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屬于人在寒冷環(huán)境中的身體變化是( 。
①皮膚血管收縮②增加皮膚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
④汗液幾乎不分泌⑤代謝活動增強⑥代謝活動減弱.
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D.②③⑥

分析 人在寒冷環(huán)境中會通過增加產(chǎn)熱、減少散熱來維持體溫的恒定.增加產(chǎn)熱的途徑有:骨骼肌戰(zhàn)栗、立毛肌收縮、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提高代謝;減少散熱的途徑有:皮膚血管舒張,增加皮膚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

解答 解:人在寒冷環(huán)境中體溫降低,為了保持體溫,產(chǎn)熱增加,散熱減少.產(chǎn)熱增加的方式有⑤代謝活動增強,散熱減少的方式有①皮膚血管收縮、④汗液幾乎不分泌.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屬于考綱中識記層次的要求,考查了寒冷條件下體溫調(diào)節(jié)的方式,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只要掌握體溫平衡調(diào)節(jié)的過程就不難得出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某島嶼上相互隔絕的甲、乙兩個水潭中,都生活著一種小型淡水魚--虹鳉.研究發(fā)現(xiàn),甲中的虹鳉(天敵是狗魚,以個體大的虹鳉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敵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為食)常常早熟,即在體重較低時就繁殖后代.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個水潭中的虹鳉種群因環(huán)境不同而產(chǎn)生了生殖隔離
B.狗魚對甲水潭中虹鳉的捕食,使甲水潭中虹鳉種群的早熟基因的頻率下降
C.若將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轉移到一個新水潭中共同飼養(yǎng),多年后虹鳉成熟個體的平均體重將會增加
D.虹鳉種群中如果沒有新基因的產(chǎn)生,則不會發(fā)生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為鑒定一株高莖豌豆和一株黑果大麻的純合與否,應采取的簡便遺傳方法分別是( 。
A.雜交、自交B.雜交、測交C.自交、自交D.自交、測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圖中①為某種大分子的組成單位,則①最可能的是氨基酸
B.若②是良好的儲能物質(zhì),則②是脂肪
C.若③為大分子物質(zhì),且能儲存遺傳信息,則③一定是DNA
D.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nèi)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為人體神經(jīng)元細胞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④中的物質(zhì)釋放到⑤的方式是胞吐,這一功能主要由細胞質(zhì)中高爾基體完成.
(2)若刺激A點,圖中電流計B將偏轉2次.若刺激C點,電流計B將偏轉0次.
(3)如果抑制該細胞的呼吸作用,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纖維在一次興奮后,其細胞膜不能再恢復到外正內(nèi)負的狀態(tài),這說明神經(jīng)元恢復到靜息狀態(tài)時,其帶電離子通過細胞膜的方式為主動運輸.
(4)已知④中的某物質(zhì)可使突觸后膜興奮,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該種物質(zhì)立即被分解.某種藥物可以阻止該物質(zhì)的分解,這種藥物的即時效應是使突觸后膜持續(xù)興奮.
(5)突觸前膜是軸突末端突觸小體的膜;突觸間隙的液體是組織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尿素是一種重要的農(nóng)業(yè)肥料,但是不經(jīng)過細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繁多,同學們試圖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對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設計了以下實驗,并成功篩選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細菌(目的菌),培養(yǎng)基成分如表所示,實驗步驟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KH2PO41.4g
Na2HPO42.1g
MgSO4•7H2O0.2g
葡萄糖10g
尿素1g
瓊脂15g
將上述物質(zhì)溶解后,用自來水定容到1000m3
(1)此培養(yǎng)基能否用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不能,理由是缺少植物激素.
(2)培養(yǎng)基中氮源是尿素,這種培養(yǎng)基在功能上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目的是只允許能合成的微生物生長,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長.
(3)欲從土壤中分離獲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釋涂布法或平板劃線法進行接種.
(4)在以尿素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酚紅,使指示劑變紅色,而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剛果紅染色法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具有四條染色體的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C圖所示細胞處于細胞分裂的前期,判斷理由:
①從染色體分析:染色體含染色單體且排列散亂;
②從細胞結構分析:形成紡錘體,核仁消失,核膜尚未消失.
(2)細胞中DNA分子數(shù)與染色體數(shù)相同的是A、D圖.
(3)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A圖,其加倍機制是染色體的著絲點一分為二.
(4)C、D圖代表的分裂時期能顯示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顯著區(qū)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探究酸堿度對酵母菌酒精發(fā)酵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用具:燒杯、注射器8支、帶有橡皮塞抽去空氣的試管4支、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別為5、6、7、8的緩沖液.
實驗步驟:①用開水配制10%蔗糖溶液100mL,冷卻到室溫(26℃)后,加入4g干酵母粉,10min后…依次完成步驟②③④⑤,觀察并記錄.
實驗記錄:產(chǎn)生2mL氣體體積量(以針筒推柄上升的mL數(shù)為產(chǎn)氣量,見右圖)所需要的時間如下表:
pHpH=5pH=6pH=7pH=8
時間(s)8767.5
(1)完成實驗步驟:
②取4支試管分別標上A、B、C、D(或 1、2、3、4). ③分別用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緩沖液各2mL分別注入4支試管內(nèi). ④再分別用4支注射吸取含有酵母粉的蔗糖液各2mL同時分別注入到上述4支試管內(nèi),并開始記時. ⑤觀察每支試管上注射器針筒推柄上長2mL時,記錄所需要的時間.
(2)實驗結論:酵母菌酒精發(fā)酵酶促反應速度受溶液酸堿度的影響,pH為7時,酶促反應速率最快,隨pH的減小或增大,酶促反應速率都會減弱.
(3)回答問題:
①實驗過程中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卻后再加入干酵母粉?防止酵母菌死亡和酶遇高溫失活(或變性). 
②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試管內(nèi)?避免空氣進入試管,盡量使試管內(nèi)保持無氧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回答下列與細胞有關的實驗問題.
(1)下列4項實驗中,需保持細胞生理活性的有①③(填序號).
①觀察葉綠體和原生質(zhì)的流動      ②觀察洋蔥鱗片葉內(nèi)表皮細胞中DNA的分布
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
(2)按下面步驟進行質(zhì)壁分離實驗.
步驟一: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蘚類小葉,蓋上蓋玻片.
步驟二:從蓋玻片一側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
這樣重復幾次,使蓋玻片下面的蘚類小葉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
步驟三:在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如圖所示.
①圖中A、B處的顏色分別是無色、綠色.
②如果上述實驗步驟二中從蓋玻片的一側滴入的是加有伊紅(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的0.3g/mL的蔗糖溶液,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A、B處顏色分別是紅色、綠色.
③如果將步驟二中浸潤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蘚類小葉的裝片,放在80℃條件下處理一段時間(裝片中的蘚類小葉保持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到細胞結構后,為更準確地判斷A處顏色,對顯微鏡的操作方法是改變光圈大小、調(diào)節(jié)反光鏡.如果A處呈綠色,可能的原因是高溫下細胞膜、葉綠體膜失去選擇透過性,葉綠素等色素進入A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