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5.a、b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出發(fā),沿同一方向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若兩物體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則在運動過程中( �。�
A.a、b的速度之差與時間成正比
B.a、b的速度之差保持不變
C.a、b的速度之和與時間成正比
D.a、b的速度之差與時間的平方成正比

分析 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得出兩者速度之差和速度之和的表達式,從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設a、b的初速度分別為va0、vb0,加速度為a,
則va=va0+at,vb=vb0+at,
則a、b的速度之差△v=va-vb=va0-vb0=定值.故B正確,A、D錯誤.
C、a、b的速度之和va+vb=(va0+vb0)+2at,與時間成正比,故C正確.
故選:B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公式,并能靈活運用,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已充電的平行板電容器與靜電計連接如圖所示,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不變,當板間距離增大時(如圖①),靜電計指針的偏角將偏大,電容器的電容將變小,說明電容器的電容跟板間距離成反比;當正對面積減小時(如圖②),靜電計的偏角將偏大,電容將變小,說明電容器的電容跟正對面積成正比;當兩板間插入電介質時(如圖③),靜電計的偏角變小,說明電容器的電容跟兩板間的電介質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點電荷Q固定,虛線是電荷量為q的微粒的運動軌跡,微粒的重力不計,a、b是軌跡上的兩個點,b離Q較近,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Q與q帶的電荷一定是一正一負
B.微粒通過a時的速率比通過b時的速率大
C.不管Q帶什么性質的電荷,a點的電場強度一定比b點的小
D.微粒通過a、b兩點時,加速度方向都是指向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甲、乙兩人同時由相同位置A沿直線運動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勻速運動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勻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運動到B地的過程中,前一半時間內運動速度為v1,后一半時間內乙的運動速度為v2,若v1>v2,則甲與乙相比較( �。�
A.只要v1、v2取值合適,甲、乙兩人可以同時到達
B.甲先到達B地
C.乙先到達B地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以下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落向地球時,物體受的重力大于它靜止時受的重力
B.因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故重力不一定和地面垂直
C.重力就是物體對水平桌面的壓力
D.物體的重力隨緯度和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某興趣小組對一輛自制遙控車的性能進行研究.他們讓這輛小車在水平的軌道上由靜止開始運動,并將小車運動的全過程記錄下來,通過處理轉化為v-t圖象,如圖所示(除2~10s時間段內的圖象為曲線外,其余時間段圖象均為直線).已知小車運動的過程中,2~14s時間段內小車的功率保持不變,在14s末通過遙控關閉小車的發(fā)動機,使小車自由滑行.小車的質量為2kg,若在整個過程中小車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變.則( �。�
A.0~2s內小車牽引力大小為3N
B.小車所受到的阻力大小為1.5N
C.小車在加速運動過程中位移的大小為42m
D.小車勻速行駛階段的功率為9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0~2 s內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
B.5~6 s內物體的加速度為3 m/s2
C.4~6 s 內物體的速度一直在減小
D.0~2 s和5~6 s內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一個木塊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以速度V勻速運動,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面受到的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木塊以2V速度勻速運動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木塊上,木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為2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如圖所示,在離地面高為H的地方將質量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豎直上拋,取拋出位置所在的水平面為參考平面,則小球在最高點和落地處重力勢能分別為( �。�
A.mg(v022g+H),0B.12mv02,-mgH
C.12v02m,mgHD.12mv02,mgH+12mv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