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8.一彈簧測力計在10N外力作用下,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伸長了0.1m,彈簧的彈性勢能將增大(選填“增大”或“減小”);該彈簧測力計的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100 N/m;該彈簧測力計不稱重物時,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100 N/m.

分析 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彈簧的形變量有關,形變量越大,彈性勢能越大.根據(jù)胡克定律可求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由彈簧本身決定,與是否受力無關.

解答 解: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伸長了0.1m,彈簧的彈性勢能將增大.
由F=kx得 k=Fx=100.1=100N/m
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由彈簧本身決定,該彈簧測力計不稱重物時,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不變,仍為100N/m.
故答案為:增大,100,100.

點評 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之間的關系遵守胡克定律.要知道公式F=kx中,x是彈簧伸長的長度或壓縮的長度,即是彈簧的形變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所示的4種明暗相間的條紋,包含了紅光、藍光各自通過同一個雙縫干涉儀器形成的干涉圖樣以及黃光、紫光各自通過同一個單縫形成的衍射圖樣(黑色部分表示亮紋).則圖中四種亮條紋(從左到右)的顏色分別是( �。�
A.紅   黃   藍   紫B.紅   紫   藍   黃
C.藍   紫   紅   黃D.藍   黃   紅   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9.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測得所用重物的質(zhì)量為1.0kg.
(1)為完成此實驗,除了圖1已有器材外,還需要AD.
A.米尺B.秒表
C.0~12V的直流電源D.0~12V的交流電源
E.220V的交流電源
(2)下面列舉了該實驗的幾個操作步驟:
A.按照圖示的裝置安裝器材;
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直流輸出”上;
C.用天平測出重錘的質(zhì)量;
D.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打出一條紙帶;
E.測量紙帶上某些點間的距離;
F.根據(jù)測量的結(jié)果計算重錘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動能;
其中操作不當?shù)牟襟E是BC.(填字母序號)
(3)在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B時,重物的速度vB=0.98m/s.
(4)本實驗中,是否需要知道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渴牵?br />(5)通過正確的計算發(fā)現(xiàn),重物在下落過程中減少的重力勢能總是略大于增加的動能,這是因為阻力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帶電體周圍空間中的某一點P,放入一個電荷量為q=+1.6×10-10C的試探電荷,其受到帶電體A的靜電力的大小為F=8×10-8N,那么帶電體A在P點產(chǎn)生的場強大小為( �。�
A.5×10-10N/CB.5×10-2N/CC.5×102N/CD.2×10-2N/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洛倫茲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則判斷.一正電荷垂直于如圖所示的勻強磁場運動時,所受的洛倫茲力向上.則此時它的運動方向是( �。�
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節(jié)日彩燈用細繩懸掛起來并處于靜止狀態(tà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繩對彩燈的拉力大于彩燈的重力
B.細繩對彩燈的拉力小于彩燈的重力
C.細繩對彩燈的拉力與彩燈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細繩對彩燈的拉力與彩燈的重力是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為某質(zhì)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0~5s內(nèi)質(zhì)點做勻加速(填“勻速”或“勻加速”)直線運動;0~5s內(nèi)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5m/s;8s末質(zhì)點的瞬時速度大小為1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如圖為某古法榨油裝置,輕桿O1A可繞O1軸轉(zhuǎn)動,A端重物質(zhì)量為10kg,下拉A可通過滑輪O2將重物P提起,釋放A,P下落至平臺Q,對固定的平臺上的油餅進行捶壓,已知P的質(zhì)量為30kg,O1O2=3m,O1A=5m.將重物A拉到O1A桿水平時釋放,當桿轉(zhuǎn)到A與O2等高時,若系統(tǒng)減小的重力勢能有240J轉(zhuǎn)化為動能,則重物P此時的速度最接近2.9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通過半徑相同的A、B兩球的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時先使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重復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個落點痕跡.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的末端,讓A球仍從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別在記錄紙上留下各自的落點痕跡.重復這種操作10次,得到了如圖所示的三個落地處.
(1)應該用什么方法找出落地點的平均位置C
A、記下每次落點到O的距離,然后取平均值;
B、選擇其中一次認為比較準確的落點,量出該點到O的距離;
C、多做幾次實驗,用盡可能小的圓把所有的落點都圈在里面,其圓心就是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
D、為了避免誤差過大,只需做一次碰撞,找到其落點位置,就可以了.
(2)已知mA:mB=2:1,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則由圖可以判斷出Q是碰后B球的落地點,P'是碰后A球的落地點.(填“A”或“B”)
(3)用題中字母寫出動量守恒定律的表達式:mAOP=mAOP′+mBOQ.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