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所受合力的關系”活動中,某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上下兩層水平軌道表面光滑,兩小車前端系上細線,細線跨過滑輪并掛上砝碼盤,兩小車尾部細線連到控制裝置上,實驗時通過控制裝置使兩小車同時開始運動,然后同時停止。

   (1)在安裝實驗裝置時,應調整滑輪的高度, 使                             ;在實驗時,為減小系統(tǒng)誤差,應使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        小車的質量(選填“遠大于”、“遠小于”、“等于”)。

  (2)本實驗通過比較兩小車的位移來比較小車加速度的大小,能這樣比較,是因為                                                                      

  (3)實驗中獲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小車Ⅰ、Ⅱ的質量m均為200g。

實驗次數(shù)

小車

拉力F/N

位移s/cm

1

0.1

0.2

46.51

2

0.2

29.04

0.3

43.63

3

0.3

41.16

0.4

44.80

4

0.4

36.43

0.5

45.56

在第1次實驗中小車Ⅰ從圖乙中的A點運動到B點,請將測量結果填到表中空格處。通過分析,可知表中第          次實驗數(shù)據(jù)存在明顯錯誤,應舍棄。

(1)細線與軌道平行(或水平) (2分)  遠小于   (2分)

   (2)兩小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 (2分)

   (3)23.36(23.34-23.38均對)。2分)  3     (2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每小題3分,共9分)在“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關系”的實驗中:

(1)某同學分別選用四種材料不同、直徑相同的實心球做實驗,各組實驗的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若要計算當?shù)氐闹亓铀俣,應選用第          組實驗數(shù)據(jù)

組  別

擺球材料

擺長L/m

最大擺角

全振動次數(shù)N

A

0.40

150

20

B

1.00

50

50

C

0.40

150

10

D

1.00

50

50

(2)甲同學準確無誤地完成實驗,作出了T2—L圖象為OM,乙同學也進行了與甲同學同樣的實驗,但實驗后他發(fā)現(xiàn)測量擺長時忘了加上擺球的半徑,則該同學作出的T2—L圖象為圖中的          

A.虛線①,不平行實線OM    B.虛線②,平行實線OM

C.虛線③,平行實線OM      D.虛線④,不平行實線OM

(3)在利用本實驗測重力加速度過程中,若測得的g 值偏小,則可能的原因是以下各項中的       

A.將振動次數(shù)N誤記為(N+1);         B.由于阻力使振幅逐漸變小

C.單擺小球振動時,形成了圓錐擺;      D.未加小球半徑,而將擺線長作為擺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高考物理試題分類匯編——電學實驗 題型:實驗題

(20分)
Ⅰ(10分)
在“探究彈簧彈力大小與伸長量的關系”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選用不同的橡皮繩代替彈簧,為測量橡皮繩的勁度系數(shù),他們在橡皮繩下端依次逐個掛上鉤碼(每個鉤碼的質量均為m=0.jkg,取g=10m/s2),并記錄繩下端的坐標Xi(下標i表示掛在繩下端鉤碼個數(shù))。然后逐個拿下鉤碼,同樣記錄繩下端面的坐標Xi,繩下端面坐標的值Xi=(Xi+ Xi)/2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掛在橡皮繩下端的鉤碼個數(shù)
橡皮繩下端的坐標(Xi/mm)[來源:學_科_網(wǎng)]


1
216.5
216.5
2
246.7
232.0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1)同一橡皮繩的Xi                  Xi(大于或小于);
(2)                  同學的數(shù)據(jù)更符合實驗要求(甲或乙);
(3)選擇一組數(shù)據(jù)用作圖法得出該橡皮繩的勁度系數(shù)k(N/m);
(4)為了更好的測量勁度系數(shù),在選用鉤碼時需考慮的因素有哪些?
Ⅱ. (10分)
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某同學測得電流—電壓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電流I/mA
2.7
5.4
12.4
19.5
27.8
36.4
47.1
56.1
69.6
81.7
93.2
電壓U/V
0.04
0.08
0.21
0.54
1.30
2.20
3.52
4.77
6.90
9.12
11.46
(1)用上表數(shù)據(jù)描繪電壓隨電流的變化曲線;
(2)為了探究燈絲電阻與溫度的關系,已作出電阻隨電流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指出圖線的特征,并解釋形成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西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6分)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設計出如下的實驗方案,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已知小車質量M=400g,砝碼盤質量m0=10 g,所使用的打點計時器交流電頻率f=50 Hz.其實驗步驟是:

A.按圖中所示安裝好實驗裝置;

B.調節(jié)長木板的傾角,輕推小車后,使小車能沿長木板向下做勻速運動;

C.取下細繩和砝碼盤,記下砝碼盤中砝碼的質量m;

D.再接通電源,然后放開小車,打出一條紙帶,由紙帶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

E.重新掛上細繩和砝碼盤,改變砝碼盤中砝碼質量,調節(jié)墊塊的位置,改變傾角,重復B-D步驟,求得小車在不同合外力F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下列問題:(g=10m/s2)

(1)按上述方案做實驗,是否要求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_______(填“是”或“否”).

(2)實驗中打出的其中一條紙帶如圖所示,由該紙帶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此時砝碼盤中所加砝碼質量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0年浙江省杭州地區(qū)七校聯(lián)考高二第二學期期中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每小題3分,共9分)在“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關系”的實驗中:

(1)某同學分別選用四種材料不同、直徑相同的實心球做實驗,各組實驗的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若要計算當?shù)氐闹亓铀俣,應選用第          組實驗數(shù)據(jù)

組  別

擺球材料

擺長L/m

最大擺角

全振動次數(shù)N

A

0.40

150

20

B

1.00

50

50

C

0.40

150

10

D

1.00

50

50

(2)甲同學準確無誤地完成實驗,作出了T2—L圖象為OM,乙同學也進行了與甲同學同樣的實驗,但實驗后他發(fā)現(xiàn)測量擺長時忘了加上擺球的半徑,則該同學作出的T2—L圖象為圖中的          

A.虛線①,不平行實線OM    B.虛線②,平行實線OM

C.虛線③,平行實線OM      D.虛線④,不平行實線OM

(3)在利用本實驗測重力加速度過程中,若測得的g 值偏小,則可能的原因是以下各項中的        。

A.將振動次數(shù)N誤記為(N+1);          B.由于阻力使振幅逐漸變小

C.單擺小球振動時,形成了圓錐擺;      D.未加小球半徑,而將擺線長作為擺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每小題3分,共9分)在“探究單擺周期與擺長關系”的實驗中:

(1)某同學分別選用四種材料不同、直徑相同的實心球做實驗,各組實驗的測量數(shù)據(jù)如下,若要計算當?shù)氐闹亓铀俣,應選用第          組實驗數(shù)據(jù)

組  別

擺球材料

擺長L/m

最大擺角

全振動次數(shù)N

A

0.40

150

20

B

1.00

50

50

C

0.40

150

10

D

1.00

50

50

(2)甲同學準確無誤地完成實驗,作出了T2—L圖象為OM,乙同學也進行了與甲同學同樣的實驗,但實驗后他發(fā)現(xiàn)測量擺長時忘了加上擺球的半徑,則該同學作出的T2—L圖象為圖中的          

A.虛線①,不平行實線OM    B.虛線②,平行實線OM

C.虛線③,平行實線OM      D.虛線④,不平行實線OM

(3)在利用本實驗測重力加速度過程中,若測得的g 值偏小,則可能的原因是以下各項中的        。

A.將振動次數(shù)N誤記為(N+1);          B.由于阻力使振幅逐漸變小

C.單擺小球振動時,形成了圓錐擺;      D.未加小球半徑,而將擺線長作為擺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