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解法(一):
(1)通過觀察,根據三垂線定理易得:不管點E在AB的任何位置,D
1E⊥A
1D總是成立的.
(2)在立體幾何中,求點到平面的距離是一個常見的題型,同時求直線到平面的距離、平行平面間的距離及多面體的體積也常轉化為求點到平面的距離.本題可采用“等積法”:即利用三棱錐的換底法,通過體積計算得到點到平面的距離.本法具有設高不作高的特殊功效,減少了推理,但計算相對較為復雜.根據
V三棱錐D1-ACE=
V三棱錐E-D1AC既可以求得點E到面ACD
1的距離.
(3)二面角的度量關鍵在于找出它的平面角,構造平面角常用的方法就是三垂線法.過D作DH⊥CE于H,連D
1H、DE,則D
1H⊥CE,
則∠DHD
1為二面角D
1-EC-D的平面角.
解法(二):
以D為坐標原點,直線DA,DC,DD
1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設AE=x,則A
1(1,0,1),D
1(0,0,1),E(1,x,0),A(1,0,0)C(0,2,0).這種解法的好處就是:(1)解題過程中較少用到空間幾何中判定線線、面面、線面相對位置的有關定理,因為這些可以用向量方法來解決.(2)即使立體感稍差一些的學生也可以順利解出,因為只需畫個草圖以建立坐標系和觀察有關點的位置即可.
(1)因為
•=(1,0,1)•(1,x,-1)=0,所以
⊥.
(2)因為E為AB的中點,則E(1,1,0),從而
=(1,1,-1),=(-1,2,0),
=(-1,0,1),設平面ACD
1的法向量為
=(a,b,c),從而
=(2,1,2),所以點E到平面AD
1C的距離為
h===.
(3)設平面D
1EC的法向量
=(a,b,c),可求得
=(2-x,1,2).,因為二面角D
1-EC-D的大小為
,所以根據余弦定理可得AE=
2-時,二面角D
1-EC-D的大小為
.
解答:解法(一):
(1)證明:∵AE⊥平面AA
1DD
1,A
1D⊥AD
1,∴A
1D⊥D
1E
(2)設點E到面ACD
1的距離為h,在△ACD
1中,AC=CD
1=
,AD
1=
,
故
S△AD1C=••=,而
S△ACE=•AE•BC=.∴
VD1-AEC=S△AEC•DD1=S△AD1C•h,
∴
×1=×h,∴
h=.
(3)過D作DH⊥CE于H,連D
1H、DE,則D
1H⊥CE,∴∠DHD
1為二面角D
1-EC-D的平面角.
設AE=x,則BE=2-x在Rt△D
1DH中,∵
∠DHD1=,∴DH=1.
∵在Rt△ADE中,DE=
,
∴在Rt△DHE中,EH=x,在Rt△DHC中CH=
,在Rt△CBE中CE=
.
∴
x+=?x=2-.
∴
AE=2-時,二面角D
1-EC-D的大小為
.
解法(二):
以D為坐標原點,直線DA,DC,DD
1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設AE=x,則A
1(1,0,1),D
1(0,0,1),E(1,x,0),A(1,0,0)C(0,2,0)
(1)因為
•=(1,0,1)•(1,x,-1)=0,所以
⊥.
(2)因為E為AB的中點,則E(1,1,0),
從而
=(1,1,-1),=(-1,2,0),
=(-1,0,1),設平面ACD
1的法向量為
=(a,b,c),
則
也即
,得
,從而
=(2,1,2),所以點E到平面AD
1C的距離為
h===.
(3)設平面D
1EC的法向量
=(a,b,c),
∴
=(1,x-2,0),=(0,2,-1),=(0,0,1),
由
?令b=1,∴c=2,a=2-x,
∴
=(2-x,1,2).
依題意
cos==?=.
∴
x1=2+(不合,舍去),
x2=2-.
∴AE=
2-時,二面角D
1-EC-D的大小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