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菌原始品系經(jīng)過人工培育,其產(chǎn)量已大大提高.如果青霉菌原始品系的產(chǎn)量為1,下列是青霉菌產(chǎn)量變化的示意圖:

(1)原始品系→品系A未作人工處理,其品系變化的可能原因是
 

(2)X射線、紫外線等的作用是
 

(3)圖中顯示
 
的結果,使得青霉菌產(chǎn)量不斷提高,最終獲得高產(chǎn)的青霉菌,請從達爾文進化論的角度解釋其原因
 

(4)自然環(huán)境中,新物種形成具備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是
 

(5)自然環(huán)境中,進化的方向由
 
主導.
(6)1944年底,我國研制的第一批青霉素面世,當時是5萬單位/瓶的規(guī)格.而現(xiàn)在已達80萬單位/瓶了.靜脈滴注的使用量可達千萬單位/天.青霉素使用量的逐步提高,說明致病菌
 

(7)獲得的高產(chǎn)菌株可通過
 
工程獲得大量的產(chǎn)品.
考點:誘變育種,基因頻率的變化,物種的概念與形成
專題:
分析:分析題圖:基因突變能產(chǎn)生新基因,形成新的性狀.原始品系→品系A屬于自然突變,而品系A→品系D是采用X射線、紫外線、芥子氣等物理、化學方法來誘發(fā)突變,這樣可以使得青霉菌產(chǎn)量不斷提高,最終篩選出高產(chǎn)青霉素的菌株.
解答: 解:(1)基因突變分為自然突變和誘發(fā)突變,原始品系→品系A未作人工處理,因此其品系變化的可能原因是自然突變.
(2)X射線、紫外線等屬于物理誘變方法,其作用是提高突變的頻率.
(3)圖中顯示的是人工誘變的結果.由于生物變異是不定向的,而人工的選擇是定向的,這樣可以使得青霉菌產(chǎn)量不斷提高,最終獲得高產(chǎn)的青霉菌.
(4)新物種形成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變異、選擇、隔離.
(5)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6)青霉素對致病菌具有選擇作用,青霉素使用量的逐步提高,說明致病菌不斷變異,其抗藥性越來越強.
(7)獲得的高產(chǎn)菌株可通過發(fā)酵(細胞)工程獲得大量的產(chǎn)品.
故答案為:
(1)自然突變    
(2)提高突變的頻率
(3)人工誘變    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人工的選擇是定向的
(4)變異、選擇、隔離   
(5)自然選擇
(6)不斷變異,抗藥性越來越強  
(7)發(fā)酵(細胞)
點評:本題結合高產(chǎn)青霉菌株培育過程圖,考查基因突變、生物進化和現(xiàn)代生物技術的應用,要求考生識記基因突變的種類、原因及特點,識記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曼佗羅花色是由兩對基因控制,現(xiàn)將純合蘭色品種與純合鮮紅色品種雜交,F(xiàn)1為蘭色,F(xiàn)1自交,F(xiàn)2為12蘭、1紫、3鮮紅.若將F2中的紫色植株與F1植株雜交,則后代中各表現(xiàn)型之間的比例關系表達正確的是( 。
A、鮮紅:蘭=2:1
B、紫:鮮紅=2:1
C、鮮紅:紫=1:1
D、蘭:紫=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種群數(shù)量增長的“J”型曲線和“S”型曲線.若不考慮遷入和遷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有望使K值提高
②bc段種群增長速率逐漸上升
③bc段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④比較曲線Y與曲線X表明自然狀態(tài)與理想狀態(tài)的差別.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某同學在高倍顯微鏡視野下看到的圖象.圖中目鏡測微尺每小格實際長度是1.68微米.這個視野中緊貼測微尺右邊的一個完整洋蔥表皮細胞長徑約為( 。
A、50微米B、67微米
C、30微米D、40微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細胞周期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周期的大部分時間處于分裂間期
B、細胞周期是一個與代謝有關的過程,溫度越高所需要的時間越長
C、細胞的種類不同,一個細胞周期的時間也可能不相同
D、一個細胞周期是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開始到下次分裂完成為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純合子果蠅做親本研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結果如下表. 請分析回答問題:
P F1
灰身紅眼×黑身白眼 灰身紅眼,灰身紅眼
黑身白眼× 灰身紅眼 灰身紅眼,灰身白眼
請分析回答問題:
(1)屬于顯性性狀的是
 
,其中
 
性狀屬于伴性遺傳.體色和眼色的遺傳符合
 
定律.
(2)若以B、b表示控制體色的基因,以A、a表示控制眼色的基因,請寫出②組合的遺傳圖解:
(3)若組合①的F1隨機交配,其F2雄蠅中灰身白眼表現(xiàn)型的概率是
 
; 若組合②的F1隨機交配,其F2中黑身白眼表現(xiàn)型的概率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為了探究影響細胞衰老的因素,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Ⅰ:分別在相同的條件下,體外培養(yǎng)胎兒、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纖維細胞,結果如下表:
細胞來源 胎兒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數(shù) 50 20 2~4
實驗Ⅱ:分別將鼠、雞、人和龜?shù)捏w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結果如圖:
實驗Ⅲ:將年輕人體細胞去核后與老年人細胞核融合;將老年人體細胞去核后與年輕人的細胞核融合,分別在體外培養(yǎng),結果前者不分裂,后者旺盛分裂.
(1)每個實驗可以得出結論是:
實驗Ⅰ
 
;
實驗Ⅱ
 

實驗Ⅲ
 
;
(2)從以上實驗結果來看,影響細胞衰老的內(nèi)在因素有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為了探究DNA的復制、轉(zhuǎn)錄等過程,科學家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如圖:
實驗一:將大腸桿菌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試管中.培養(yǎng)在適宜溫度條件下,一段時間后,測定其中的DNA含量.
實驗二:在上述試管中加入少量DNA和ATP,培養(yǎng)在適宜溫度條件下,一段時間后,測定其中的DNA含量.
實驗三:取四支試管,分別放入等量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再在各試管中分別放入等量的四種DNA分子,它們分別是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小牛胸腺細胞、T2噬菌體的DNA.在適宜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測定各試管中殘留的脫氧核苷酸中每一種的含量.
分析以上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中
 
(能或不能)測定出DNA,原因是
 

(2)實驗二中
 
(能或不能)測定出DNA,加入ATP的作用是
 

(3)實驗三要探究的是
 
,若結果發(fā)現(xiàn)殘留的四種脫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則說明
 

(4)如果要模擬DNA的轉(zhuǎn)錄過程,試管中應加入
 
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過程中,不可能出現(xiàn)染色體“聯(lián)會”現(xiàn)象的是( 。
A、胚囊發(fā)育初期的細胞分裂
B、囊胚發(fā)育初期的細胞分裂
C、曲細精管內(nèi)的細胞分裂
D、卵泡發(fā)育初期的細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