA復制過程中,DNA分子上的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即發(fā)生基因突變;②表示轉錄過程;③表示翻譯過程.
2、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圖示為表示鐮刀形細胞貧血癥的病因,圖中可以看出鐮刀形細胞貧血癥的根本原因是DNA堿基序列有一個堿基對發(fā)生了改變,即A-T變?yōu)門-A;遺傳信息的改變導致密碼子改變,最終導致氨基酸的種類發(fā)生改變,蛋白質的結構由此改變.因此鐮刀形細胞貧血癥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質的結構發(fā)生改變.

解答 解:(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該圖表明,導致鐮刀形紅細胞貧血癥的原因是控制血紅蛋白的基因中CTT→CAT,堿基對的改變屬于基因突變.
(2)圖中②是以DNA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以游離的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合成信使RNA過程,屬于轉錄,場所主要是細胞核.
(3)圖中③是以信使RNA為模板,以轉動RNA為搬運工具,以20種游離的氨基酸為原料在核糖體上合成蛋白質的過程,屬于翻譯.
(4)密碼子是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圖中決定氨基酸甲的密碼子是GAA,所以氨基酸甲是谷氨酸;決定氨基酸乙的密碼子是GUA,所以氨基酸乙是纈氨酸.
(5)人的血紅蛋白是由4條肽鏈574個氨基構成,據(jù)脫去的水分子=肽鍵數(shù)=氨基酸數(shù)-肽鏈數(shù),在完成③翻譯過程時,至少脫去574-4-=570個分子.
(6)某地區(qū)人群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67%,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30%,則基因型為aa的個體占3%.a(chǎn)基因的基因頻率=aa的基因型頻率+$\frac{1}{2}$×Aa的基因型頻率=3%+$\frac{1}{2}$×30%=18%.
故答案為:
(1)基因突變
(2)堿基互補配對     轉錄
(3)翻譯    核糖體
(4)谷氨酸     纈氨酸
(5)570
(6)18%

點評 本題結合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圖解,考查基因突變、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基因突變的概念,掌握基因突變的特征;識記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過程,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是四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結構上看,Ⅲ沒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且只有一種細胞器,就是核糖體.
(2)圖中結構③是中心體,其作用是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因為Ⅳ既含有③又含有葉綠體和細胞壁,所以確定Ⅳ是低等植物細胞.
(3)四類細胞中共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四類細胞與周圍環(huán)境進行信息交流均依賴于細胞膜.
(4)圖中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是Ⅱ、Ⅲ、Ⅳ,其中以葉綠體為光合作用場所的細胞是Ⅱ、Ⅳ.
(5)圖中的Ⅰ可代表人體的胰島B細胞,則細胞核內(nèi)的mRNA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作為合成胰島素的模板.遺傳信息流動方向是(以流程圖的形式標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同學分別按下表進行三組實驗
組別材料實驗試劑反應產(chǎn)生的顏色
A馬鈴薯汁碘液藍色
B浸泡過的花生種子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C蘋果勻漿斐林試劑磚紅色
D豆?jié){雙縮脲試劑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細胞之所以能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是因為有其自身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圖Ⅰ是細胞內(nèi)兩類生物大分子化合物(C和D)的組成層次及功能,請分析回答:

(1)寫出生物大分子C的名稱蛋白質,若C是血紅蛋白,說明C具有運輸作用;若該C是酶,說明C具有催化作用;造成蛋白質功能多樣性的原因(試從氨基酸的角度分析)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不同.
(2)寫出X和Y所代表的元素符號:XN,YP.
(3)若圖Ⅱ表示J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則J物質是DNA,一般為雙螺旋結構,主要分布于細胞核中.圖Ⅱ的名稱是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脫氧核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胸腺嘧啶三部分組成.
(4)圖Ⅲ是某二肽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請補充完整.-CO-N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植物下列現(xiàn)象中,能體現(xiàn)生長素兩重性的有( 。
①植物莖的向光性生長 
②植物莖的背重力性生長 
③植物根的向重力性生長
④頂端優(yōu)勢 ⑤利用2,4-D除去雙子葉雜草.
A.①②③B.③④⑤C.③④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已知K+有增強植物體對糖類等有機物運輸?shù)哪芰Γ疄樘骄繜o土栽培油菜的光合作用的最適K+濃度和最適溫度,某同學在溫室中做了以下5組實驗,除表格所給條件外,其他條件均適宜.于中午12:30測定各組葉片的光合速率,各組實驗處理及結果如下表所示:
  組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
實驗處理K+濃度/mmol.L-135888
 溫度/℃2828282522
實驗結果光合速率/
MgCO2.mol-2.h-1
11.513.315.820.217.8
(注:每組實驗均重復10次,實驗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
回答下列問題:
(1)為探究無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適K+濃度,該實驗的無關變量有溫度、CO2濃度、光照強度、油菜植株的生長狀況等(寫出3個).
(2)最適濃度的K+,可以增強植物體糖類等有機物運輸?shù)哪芰,從而提高光合速率?br />(3)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能否判斷無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適K+濃度?不能為什么?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強度隨K+濃度升高而不斷增強,故無法判斷光合作用的最適K+濃度
(4)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能否判斷無土栽培油菜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不能為什么?由于實驗數(shù)據(jù)過少,只能確定光合作用最適溫度的22~28℃之間,不能確定其最適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為人體內(nèi)血糖的調(diào)節(jié)示意圖,序號表示生理過程.據(jù)圖回答問題:

(1)當人吃飯后,胰島B細胞合成分泌的胰島素(或b激素)會增加.
(2)人體的血糖調(diào)節(jié)中樞位于下丘腦.相對于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以激素調(diào)節(jié)為主的體液調(diào)節(jié)具有作用范圍較廣、反應速度較慢、作用時間(比)較長的特點.
(3)圖中①過程是消化和吸收.⑤過程進行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物質⑥、⑦分別是肝糖元和肌糖元、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泛素是一個由76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鏈,對細胞內(nèi)蛋白質降解起調(diào)節(jié)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1)泛素的合成方式稱為脫水縮合,連接其基本組成單位的結構簡式為-NH-CO-.
(2)生物體內(nèi)存在著兩類蛋白質降解程,一種是不需要能量的,比如發(fā)生在消化道中的初步降解,這一過程需要蛋白酶(肽酶)參與;另一種則需要能量,如泛素參與的蛋白質降解過程,消耗的能量直接來自于ATP水解.
(3)與泛素合成關系最密切的細胞器是核糖體(線粒體).泛素在蛋白質降解過程中,起到“死亡標簽”的作用,被泛素標記的蛋白質將被特異性地識別并迅速降解,降解過程發(fā)生在溶酶體(細胞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農(nóng)大附中高一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若從某一極觀察染色體的排列情況最可能是下圖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