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8.中俄兩國海軍于2016年9月12日至19日在廣東湛江以東�?沼蚺e行代號為“海上聯合-2016”的聯合軍事演習.演習期間,一名中國空降兵從懸停在高空的直升飛機上豎直下落,他從離開飛機到落地的過程中沿豎直方向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10s末空降兵打開降落傘,此后做勻減速運動至第15s末
B.0-10s內空降兵和傘整體所受重力大于空氣阻力
C.0-10s內空降兵的速度和加速度都在增大
D.在10s-15s時間里空降兵豎直方向的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在逐漸減小

分析 先從速度時間圖象得到速度的變化規(guī)律,由于圖線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表示該點對應時刻的加速度,可以進一步判斷出加速度的變化情況并得到受力情況.

解答 解:A、根據v-t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10s~15s空降兵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減速運動至15s末,第10s末空降兵打開降落傘,故A錯誤;
B、0~10s內空降兵空降兵向下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加速運動,受重力和空氣阻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知合力向下,重力大于空氣阻力,故B正確;
C、0-10s內空降兵的速度增大,加速度減小,故C錯誤;
D、10s~15s空降兵向下做加速度不斷減小的減速運動,加速度向上,故D正確;
故選:BD

點評 本題的關鍵是由圖象得到空降兵的速度變化規(guī)律,再根據圖線上某點的切線的斜率表示該點對應時刻的加速度得到加速度的變化情況,再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得空氣阻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如圖所示為“探究碰撞中的不變量”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已知a、b小球的質量分別為ma、mb,半徑分別是ra、rb,圖中P點為單獨釋放a球的平均落點,M、N是a、b小球碰撞后落點的平均位置.
(1)為了驗證動量守恒定律.需要測量OP間的距離x1,則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測量OM的距離x2、測量ON的距離x3.(用相應的文字和字母表示)
(2)如果動量守恒,須滿足的關系式是max1=max2+mbx3(用測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聚變?yōu)橐粋€氘核,聚變方程為11H+210n→21H,已知質子質量mH=1.0073u,中子質量mn=1.0087u,氘核質量m1=3.0180u,1uc2=931.5MeV.聚變反應中釋放的核能約為(  )
A.6.24MeVB.6.02MeVC.7.08MeVD.6.51Me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為某質點從t=0時刻開始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t=4s時刻,質點的速度剛好為零,則( �。�
A.0~4s內,質點一直做加速運動
B.t=0時刻,質點的速度為-9m/s
C.0~2s內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7.5m/s
D.2~4s內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7.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一個小球從一個高塔自由下落,它下落的最后1s共運動了55m,求塔有多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如圖甲所示,一端封閉、長約1m的玻璃管內注滿清水,水中有一蠟塊,玻璃管的開口端用膠塞封閉.現迅速將這個玻璃管倒置,在蠟塊沿玻璃管上升的同時,讓玻璃管水平向右勻加速移動.假設從某時刻開始計時(t=0),蠟塊在玻璃管內每1s上升的距離都是10cm,t=1s時,2s時,3s時,4s時的水平位移依次是2.5cm、10cm、22.5cm、40cm.圖乙中,y表示蠟塊豎直方向的位移,x表示蠟塊隨玻璃管通過的水平位移,t=0時蠟塊位于坐標原點.
(1)請用平滑的曲線在圖乙中畫出蠟塊在4s內的運動軌跡.
(2)蠟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0.050m/s2
(3)t=2s末蠟塊的速度大小為0.14m/s.(以上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小鵬在寬廣的湖面上劃動竹排,先向東劃行了6.0m,接著向南劃行了8.0m(如圖所示),那么小鵬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已知tan53°=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一項有極大觀賞性的運動,其場地由①出發(fā)區(qū)、②助滑坡、③過渡區(qū)(由兩段不同半徑的圓弧平滑相連,其中CDE弧的半徑為3m,DE弧的圓心角60°)、④跳臺(高度可選)組成.比賽時運動員由A點進入助滑區(qū)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渡區(qū)后沿跳臺的斜坡勻減速滑至跳臺F處飛出,運動員的空中動作一般須在54km/h到68km/h的速度下才能成功完成,③④不計摩擦和空氣阻力,取g=10m/s2,求:
(1)某運動員選擇由A點無初速滑下,測得他在②、④兩段運動時間之比為t1:t2=3:1,且已知AB=2EF,則運動員在這兩坡段運動平均速度之比及加速度之比各為多少?
(2)另一質量60kg的運動員,選擇高h=4m的跳臺,他要成功完成動作,在過渡區(qū)最低點D處至少要承受多大的支持力?
(3)試求為了能成功完成空中動作,助滑過程中他至少需要消耗多少體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是驗證楞次定律實驗的示意圖,豎直放置的線圈固定不動,將磁鐵從線圈上方插入或拔出,線圈和電流表構成的閉合回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流.各圖中分別標出了磁鐵的極性、磁鐵相對線圈的運動方向以及回路中產生的感應電流的方向等情況,其中表示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