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物理小組在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裝有定滑輪;木板上有一滑塊,其一端與電磁打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另一端通過跨過定滑輪的細線與托盤連接.打點計時器使用的電源頻率為50Hz.開始實驗時,吊上適當?shù)你^碼,滑塊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

(1)上圖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7是計數(shù)點,每相鄰兩計數(shù)點間還有4個點(圖中未標出),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如圖2所示.可以測出1~6每個點的瞬時速度,畫出v-t圖象,進而得到a,其中3號點的瞬時速度的大小v3=0.264 m/s2(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2)也可以去除一個數(shù)據(jù),利用逐差法處理數(shù)據(jù),如果去除的是2.88cm這一數(shù)據(jù),計算出滑塊的加速度a=0.496 m/s2 (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3)為測量動摩擦因數(shù),下列物理量中還應測量的有CD(填入所選物理量前的字母,完全選對才得分)
A.木板的長度l
B.木板的質(zhì)量m1
C.滑塊的質(zhì)量m2
D.鉤碼的質(zhì)量m3
E.利用秒表測量滑塊運動的時間t
(4)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frac{m3g-(m2+m3)a}{m2g}$(用被測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與真實值相比,測量的動摩擦因數(shù)偏大(填“偏大”或“偏小”).

分析 (1)利用平均速度求得瞬時速度
(2)利用逐差法△x=aT2可以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大小,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某點的瞬時速度等于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點的瞬時速度大;
(3)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有=ma,由此可知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4)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可以求出摩擦系數(shù)的表達式.由于木塊滑動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因此會導致測量的動摩擦因數(shù)偏大.

解答 解:(1)其中3號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為${v}_{3}=\frac{{x}_{24}}{2T}=\frac{2.40+2.88}{2×0.1}×1{0}^{-2}m/s=0.264$m/s
(2)由△x=aT2即可算出a=$\frac{{x}_{36}-{x}_{03}}{9{T}^{2}}=\frac{2.88+3.39+3.88-1.40-1.89-2.40}{9×0.{1}^{2}}$×10-2m/s2=0.496m/s2
(3)根據(jù)f=T-m2a=m3g-m3a-m2a可知,還需測出滑塊的質(zhì)量m2、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m3
故選:CD
(4)由f=μm2g=T-m2a=m3g-m3a-m2a可得:μ=$\frac{{m}_{3}g-({m}_{2}+{m}_{3})a}{{m}_{2}g}$.因為沒有考慮打點計時器給紙帶的阻力或滑輪給細線的摩擦力,所以測量的動摩擦因數(shù)偏大
故答案為:(1)0.264;(2)0.496;(3)CD;(4)$\frac{m3g-(m2+m3)a}{m2g}$,偏大

點評 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數(shù)據(jù)處理以及注意事項,同時要熟練應用所學基本規(guī)律解決實驗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8克氧氣所含的分子個數(shù)為1.5×1023個,在標準狀況下氧氣分子的平均距離約為4×10-9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有兩個電量相等的正點電荷,它們連線的中點是O,C、D是中垂線上的兩點,A、B為連線上關于O點對稱的兩點,則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點電荷-q從A點沿連線移動到B點,電場力先做負功后做正功
B.將點電荷-q從D點沿連線移動到C點,電場力不做功
C.將點電荷+q從A點沿連線移動到B點,電場力先變小后變大
D.將點電荷+q從D點沿連線移動到C點,電場力先變小后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在實驗室做力學實驗室會經(jīng)常用到“重物”,請為下列實驗從圖中選擇最合適的“重物”(填“A”或“B”或“C”);
①“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B;
②用自由落體運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某物理小組對輕彈簧和物塊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進行探究,實驗裝置如圖所示:輕彈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彈簧左端固定,右端與一物塊接觸而不連接,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并與物塊連接,向左腿物塊使彈簧壓縮一段距離,由靜止釋放物塊,通過測量和計算,可求得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
(1)實驗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驟:
A.把紙帶向左拉直
B.松手釋放物塊
C.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D.向左推物塊使彈簧壓縮,并測量彈簧壓縮量
上述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DACB(填入代表步驟的標號).
(2)圖中M和L紙帶是分別把彈簧壓縮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實際打點結(jié)果.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50Hz,物塊的質(zhì)量為0.5kg,由M和L紙帶所給的數(shù)據(jù),可求出該紙帶對應的實驗中物塊脫離彈簧時的速度分別為1.29m/s和0.78m/s.比較兩紙帶可知,M(填“M”或“L”)紙帶對應的實驗中彈簧被壓縮后的彈性勢能大,打L紙帶的情況下,物塊獲得最大動能是0.15J(以上結(jié)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接入正弦式交變電流,開關S斷開時,燈泡L1、L2發(fā)光,則開關S閉合后( 。
A.燈泡L2亮度不變,燈泡L1變亮B.燈泡L1變亮,燈泡L2變暗
C.電流A的示數(shù)將減小D.變壓器的輸入功率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A球與質(zhì)量為2m的小球B通過一段輕繩懸掛在天花板和墻壁之間.已知第一段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45°,重力加速度為g,求第二段繩子中的彈力F2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圖甲為一列橫波在t=0時的波動圖象,圖乙為該波中x=2m處質(zhì)點P的振動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簡諧橫波并發(fā)生穩(wěn)定干涉現(xiàn)象,則所遇到的頻率為0.25Hz
B.若該波能發(fā)生明顯的衍射現(xiàn)象,則該波所遇到的障礙物尺寸一定比4m大很多
C.再過0.5s,P點的動能最大
D.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在“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某同學的主要操作步驟如下:
a.取一根符合實驗要求的擺線,下端系一金屬小球,上端固定在O點;
b.在小球靜止懸掛時測量出O點到小球球心的距離l;
c.拉動小球使細線偏離豎直方向一個不大的角度(約為5°),然后由靜止釋放小球;
d.用秒表記錄小球完成n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t.
①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其表達式為g=$\frac{4{π}^{2}l{n}^{2}}{{t}^{2}}$;
②如果已知擺球直徑為2.00cm,讓刻度尺的零點對準擺線的懸點,擺線豎直下垂.如圖1所示,那么單擺擺長是88.80cm.如果測定了40次全振動是時間如圖2中秒表所示,那么單擺的擺動周期是1.87s.

③若測得的重力加速度數(shù)值大于當?shù)氐闹亓铀俣鹊膶嶋H值,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可能是C.(選填下列選項前的序號)
A.測量擺長時,把擺線的長度當成了擺長
B.擺線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點,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越擺越長
C.測量周期時,誤將擺球(n-1)次全振動的時間t記為了n次全振動的時間,并由計算式T=$\frac{t}{n}$求得周期
D.擺球的質(zhì)量過大
④在與其他同學交流實驗方案并糾正了錯誤后,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他決定用圖象法處理數(shù)據(jù),并通過改變擺長,測得了多組擺長l和對應的周期T,并用這些數(shù)據(jù)作出T2-l圖象如圖3所示.圖線斜率的意義B.
A.$\frac{g}{4{π}^{2}}$    B.$\frac{4{π}^{2}}{g}$    C.g    D.$\frac{1}{g}$
⑤在題④中,利用圖線上任意兩個點a、b的坐標(l1,T12)、(l2,T22)計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frac{4{π}^{2}({l}_{2}-{l}_{1})}{{T}_{2}^{2}-{T}_{1}^{2}}$.
⑥在題④中,如果在描點時若誤將擺線長當做擺長,那么畫出的直線將不通過原點,由圖線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與正常相比,將產(chǎn)生哪一種結(jié)果?A
A.不變      B.偏大     C.偏小      D.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