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關(guān)于靜電場的等勢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兩個電勢不同的等勢面可能相交
B.同一等勢面上各點電場強度一定相等
C.電場線與等勢面處處相互垂直
D.將一負的試探電荷從電勢較高的等勢面移至電勢較低的等勢面,電場力做正功

分析 電場中電勢相等的各個點構(gòu)成的面叫做等勢面;沿著等勢面移動點電荷,電場力不做功.電場線與等勢面垂直,且從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負電荷在等勢面高的位置的電勢能。

解答 解:A、沿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所以電勢不同的等勢面不可能相交.故A錯誤;
B、電場強度的大小與電勢的高低沒有關(guān)系,所以同一等勢面上各點電場強度不一定相等,故B錯誤;
C、根據(jù)電場線與等勢面的關(guān)系可知,電場線與等勢面互相垂直,故C正確;
D、負電荷在等勢面高的位置的電勢能小,所以將一負的試探電荷從電勢較高的等勢面移至電勢較低的等勢面,電勢能增大,電場力做負功,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關(guān)鍵記住電場線和等勢面的關(guān)系,相互垂直,從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掌握等勢面的基本特點:在等勢面上移動電荷,電場力總是不做功.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物體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B.繞地球運行的衛(wèi)星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衛(wèi)星慣性消失
C.物體克服重力做功,物體的重力勢能一定增加
D.力對物體做的功越多,該力做功的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5.汽車在路上出現(xiàn)故障時,應(yīng)在車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圖所示),以提醒后面駕車司機,減速安全通過.在夜間,有一貨車因故障停駛,后面有一小轎車以30m/s的速度向前駛來,由于夜間視線不好,小轎車駕駛員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體,并且他的反應(yīng)時間為0.5s,制動后最大加速度為6m/s2.求:
(1)小轎車從剎車到停止所用的最短時間;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車后多遠處,才能有效避免兩車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在滑雪場,小明從85m長的滑道上滑下.小明滑行的初速度為0,末速度為5.0m/s.如果將小明在滑道上的運動看成勻變速直線運動,求他下滑過程加速度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沈小超駕駛著小轎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行駛,看到前面十字路口閃爍的綠燈倒計時只有4秒了,他果斷踩剎車,假設(shè)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3m/s2,則剎車開始6s后轎車的位移是( 。
A.112.5mB.60 mC.37.5mD.36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某同學(xué)在做“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時,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是50Hz,在實驗中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他把某一點記作O,再每5個點選一個測量點,分別標以A、B、C、D、E和F,如圖1所示.

(1)如果測得C、D兩點相距2.70cm,D、E兩點相距2.90cm,則在打D點時小車的速度是0.28m/s.如果學(xué)生錯用60Hz的交流電源,則算出D點的速度值比真實值偏。ㄌ畲蠡蛐。
(2)該同學(xué)分別算出打各點時小車的速度,然后根據(jù)數(shù)據(jù)在v-t坐標系中描點(如圖2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a=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體積、質(zhì)量都極小的物體都能看成質(zhì)點
B.當(dāng)研究一列火車全部通過橋所需的時間時,因為火車上各點的運動相同,所以可以把火車視為質(zhì)點
C.研究自行車的運動時,因為車輪在轉(zhuǎn)動,所以無論研究哪方面,自行車都不能視為質(zhì)點
D.研究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的周期時,可將地球視為質(zhì)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傳送帶與地面成夾角θ=37°,以10m/s的速度逆時針轉(zhuǎn)動,在傳送帶上端輕輕地放一個質(zhì)量m=0.5kg的物體,它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已知傳達帶從A→B的長度L=16m,則
(1)物體從A到B需要的時間為多少?
(2)到達B點的速度是多少?
(3)該過程因摩擦生熱多少?
(4)若傳送帶靜止,物體由A到B的時間是多少?
(5)若傳送帶以10m/s的速度順時針轉(zhuǎn)動,物體由A到B的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為了測定滑塊與桌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其中,a是質(zhì)量為m的滑塊(可視為質(zhì)點),b是可以固定于桌面的滑槽(滑槽末端與桌面相切).第一次實驗時,將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右端,滑槽的末端與桌面的右端M對齊,讓滑塊a從滑槽上最高點由靜止釋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第二次實驗時,將滑槽固定于水平桌面的左端,測出滑槽的末端N與桌面的右端M的距離為L,讓滑塊a再次從滑槽上最高點由靜止釋放滑下,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點.已知當(dāng)?shù)刂亓铀俣葹間,不計空氣阻力.

(1)實驗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用文字和字母示):h:拋出點到地面的高度;x1:OP距離;x2:OP′距離.
(2)寫出滑塊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的表達式是(用測得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μ=$\frac{{x}_{1}^{2}{-x}_{2}^{2}}{4h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