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1)實驗一的自變量是 ,圖甲中a點條件下番茄植株相對生長速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
日溫26℃,夜溫20℃不一定是番茄植株生長的最適溫度組合,理由是:
。
(2)圖乙表示在一個種植有番茄植株的密閉容器內O2含量的變化,據圖分析:
①番茄植株光合作用釋放的O2量和呼吸作用消耗的O2相等的點是 。
②該番茄植株經過一晝夜后,是否積累了有機物? ,理由是
。
③根據圖乙,在圖丙中以A為起點畫出該密閉容器內CO2含量變化的曲線。
Ⅱ.(1)圖1中,催化過程①②的酶存在于細胞的 ,物質E表示 。
(2)圖2實驗裝置乙中,KOH溶液中放置筒狀濾紙的目的是 。
(3)假設小麥種子只以糖類為呼吸底物,在25℃下經10min觀察墨滴的移動情況,如發(fā)現(xiàn)甲裝置中墨滴不動,乙裝置中墨滴左移,則10min內小麥種子中發(fā)生圖1中的 (填序號)過程;如發(fā)現(xiàn)甲裝置中墨滴右移,乙裝置中墨滴不動,則10min內小麥種子中發(fā)生圖1中的 (填序號)過程。
(4)在25℃下10min內,如果甲裝置中墨滴左移30mm,乙裝置中墨滴左移200mm,則萌發(fā)小麥種子的呼吸商是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分析回答下列Ⅰ、Ⅱ兩個小題。
Ⅰ.番茄植株有無茸毛(A、a)和果實的顏色(B、b)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遺傳中,某種純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應,不能完成胚的發(fā)育。有人做了如下三個番茄雜交實驗:
實驗1: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無茸毛紅果=2∶1
實驗2:有茸毛紅果×無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黃果∶無茸毛紅果∶無茸毛黃果=3∶1∶3∶1實驗3: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黃果∶無茸毛紅果∶無茸毛黃果
(1)番茄的果實顏色性狀中, 果是隱性性狀。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 。
(2)實驗1子代中的有茸毛紅果番茄的基因型有 ,欲進一步確認,最簡便的方法是 。
(3)實驗2中甲、乙兩親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 。
(4)實驗3產生的子代有4種表現(xiàn)型,理論上其比例應為 ,共有 種基因型。
(5)在生長環(huán)境適宜的情況下,讓實驗2子代中的有茸紅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個體中出現(xiàn)有茸毛黃果的概率是 。
Ⅱ.有人在一個數量足夠多的油菜群體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株矮稈植株,為了探究其原因:他依次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讓這株矮稈油菜自交,后代植株均表現(xiàn)為矮稈。
實驗二、將實驗一得到自交后代分別作父本和母本與正常油菜雜交,獲得F1植株。將F1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植株形成F2群體。在所有的F2群體中,正常植株與矮稈植株的比例均為3∶1。
實驗三、取實驗二獲得的F2群體中矮桿植株,分別與正常親本植株、變異親本植株雜交,觀察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
(1)實驗一的目的是 。
(2)根據實驗二中F2群體的表現(xiàn)型,能夠得出 、 至少兩個結論。
(3)實驗三是為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廣東省揭陽第一中學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理綜卷(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16分)利用建立的誘導體系能夠高效地誘導胚胎干細胞向胰島B細胞的分化。據此回答有關該研究工作的問題:
(1)實驗用的胚胎干細胞通常取自小鼠的 ,取出的胚胎干細胞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這個過程需要向培養(yǎng)液中加入誘導物,兩周后,鏡檢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的細胞呈胰島樣細胞的變化,這一過程稱為 ,隨后,又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以檢測該細胞是否具有胰島B細胞的生理功能。
(2)胰島素釋放實驗:控制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的濃度,檢測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的量,圖甲表示所得實驗結果,據此分析干細胞誘導成功,得到此結論的依據是 。此外本實驗可通過 制備抗胰島素抗體以檢測胰島素的分泌量。
(3)體內移植實驗:將細胞移植到患糖尿病的小鼠體內,測小鼠血糖,結果如圖乙所示。胰島素移植實驗是否支持胰島素釋放實驗的結論?____ 。在細胞移植時,需用同一品系的小鼠進行移植,其目的是__ __。
(4)在胰島組織中,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胰島A細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這兩種激素對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具有 ,從而共同維持機體血糖濃度的穩(wěn)態(tài)。
(5)指出本研究在實踐方面的一個意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山東省諸城市高三2月月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分析回答下列Ⅰ、Ⅱ兩個小題。
Ⅰ.(10分)番茄植株有無茸毛(A、a)和果實的顏色(B、b)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遺傳中,某種純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應,不能完成胚的發(fā)育。有人做了如下三個番茄雜交實驗:
實驗1: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無茸毛紅果=2∶1
實驗2:有茸毛紅果×無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黃果∶無茸毛紅果∶無茸毛黃果=3∶1∶3∶1實驗3: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黃果∶無茸毛紅果∶無茸毛黃果
(1)番茄的果實顏色性狀中, 果是隱性性狀。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 。
(2)實驗1子代中的有茸毛紅果番茄的基因型有 ,欲進一步確認,最簡便的方法是 。
(3)實驗2中甲、乙兩親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 。
(4)實驗3產生的子代有4種表現(xiàn)型,理論上其比例應為 ,共有 種基因型。
(5)在生長環(huán)境適宜的情況下,讓實驗2子代中的有茸紅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個體中出現(xiàn)有茸毛黃果的概率是 。
Ⅱ.(8分)有人在一個數量足夠多的油菜群體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株矮稈植株,為了探究其原因:他依次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讓這株矮稈油菜自交,后代植株均表現(xiàn)為矮稈。
實驗二、將實驗一得到自交后代分別作父本和母本與正常油菜雜交,獲得F1植株。將F1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植株形成F2群體。在所有的F2群體中,正常植株與矮稈植株的比例均為3∶1。
實驗三、取實驗二獲得的F2群體中矮桿植株,分別與正常親本植株、變異親本植株雜交,觀察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
(1)實驗一的目的是 。
(2)根據實驗二中F2群體的表現(xiàn)型,能夠得出 、 至少兩個結論。
(3)實驗三是為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山西省高三第二次四校聯(lián)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玉米短節(jié)植株與長節(jié)植株是一對相對性狀,皺縮葉與正常葉是一對相對性狀。玉米葉脈的顏色有綠色和褐色兩種,莖稈有甜和不甜兩種。下面是科學家分別用玉米進行的兩個遺傳實驗。
實驗一:純合的短節(jié)皺縮葉植株與純合的長節(jié)正常葉植株雜交,F(xiàn)1全部為長節(jié)正常葉,F(xiàn)1自交,F(xiàn)2中長節(jié)正常葉、長節(jié)皺縮葉、短節(jié)正常葉、短節(jié)皺縮葉的比例為9:3:3:1。
實驗二:純合的綠色葉脈、莖稈不甜植株與純合的褐色葉脈、莖稈甜植株雜交,F(xiàn)1全部為綠色葉脈、莖稈不甜,F(xiàn)1自 交,F(xiàn)2的綠色葉脈不甜植株、褐色葉脈甜植株比例為3:1。
(1)如果控制節(jié)長度的基因用A和a表示,而控制葉形狀的基因用B和b表示,請在下列方框中畫出實驗一中的F1兩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提示用長線條表示染色體,用其上的短線條表示基因位置,如右圖所示。)
(2)與實驗一的F2結果相比,你從實驗二F2的結果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
(3)根據你發(fā)現(xiàn)的問題,嘗試提出一個合理的假說。
。
(4)根據你的假說,請寫出實驗二的遺傳圖解(提示:標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控制葉脈顏色的基因用R和r來表示,控制莖稈甜度的基因用M和m表示,不存在基因致死的情況。)
(5)你如何驗證你的假說是否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諸城市高三2月月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分析回答下列Ⅰ、Ⅱ兩個小題。
Ⅰ.(10分)番茄植株有無茸毛(A、a)和果實的顏色(B、b)由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遺傳中,某種純合基因型的受精卵具有致死效應,不能完成胚的發(fā)育。有人做了如下三個番茄雜交實驗:
實驗1: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無茸毛紅果=2∶1
實驗2:有茸毛紅果×無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黃果∶無茸毛紅果∶無茸毛黃果=3∶1∶3∶1實驗3: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紅果∶有茸毛黃果∶無茸毛紅果∶無茸毛黃果
(1)番茄的果實顏色性狀中, 果是隱性性狀。致死受精卵的基因型是 。
(2)實驗1子代中的有茸毛紅果番茄的基因型有 ,欲進一步確認,最簡便的方法是 。
(3)實驗2中甲、乙兩親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 。[來源:Zxxk.Com]
(4)實驗3產生的子代有4種表現(xiàn)型,理論上其比例應為 ,共有 種基因型。
(5)在生長環(huán)境適宜的情況下,讓實驗2子代中的有茸紅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個體中出現(xiàn)有茸毛黃果的概率是 。
Ⅱ.(8分)有人在一個數量足夠多的油菜群體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株矮稈植株,為了探究其原因:他依次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一、讓這株矮稈油菜自交,后代植株均表現(xiàn)為矮稈。
實驗二、將實驗一得到自交后代分別作父本和母本與正常油菜雜交,獲得F1植株。將F1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植株形成F2群體。在所有的F2群體中,正常植株與矮稈植株的比例均為3∶1。
實驗三、取實驗二獲得的F2群體中矮桿植株,分別與正常親本植株、變異親本植株雜交,觀察其后代的表現(xiàn)型。
(1)實驗一的目的是 。
(2)根據實驗二中F2群體的表現(xiàn)型,能夠得出 、 至少兩個結論。
(3)實驗三是為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