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進食可刺激小腸 K 細胞分泌多肽 GIP,GIP 可作用于胰島細胞和脂肪細胞,其作用機制如圖所示(1~4 代表細胞膜上的結構).

(1)K 細胞合成 GIP 的原料是氨基酸.
(2)圖中結構 1~4 是細胞膜上的受體,其化學成分是糖蛋白.進食后,GIP 和胰島素通過結構 1、2 作用于脂肪細胞,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并轉(zhuǎn)化為脂肪,從而降低血糖水平.血糖濃度過低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與胰島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維持血糖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
(3)給大鼠口服或靜脈注射適量葡萄糖,讓二者血糖濃度變化相當.與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漿胰島素水平更高,其原因是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腸K細胞分泌的GIP還能促進胰島素分泌.
(4)現(xiàn)有甲、乙兩個糖尿病患者,甲體內(nèi)檢測出能作用于結構 2 的抗體(此抗體還可作用于肝細胞和肌細胞等細胞表面的結構 2),乙體內(nèi)檢測出能作用于結構 3 的抗體.患者的抗體是由效應B細胞產(chǎn)生的,這兩種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病,兩個患者中,通過注射胰島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濃度的是乙.

分析 分析題圖:進食可刺激小腸K細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島細胞和脂肪細胞,GIP可作用于胰島細胞使該細胞分泌胰島素;GIP和胰島素通過結構1、2作用于脂肪細胞,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并轉(zhuǎn)化為脂肪,從而降低血糖水平.圖中結構 1~4 是細胞膜上和信息分子結合的受體.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1)GIP為多肽,其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
(2)圖中結構 1~4 是細胞膜上和信息分子結合的受體,其化學本質(zhì)是糖蛋白;進食后,GIP和胰島素通過結構1、2作用于脂肪細胞,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并轉(zhuǎn)化為脂肪,從而降低血糖水平.血糖濃度過低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濃度升高;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濃度,胰島素能降低血糖濃度,因此兩者相互拮抗,共同維持血糖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
(3)給大鼠口服或靜脈注射適量葡萄糖,與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漿胰島素水平更高,原因是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腸K 細胞分泌的GIP還能促進胰島素分泌.
(3)現(xiàn)有甲、乙兩個糖尿病患者,甲體內(nèi)檢測出能作用于結構2的抗體,乙體內(nèi)檢測出能作用于結構3 的抗體,患者的抗體由效應B細胞(漿細胞)產(chǎn)生,這兩種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畠蓚患者中,乙體內(nèi)有結構 3 的抗體,胰島素分泌不足;乙體內(nèi)無結構 2 的抗體,注射的胰島素能與受體結合,有效降低血糖濃度,通過注射胰島素能有效控制血糖濃度;甲體內(nèi)有結構 2 的抗體,注射的胰島素不能與受體結合,不能降低血糖濃度.
故答案為:
(1)氨基酸
(2)受體    糖蛋白      葡萄糖進入細胞并轉(zhuǎn)化為脂肪    胰高血糖素      拮抗
(3)高       口服葡萄糖刺激小腸 K 細胞分泌的 GIP 還能促進胰島素分泌
(4)效應 B     自身免疫     乙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血糖調(diào)節(jié)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血糖調(diào)節(jié)的具體過程;識記免疫失調(diào)引起的疾病的類型及實例,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是真核細胞基因控制蛋白質(zhì)合成的兩個主要步驟.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甲的名稱為RNA聚合酶,合成物質(zhì)甲的原料是氨基酸,乙與丁在結構上的不同點是乙含脫氧核糖,丁含核糖(或乙、丁含的五碳糖不同).
(2)完成圖1過程需要ATP、核糖核苷酸、酶等物質(zhì)從細胞質(zhì)進入細胞核.
(3)圖2所示的生理過程是細胞中多聚核糖體合成多肽鏈的過程,形成的②③④的最終結構是否相同?是(填“是”或“否”),原因是所用的信使RNA相同(或翻譯模板相同).
(4)假如圖1中的親代DNA分子含有1000個堿基對,將這個DNA分子放在用32P標記的脫氧核苷酸的培養(yǎng)液中讓其復制一次,則新形成的DNA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原來增加了1000.
(5)圖1中的親代DNA分子,在復制時,一條鏈上的G變成了C,則DNA經(jīng)過n次復制后,發(fā)生差錯的DNA占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檢測生物組織中化合物”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馬鈴薯塊莖勻漿液中加入碘-碘化鉀溶液,需用顯微鏡觀察到變藍色
B.梨汁中加入斐林試劑,需加熱后出現(xiàn)紅黃色沉淀
C.蛋清稀釋液中依次加入雙縮脲A、B試劑,需加熱后溶液變紫色
D.花生子葉用蘇丹Ⅲ溶液染色后,肉眼可直接觀察到橙黃色顆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六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②是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的結構,在分裂的細胞中會發(fā)生周期性變化

B.③是由2層磷脂分子組成的

C.脫氧核苷酸、RNA等物質(zhì)必須通過核孔才能進出細胞核

D.①是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是研究人員從紅棕壤中篩選高效分解尿素細菌的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在配制步驟②、③的培養(yǎng)基時,應先調(diào)pH值后髙壓蒸汽滅菌
B.步驟③純化分解尿素的原理是將聚集的細菌分散,可以獲得單細胞菌落
C.步驟③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種,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尿素
D.步驟④挑取③中不同種的菌落分別接種,比較細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正常人體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調(diào)節(jié),前者隨后者變化的情況與圖示走勢不相符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量--飲水量
B.血漿pH--CO2濃度
C.胰島素濃度--血糖濃度
D.促甲狀腺激素濃度--甲狀腺激素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去甲腎上腺素既是腎上腺髓質(zhì)細胞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經(jīng)元分泌的神經(jīng)遞質(zhì),這種遞質(zhì)可與突觸后膜受體結合,引發(fā)突觸后神經(jīng)元興奮,也可與突觸前膜受體結合,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繼續(xù)分泌.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腎上腺髓質(zhì)細胞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通過傳出神經(jīng)運輸?shù)饺砀魈?/td>
B.去甲腎上腺素參與興奮在細胞間的傳遞
C.去甲腎上腺素與突觸前膜受體結合抑制神經(jīng)元繼續(xù)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屬于反饋調(diào)節(jié)
D.與腎上腺髓質(zhì)細胞相比,神經(jīng)元分泌的去甲腎上腺素調(diào)節(jié)作用時間短、范圍局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植物是遺傳學研究中常用的實驗材料,共有三對同源染色體(分別標記為Ⅰ、Ⅱ、Ⅲ號),該植物花的位置葉腋(A)對莖頂(a)為顯性,控制其性狀的基因位于Ⅰ號染色體上,高莖(B)對矮莖(b)為顯性,圓粒(D)對皺粒(d)(控制該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不位于Ⅲ號染色體上)為顯性,現(xiàn)有品種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和④(aabbdd),進行了如下三組雜交實驗,F(xiàn)1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如表所示.請據(jù)表回答下列有關問題:(不考慮交叉互換)
親本F1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
組合一①×②aBD:AbD=l:1
組合二②×③?
組合三①×④abd:aBd:abD:aBD=l:1:1:1
(1)由表中信息可知,控制這三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共位于2對同源染色體上,其中控制種子形狀的基因位
于Ⅱ號染色體上.
(2)組合二中,F(xiàn)1產(chǎn)生的配子種類及比例為ABD:ABd:AbD:Abd=l:l:l:l.利用組合三F1自交,F(xiàn)2中莖頂花高莖個體所占的比例為$\frac{3}{4}$.
(3)該植物紅花和白花為一對相對性狀,且紅花對白花為顯性.為探究控制該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幾號染色體上,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請完善實驗,并對部分結果做出預測分析:(具有滿足實驗要求的純種植物類型)
實驗一:利用純種紅花高莖與純種白花矮莖植株雜交得F1,F(xiàn)1測交得F2,觀察并統(tǒng)計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實驗二:利用純種紅花圓粒與純種白花皺粒植株雜交得F1,F(xiàn)1測交得F2,觀察并統(tǒng)計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
部分結果及結論:
實驗一中,若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花髙莖:白花矮莖=1:1,則說明控制紅花和白花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Ⅰ號染色體上.
實驗二中,若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紅花圓粒:紅花皺粒:白花圓粒:白花皺粒=1:1:1:1,則說明控制紅花和白花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Ⅲ號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表示的是具有捕食關系的兩個種群.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過捕食,乙種群的能量可以流向甲種群
B.甲種群對乙種群的進化起抑制作用
C.甲種群可以調(diào)節(jié)乙種群的個體數(shù)量
D.一般來說,乙種群的個體數(shù)量多于甲種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