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棱臺ABC﹣FED中,△DEF與△ABC分別是棱長為1與2的正三角形,平面ABC⊥平面BCDE,四邊形BCDE為直角梯形,BC⊥CD,CD=1,N為CE中點,
(Ⅰ)λ為何值時,MN∥平面ABC?
(Ⅱ)在(Ⅰ)的條件下,求直線AN與平面BMN所成角的正弦值.

【答案】解:(Ⅰ)當 ,即M為AF中點時MN∥平面ABC. 事實上,取CD中點P,連接PM,PN,
∵AM=MF,CP=PD,∴MP∥AC,
∵AC平面ABC,MP平面ABC,∴MP∥平面ABC.
由CP∥PD,CN∥NE,得NP∥DE,
又DE∥BC,∴NP∥BC,
∵BC平面ABC,NP平面ABC,∴NP∥平面ABC.
∴平面MNP∥平面ABC,則MN∥平面ABC;
(Ⅱ)取BC中點O,連OA,OE,
∵AB=AC,OB=OC,∴AO⊥BC,
∵平面ABC⊥平面BCDE,且AO平面ABC,∴AO⊥平面BCDE,
∵OC= ,BC∥ED,∴OE∥CD,
又CD⊥BC,∴OE⊥BC.
分別以O(shè)E,OC,OA所在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A(0,0, ),C(0,1,0),E(1,0,0), ,
∴F(1, , ),M( , , ),N( ).
設(shè) 為平面BMN的法向量,則
,取z=1,得
cos< >=
∴直線AN與平面MNB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解析】 (Ⅰ)取CD中點P,連接PM,PN,可得MP∥AC,則MP∥平面ABC.再由已知證明NP∥平面ABC.得到平面MNP∥平面ABC,則MN∥平面ABC;(Ⅱ)取BC中點O,連OA,OE,可證AO⊥BC,OE⊥BC.分別以O(shè)E,OC,OA所在直線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求出所用點的坐標,得到平面BMN的法向量,求出< >的余弦值,即可得到直線AN與平面MNB所成角的正弦值.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研究函數(shù)(x∈R)時,分別給出下面幾個結(jié)論:

①函數(shù)f(x)是奇函數(shù);②函數(shù)f(x)的值域為(-1,1);③函數(shù)f(x)在R上是增函數(shù);其中正確結(jié)論的序號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圓,直線

(1)求證:直線過定點;

(2)求直線被圓所截得的弦長最短時的值;

(3)已知點,在直線MC上(C為圓心),存在定點N(異于點M),滿足:對于圓C上任一點P,都有為一常數(shù),試求所有滿足條件的點N的坐標及該常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shè)函數(shù) ,若曲線 上存在(x0 , y0),使得f(f(y0))=y0成立,則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為(
A.[0,e2﹣e+1]
B.[0,e2+e﹣1]
C.[0,e2+e+1]
D.[0,e2﹣e﹣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橢圓的一個焦點為,離心率為.點為圓上任意一點, 為坐標原點.

(1)求橢圓的標準方程;

(2)設(shè)直線經(jīng)過點且與橢圓相切, 與圓相交于另一點,點關(guān)于原點的對稱點為,證明:直線與橢圓相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拋物線的焦點為,拋物線的焦點為.

(1)若過點的直線與拋物線有且只有一個交點,求直線的方程;

(2)若直線與拋物線交于兩點,求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做一個無蓋的圓柱形水桶,若要使其體積是,且用料最省,則圓柱的底面半徑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城市為了解游客人數(shù)的變化規(guī)律,提高旅游服務(wù)質(zhì)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月接待游客量(單位:萬人)的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折線圖.

根據(jù)該折線圖,下列結(jié)論錯誤的是(  )

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

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對于7月至12月,波動性更小,變化比較平穩(wě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邊長為的正方形,平面,,,與平面所成角為

Ⅰ)求證:平面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Ⅲ)設(shè)點是線段上一個動點,試確定點的位置,使得平面,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