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圖所示,直角坐標(biāo)平面xOy內(nèi)有一條直線AC過坐標(biāo)原點O與x軸成45°夾角,在OA與x軸負半軸之間的區(qū)域內(nèi)存在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B,在OC與x軸正半軸之間的區(qū)域內(nèi)存在垂直xOy平面向外的勻強磁場B2.現(xiàn)有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q>0)的帶電粒子以速度v從位于直線AC上的P點,坐標(biāo)為(L,L),豎直向下射出,經(jīng)測量發(fā)現(xiàn),此帶電粒子每經(jīng)過相同的時間T,會再將回到P點,已知距感應(yīng)強度B2=$\frac{mv}{qL}$.(不計粒子重力)
(1)請在圖中畫出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并求出勻強磁場B1與B2的比值;(B1、B2磁場足夠大)
(2)求出帶電粒子相鄰兩次經(jīng)過P點的時間間隔T;
(3)若保持磁感應(yīng)強度B2不變,改變B1的大小,但不改變其方向,使B1=$\frac{mv}{2qL}$.現(xiàn)從P點向下先后發(fā)射速度分別為$\frac{v}{4}$和$\frac{v}{3}$的與原來相同的帶電粒子(不計兩個帶電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并且此時算作第一次經(jīng)過直線AC),如果它們第三次經(jīng)過直線AC時軌跡與AC的交點分別 記為E點和F點(圖中未畫出),試求EF兩點間的距離.
(4)若要使(3)中所說的兩個帶電粒子同時第三次經(jīng)過直線AC,問兩帶電粒子第一次從P點射出時的時間間隔△t要多長?

分析 (1)粒子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列式求解軌道半徑;真空中做勻速直線運動;畫出軌跡;
(2)根據(jù)t=$\frac{θ}{2π}•T$和T=$\frac{2πm}{qB}$求解出圓周運動的時間,再求解出勻速直線運動的時間后相加即可;
(3)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出半徑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畫出對應(yīng)的軌跡,得到EF間距;
(4)兩帶電粒子在同一磁場中的周期相同,轉(zhuǎn)過的圓心角也相同,故在同一磁場中的運動時間相同,所以時間間隔△t就是直線運動的時間差.

解答 解:(1)帶電粒子從P點勻速運動到Q點,然后作半徑為:$qv{B_2}=m\frac{v^2}{R_2}⇒{R_2}=\frac{mv}{{q{B_2}}}=L$的勻速圓周運動,運動到H點時的速度方向與AC垂直,從H點勻速運動到D點,后作勻速圓周運動到P點.
根據(jù)平面幾何知識可知:$\overline{PO}=\overline{OD}=\sqrt{2}L$,四邊形AODOR1R為棱形,OR1R為圓心,即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BR1R中作勻速圓周運動時的半徑RR1R為$\sqrt{2}L$,根據(jù)$qv{B_1}=m\frac{v^2}{R_1}$,
得:${B_1}=\frac{{\sqrt{2}mv}}{2qL}=\frac{{\sqrt{2}}}{2}{B_2}$;
(2)T=t1+t2+t3+t4
${t_1}=\frac{L}{v}$,
${t_2}=\frac{3}{8}{T_2}=\frac{3πL}{4v}$,
${t_3}=\frac{L}{v}$,
${t_4}=\frac{5}{8}{T_2}=\frac{{5\sqrt{2}πL}}{4v}$
解得:$T={t_1}+{t_2}+{t_3}+{t_4}=\frac{{(8+3π+5\sqrt{2}π)L}}{4v}$;
(3)兩帶電粒子在磁場BR2R中運動時的半徑為:${R'_2}=\frac{{m\frac{v}{4}}}{{q{B_2}}}=\frac{L}{4}$,
${R''_2}=\frac{{m\frac{v}{3}}}{{q{B_2}}}=\frac{L}{3}$
${B_1}=\frac{mv}{2qL}=\frac{B_2}{2}$,
故粒子在磁場BR1R中的運動半徑:
${R_1}=\frac{mv}{{q{B_1}}}=2{R_2}$,
則兩帶電粒子都剛好運動$\frac{1}{4}$圓周到達A點,所以EF兩點間的距離EF=0(如圖所示);
(4)兩帶電粒子在同一磁場中的周期相同,轉(zhuǎn)過的圓心角也相同,故在同一磁場中的運動時間相同,所以時間間隔△t就是直線運動的時間差:
$△t=\frac{{L+\frac{L}{2}}}{{\frac{v}{4}}}-\frac{{L+\frac{L}{3}}}{{\frac{v}{3}}}=\frac{2L}{v}$;
答:(1)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勻強磁場B1與B2的比值為$\frac{\sqrt{2}}{2}$;
(2)帶電粒子相鄰兩次經(jīng)過P點的時間間隔T為$\frac{(8+3π+5\sqrt{2}π)L}{4v}$;
(3)EF兩點間的距離為0.
(4)兩帶電粒子第一次從P點射出時的時間間隔△t為$\frac{2L}{v}$.

點評 本題關(guān)鍵明確粒子的運動性質(zhì),畫出運動軌跡,然后分勻速圓周運動和直線運動階段討論.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2009年3月14日,亞丁灣索馬里海峽六艘海盜快艇試圖靠近中國海軍護航編隊保護的商船,中國特戰(zhàn)隊員發(fā)射爆震彈成功將其驅(qū)離.假如其中一艘海盜快艇在海面上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設(shè)運動過程中海盜快艇所受阻力不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海盜快艇在0~66s內(nèi)從靜止出發(fā)做加速度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
B.海盜快艇在96s末開始調(diào)頭逃離
C.海盜快艇在66s末離商船最近
D.海盜快艇在96s~116s內(nèi)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廣州塔”上安裝了一種全自動升降機模型,用電動機通過鋼絲繩拉著升降機由靜止開始勻加速上升,已知升降機的質(zhì)量為m,當(dāng)升降機的速度為v1時,電動機的有用功率達到最大值P,以后電動機保持該功率不變,直到升降機以最大速度v2勻速上升為止,假設(shè)整個過程中忽略摩擦阻力及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有關(guān)此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鋼絲繩的最大拉力為 $\frac{P}{v_1}$
B.升降機的最大速度v2=$\frac{P}{mg}$
C.鋼絲繩的拉力對升降機所做的功等于升降機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D.升降機速度由v1增大至v2的過程中,鋼絲繩的拉力不斷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連接在電池兩極上的平行板電容器,當(dāng)兩極板間的距離減小時:
①電容器的電容C變大             
②電容器極板的帶電量Q變小
③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變大   
④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場強度E變大
以上判斷正確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時,小紅同學(xué)分別利用下列圖甲、乙來完成實驗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
A.圖乙中改用鐵夾夾住紙帶的上端,避免了用手提紙帶因抖動產(chǎn)生的誤差
B.圖甲和圖乙在實驗開始時都必須先接通低壓交流電源,后釋放紙帶
C.圖乙選用重物直接連接紙帶要比圖甲用夾子和重物連接紙帶在下落時所受阻力更小
D.用公式mgh=$\frac{1}{2}$mv2驗證時,g為當(dāng)?shù)刂亓铀俣,其?shù)值可由紙帶上的打點直接求得
(2)圖丙是某次實驗所得到的一條點跡較為清晰的一段紙帶,經(jīng)過測量計算后,小紅同學(xué)畫出了如圖丁所示的動能或重力勢能隨高度變化的E-h圖線,則圖丁中能表示動能隨高度變化的曲線是圖線B(選填“圖線A”或“圖線B”);他所畫圖線選取的零勢能點為圖丙中打點計時器打下11點(選填“1點”或“11點”)時物體所在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現(xiàn)已離不開電視、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但這些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中會產(chǎn)生含多種重金屬離子的廢水,這些廢水是否達標(biāo)也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注.某同學(xué)想測出學(xué)校附近一工廠排出廢水的電阻率,以判斷廢水是否達到排放標(biāo)準(zhǔn)(一般工業(yè)廢水電阻率的達標(biāo)值為ρ≥200Ω•m).圖甲為該同學(xué)所用盛水容器,其左、右兩側(cè)面為帶有接線柱的金屬薄板(電阻極。溆嗨拿嬗山^緣材料制成,容器內(nèi)部長a=40cm,寬b=20cm,高c=10cm.他將水樣注滿容器后,進行以下操作:

(1)他先后用多用電表歐姆檔的“×1k”、“×100”兩個檔位粗測水樣的電阻值時,表盤上指針如圖乙中所示,則所測水樣的電阻約為1800Ω.
(2)他從實驗室中找到如下實驗器材更精確地測量所取水樣的電阻:
A.電流表(量程5mA,電阻RA=800Ω)   B.電壓表(量程15V,電阻RV約為10.0kΩ)
C.滑動變阻器(0~20Ω,額定電流1A) D.電源(12V,內(nèi)阻約10Ω)
E.開關(guān)一只、導(dǎo)線若干
請用筆線代替導(dǎo)線幫他在圖丙中完成電路連接.
(3)正確連接電路后,這位同學(xué)閉合開關(guān),測得一組U、I數(shù)據(jù);再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重復(fù)上述測量得出一系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請你在圖丁的坐標(biāo)系中作出U-I關(guān)系圖線.
U/V2.03.86.88.010.211.6
I/mA0.731.362.202.893.664.15
(4)由以上測量數(shù)據(jù)可以求出待測水樣的電阻率為136Ω•m.據(jù)此可知,所測水樣在電阻率這一指標(biāo)上不達標(biāo)(選填“達標(biāo)”或“不達標(biā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著兩個質(zhì)量分別為m1、m2的鐵塊1、2,中間用一原長為L、勁度系數(shù)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鐵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現(xiàn)有一大小為F的水平力拉鐵塊2,當(dāng)兩個鐵塊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做勻速運動時,兩鐵塊間的距離為( 。
A.L+$\frac{{m}_{1}({m}_{1}+{m}_{2})F}{k}$B.L+$\frac{μ{m}_{1}g}{k}$C.L+$\frac{{m}_{1}F}{k({m}_{1}+{m}_{2})}$D.L+$\frac{μ{m}_{2}g}{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裝置通過半徑相同的A、B兩球的碰撞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圖中PQ是斜槽,QR為水平槽.實驗時先使A球從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靜止開始滾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記錄紙上,留下痕跡.重復(fù)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個落點痕跡.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末端的地方,讓A球仍從位置G自靜止開始滾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別在記錄紙上留下各自的落點痕跡.重復(fù)這種操作10次.圖中的O點是水平槽末端R在記錄紙上的垂直投影點.
(1)為減小實驗誤差,在兩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彈,所選用的兩小球質(zhì)量關(guān)系應(yīng)為mA>mB(選填“>”、“<”或“=”);
(2)必需選用的測量儀器有BCE(選填字母代號)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D.游標(biāo)卡尺    E.圓規(gu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若近似認為月球繞地球公轉(zhuǎn)與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的軌道在同一平面內(nèi),且均為正圓,已知這兩種轉(zhuǎn)動同向,如圖所示,月相變化的周期為29.5天,圖示是相繼兩次滿月,月、地、日相對位置的示意圖,求月球繞地球自轉(zhuǎn)一周所用的時間T(因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故T恰是月球的自轉(zhuǎn)周期),(注:可借鑒恒星日,太陽日的解釋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