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4.如圖圖展示了某質點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試根據圖象求出:
(1)第1s內、第3s內、第5s內的加速度;
(2)前4s內的位移.

分析 由速度圖象圖線的斜率求解加速度,由“面積”求解位移.

解答 解:(1)第1s內加速度${a}_{1}=\frac{△{v}_{1}}{△{t}_{1}}=\frac{4-2}{2}=1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第3s內加速度${a}_{2}=\frac{△{v}_{2}}{△{t}_{2}}=\frac{4-4}{2}=0$,
第5s內加速度${a}_{3}=\frac{△{v}_{3}}{△{t}_{3}}=\frac{0-4}{1}=-4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2)前4s內的位移x=$\frac{1}{2}×(2+4)×2+2×4=14m$.
答:(1)第1s內加速度大小為1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第3s內加速度為0,第5s內的加速度大小為4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2)前4s內的位移為14m.

點評 本題是基本的讀圖問題,抓住圖象的數學意義來理解其物理意義: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積表示位移,還要注意加速度的方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的兩極板接在一電壓為12V的電池上,已知當極板間距為d時,將一點電荷從極板間的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對電荷做功為4×10-6eV,若極板間的距離拉大到4d后,將點電荷由B點移回到A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對電荷所做的功等于-10-6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甲所示,足夠長的木板B靜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小滑塊A,小滑塊A受到隨時間t變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時,用傳感器測出小滑塊A的加速度a,得到如圖乙所示的F-a圖象.取g=10m/s2.則( 。
A.小滑塊A的質量為4kg
B.木板B的質量為5kg
C.當F=40N時,木板B的加速度為3m/s2
D.小滑塊A與木板B間的最大靜摩檫力為1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某同學探究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
(1)將彈簧懸掛在鐵架臺上,將刻度尺固定在彈簧一側.彈簧軸線和刻度尺都應在豎直方向(填“水平”或“豎直”).
(2)彈簧自然懸掛,待彈簧靜止時,長度記為L0;彈簧下端掛上砝碼盤時,長度記為Lx;
(3)在砝碼盤中每次增加10g砝碼,彈簧長度依次記為L1至L6,數據如下表.
代表符號L0LxL1L2L3L4L5L6
數值(cm)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
(4)如圖是該同學根據表中數據作的圖,縱軸是砝碼的質量,橫軸是彈簧長度與Lx的差值(填“L0”或“Lx”).

(5)由圖可知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9 N/m;通過圖和表可知砝碼盤的質量為10g.(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得越快的汽車越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汽車運動得越快,慣性越大
B.很小的物體才能看出質點
C.太空艙中的物體處于完全失重狀態(tài),此時物體不受重力作用
D.加速度大的物體,速度變化率一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所給的圖象中,一定能反映做直線運動的物體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一物體從某高處自由落下,在最后1s內下落的距離為全程的$\frac{7}{16}$,求從下落到落地所用的時間及距地面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質量為10kg的物體A拴在一水平拉伸彈簧的一端,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車上,當它們都處于靜止時,彈簧對物塊的彈力大小為3N,若小車突然以a=0.5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勻加速運動時( 。
A.物塊A相對于小車向右滑動B.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變?yōu)?N
C.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變D.物塊A受到彈簧的拉力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4.許多物理學家對自然界的電、熱和磁等現象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奧斯特發(fā)現了電流的滋效應,揭示了電現象和磁現象之間存在聯系
B.庫侖發(fā)現了庫侖定律,給出了點電荷間相互作用力的計算方法
C.洛侖茲發(fā)現了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guī)律
D.安培發(fā)現了電流的熱效應,給出了電能和熱能之間的轉換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