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已知下列數(shù)據(jù):
(1)地面附近物體的重力加速度g;
(2)地球半徑R;
(3)月球與地球的兩球心間的距離r;
(4)衛(wèi)星環(huán)繞地球運動的第一宇宙速度v1;
(5)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T1
(6)地球繞太陽運動的周期T2;
(7)萬有引力常數(shù)G。
試選取適當?shù)臄?shù)據(jù)估算地球的質量。(要求給出兩種方法)
方法一:根據(jù)萬有引力定律,在地球表面附近有:
;  (3分)    得:(3分)
方法二:在地球表面附近,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3分)    得:(3分)
方法三:月球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由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3分)  得:(3分)
任選兩種解法
本題考查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在地球表面附近,根據(jù)黃金代換可求得地球質量,或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公式可求得地球質量,由線速度與周期的關系可求得地球質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10分)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時,“神州”六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鸺c火起飛,588秒后,飛船與火箭分離,準確入軌,進入橢圓軌道運行。飛船飛行到第5圈實施變軌,進入圓形軌道繞地球飛行。設“神州”六號飛船質量為m,當它在橢圓軌道上運行時,其近地點距地面高度為h1,飛船速度為v1,加速度為a1;在遠地點距地面高度為h2,飛船速度為v2.已知地球半徑為R(如圖所示),求飛船

(1)由遠地點到近地點萬有引力所做的功
(2)在遠地點的加速度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在某星球上,宇航員用彈簧秤稱得質量m的砝碼重力為F,乘宇宙飛船在靠近該星球表面空間飛行,測得其環(huán)繞周期是T。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試求該星球的質量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設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物體在距地心4R(R是地球半徑)處,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而產生的重力加速度g,,則g/g,
A.1B.1/9C.1/4D.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嫦娥二號衛(wèi)星于2010年成功發(fā)射,其環(huán)月飛行的高度距離月球表面100 km,所探測到的有關月球的數(shù)據(jù)比環(huán)月飛行高度為200 km的嫦娥一號更加詳實.若兩顆衛(wèi)星環(huán)月飛行均可視為勻速圓周運動,飛行軌道如圖所示.則
A.嫦娥二號環(huán)月飛行時角速度比嫦娥一號更小
B.嫦娥二號環(huán)月飛行的線速度比嫦娥一號更小
C.嫦娥二號環(huán)月飛行時向心加速度比嫦娥一號更小
D.嫦娥二號環(huán)月飛行的周期比嫦娥一號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對于萬有引力定律的表達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公式中G為引力常量,它是人為規(guī)定的
B.當r趨近于零時,萬有引力趨于無窮大
C.m1與m2受到的引力大小總是相等的,方向相反,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m1與m2受到的引力大小總是相等的,而與m1,m2是否相等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載著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位宇航員的“神舟七號”飛船在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發(fā)射成功.9月27日翟志剛成功實施了太空行走.如果“神舟七號”飛船在離地球表面h高處的軌道上做周期為T的勻速圓周運動,已知地球的半徑R,萬有引力常量為G.在該軌道上,“神舟七號”航天飛船(  )
A.運行的線速度大小為
B.運行的線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運行時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為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專題卷)2007年10月24日,我國發(fā)射了第一顆探月衛(wèi)星——“嫦娥一號” ,使“嫦娥奔月”這一古老的神話變成了現(xiàn)實.嫦娥一號發(fā)射后先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經多次變軌,最終進入距月面h=200公里的圓形工作軌道,開始進行科學探測活動.設月球半徑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萬有引力常量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    ) 
A.嫦娥一號繞月球運行的周期為
B.由題目條件可知月球的平均密度為
C.嫦娥一號在工作軌道上的繞行速度為
D.在嫦娥一號的工作軌道處的重力加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兩顆人造衛(wèi)星A、B繞地球做圓周運動,周期之比為,則軌道半徑之比和運動速率之比分別為(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