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ABC中,
AB
AC
=0
,|
AB
|=8,|
AC
|=6
,L為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L與BC交與點D,E為L上異于D的任意一點,
(1)求
AD
CB
的值.
(2)判斷
AE
CB
的值是否為一個常數(shù),并說明理由.
分析:法一:(1)由題意及圖形,可把向量
AD
用兩個向量
AB
,
AC
的表示出來,再利用數(shù)量積的公式求出數(shù)量積;
(2)將向量
AE
AD
DE
表示出來,再由向量的數(shù)量積公式求數(shù)量積,根據(jù)其值的情況確定是否是一個常數(shù);
法二:(1)由題意可以以BC所在直線為X軸,DE所在直線為Y軸建立坐標(biāo)系,得出各點的坐標(biāo),由向量坐標(biāo)的定義式求出
AD
,
CB
的坐標(biāo)表示,由向量的數(shù)量積公式求數(shù)量積;
(2)設(shè)E點坐標(biāo)為(0,y)(y≠0),表示出向量
AE
的坐標(biāo)再由向量的數(shù)量積坐標(biāo)表示公式求數(shù)量積即可
解答:解:法1:(1)由已知可得
AD
=
1
2
(
AB
+
AC
)
,
CB
=
AB
-
AC

AD
CB
=
1
2
(
AB
+
AC
)•(
AB
-
AC
)

=
1
2
(
AB
2
-
AC
2
)=
1
2
(64-36)=14

(2)
AE
CB
的值為一個常數(shù)∵L為L為線段BC的垂直平分線,L與BC交與點D,E為L上異于D的任意一點,
DE
CB
=0

故:
AE
CB
=(
AD
+
DE
)•
CB
=
AD
CB
+
DE
CB
=
AD
CB
=14

解法2:(1)以D點為原點,BC所在直線為X軸,L所在直線為Y軸建立直角坐標(biāo)系,可求A(
7
5
,
24
5
),
此時
AD
=(-
7
5
,-
24
5
)
,
CB
=(-10,0)
,
AD
CB
=-
7
5
×(-10)+(-
24
5
)×0=14

(2)設(shè)E點坐標(biāo)為(0,y)(y≠0),
AE
=(-
7
5
,y-
24
5
)
,
AE
CB
=-
7
5
×(-10)+(y-
24
5
)×0=14
(常數(shù)).
點評:本題考查向量在幾何中的應(yīng)用,本題采用了二種解法,一是基向量法,一是向量的坐標(biāo)表示,解題的關(guān)鍵是建立坐標(biāo)系與設(shè)定其向量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ABC中,已知∠ABC=90°,AB上一點E,以BE為直徑的⊙O恰與AC相切于點D,若AE=2cm,
AD=4cm.
(1)求:⊙O的直徑BE的長;
(2)計算:△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ABC中,D是邊AC上的點,且AB=AD,2AB=
3
BD,BC=2BD,則sinC的值為( 。
A、
3
3
B、
3
6
C、
6
3
D、
6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ABC中,設(shè)
AB
=a
AC
=b
,AP的中點為Q,BQ的中點為R,CR的中點恰為P.
(Ⅰ)若
AP
=λa+μb
,求λ和μ的值;
(Ⅱ)以AB,AC為鄰邊,AP為對角線,作平行四邊形ANPM,求平行四邊形ANPM和三角形ABC的面積之比
S平行四邊形ANPM
S△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ABC中,∠B=45°,D是BC邊上的一點,AD=5,AC=7,DC=3.
(1)求∠ADC的大小;
(2)求AB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在△ABC中,已知
BD
=2
DC
,則
AD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