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有關人體內環(huán)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與突觸間隙中的液體相比,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較髙

B.饑餓時,血液流經肝臟后血糖濃度會增加

C.健康人的內環(huán)境的各種成分和理化性質都處于動態(tài)平衡中

D.突觸前膜釋放的乙酰膽堿通過胞吞進入下一個神經元發(fā)揮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在生物學實驗中,通過追蹤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學反應的詳細過程.
(1)適宜條件下,用H218O澆灌植物一段時間后,在下列物質中可檢測到放射性的是A、B、C、D、E(多選).
A、H2O    B、CO2   C、(CH2O)    D、O2     E、丙酮酸
(2)用15N標記某精原細胞的全部DNA,放入含14N的培養(yǎng)液中讓其完成一次減數分裂,則形成的精細胞中100%是有放射性的.
(3)赫爾希和蔡斯在研究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分別用同位素標記了噬菌體,則32P、35S依次位于圖1、圖2中的①④(用數字表示)結構中,能否用15N分別標記噬菌體的DNA和蛋白質并說明原因不能,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N元素.
(4)通過追蹤同位素標記的14CO2,探明了卡爾文循環(huán)中的碳的轉移途徑.觀察有絲分裂實驗時,不需要利用同位素標記法,高倍鏡下觀察如圖3圖象,a-e細胞中分別屬于分裂中期、后期的是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一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桑格和尼格森在1972年提出的關于生物膜結構的流動鑲嵌模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與細胞識別有關的結構是a

B.細胞的識別實際上是一個信息傳遞過程,植物細胞間可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傳遞

C.借助圖中d進出膜的方式有協助擴散、主動運輸和胞吞

D.生物膜具有選擇透過性與圖中b、d都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一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肝細胞合成的糖原儲存在細胞內,合成的脂肪是以VLDL(脂肪與蛋白質復合物)形式分泌出細胞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糖原和VLDL都含有C、H、O、N元素

B.VLDL是以自由擴散方式分泌到細胞外的

C.VLDL的合成過程必須要有內質網的參與

D.糖原和脂肪是細胞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贛州高三3月摸底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防治果園內椿象等植食性害蟲,減少農藥的使用,在蘋果園的株間種植矮小的白三葉草。通過對比研究獲得蘋果~白三葉草復合種植園和蘋果單一種植園中各類昆蟲所占的百分比,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復合種植園中,蘋果和白三葉草屬于生產者,腐生性昆蟲屬于 。與單一種植園相比,復合種植園生物的種類增加,因而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結構更為復雜,抵抗力穩(wěn)定性更高。

(2)據圖分析,復合種植園中椿象等植食性害蟲比例明顯減少,從種間關系的角度分析原因,這可能是隨著 的比例增加,通過 來消滅害蟲。

(3)若要了解椿象等植食性害蟲的繁殖情況,需要進一步調查其卵的種群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4)白三葉草耐陰性好,營養(yǎng)豐富,可作為飼料或綠化觀賞,選它跟蘋果搭配種植,體現了群落的

結構。無論哪種種植模式,果園里都要定期清除雜草,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其目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長泰第二中學高三下第一次月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態(tài)農業(yè)建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下面是兩種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

模式1:雞一豬一魚立體養(yǎng)殖模式:一畝魚池配6~8頭豬,100~120只雞,魚池中各種魚的比例大致為:花白鰱占20%,草魚占40%,鯉魚、鳙魚占40%,每畝投放魚苗4 500尾。每天從雞舍中收集新鮮的雞糞曬干,經初步發(fā)酵后混入一定量飼料喂豬,豬糞喂魚。

模式2:“四位一體”生態(tài)模式: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將日光溫室、沼氣池、蔬菜種植和溫室養(yǎng)豬相結合的一種新的農業(yè)生產模式。

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在模式1中,必須注意某種魚的投入數量,不宜超過該魚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 。魚塘中不同魚類生活在不同水層,體現了生物群落的 結構。

(2)在上述兩種農業(yè)生產模式中,模式2主要體現了 的優(yōu)化設計,按照 規(guī)律通過綜合優(yōu)化,使系統(tǒng)從總體上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3)沼氣池中的產甲烷桿菌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 (填生態(tài)成分)。

(4)下列不屬于生態(tài)農業(yè)生產方式的是

A.病蟲害的生物防治

B.作物輪作、套種

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產量

D.秸稈等農業(yè)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

(5)當農業(yè)生產對人類自身生存環(huán)境產生負效應的時候(如農藥的過度使用等),最終會導致對人類自身的傷害,故農業(yè)要與生態(tài)工程緊密結合,如通過增加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把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引導到更多和更小的循環(huán)圈中。下列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通過生物技術手段,轉化淀粉生產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保證糧食穩(wěn)產

C.發(fā)展生態(tài)農業(yè),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

D.大力開墾濕地,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預測某地區(qū)人口動態(tài)的主要依據是(  )
A.現有的人口數量B.現在的性別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移率D.目前的年齡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長泰第二中學高三下第一次月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瘧原蟲侵入人體后先寄生于肝細胞并大量繁殖,子代脹破肝細胞后釋出,一部分被巨噬細胞吞噬,其余部分侵入紅細胞內發(fā)育并繁殖。青蒿素是從植物黃花蒿的組織細胞中提取的一種代謝產物,推測其可能作用于瘧原蟲的食物泡膜阻斷營養(yǎng)攝取,使瘧原蟲較快出現氨基酸饑餓,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斷排出體外,使瘧原蟲損失大量細胞溶膠而死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瘧原蟲在宿主細胞內繁殖時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核分裂、胞質分裂等過程

B.巨噬細胞吞噬瘧原蟲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反應,其吞噬方式體現質膜的選擇透性

C.細胞溶膠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如果大量流失,會威脅到細胞生存

D.可以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方式來實現青蒿素的大規(guī)模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種群數量為K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快
B.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C.沙丘上進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D.在馬尾松林群落中,有明顯的垂直結構,沒有水平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