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5、(1)將下圖所示儀器的編號填入相應的空格內(nèi):
①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需用的儀器 。②配制一定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的溶液需用的儀器 。③進行過濾操作需用的儀器 。
(2)做化學實驗時,出現(xiàn)了以下情況,試從供選的可能原因中,選擇恰當?shù)拇鸢赣?u>編號填入空格內(nèi):
a.試管口未略向下傾斜;b.先停止通氣,后撤酒精燈;c.瓶底未放少量水或一薄層細沙。
①做鐵絲在氧氣燃燒實驗時,集氣瓶底炸裂 。②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結(jié)束后,部分銅又變黑 。③加熱固體藥品時,試管破裂 。
24、早在1673年,英國化學家波義耳在一個敞口的容器中加熱一種金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反應后的質(zhì)量增加了。
⑴波義耳的實驗結(jié)果是否違反質(zhì)量守恒定律?簡析原因。
⑵試從原子的角度解釋質(zhì)量守恒定律。
⑶碘的某種氧化物可以用來測定空氣中CO的污染程度。已知1分子的該氧化物可將5分子的CO氧化為CO2,同時生成1分子的I2。則該碘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 。
23、2003年12月23日,川東北某天然氣礦井發(fā)生特大“井噴”,含有大量硫化氫的天然氣逸出,造成24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硫化氫(H2S)是一種無色有臭雞蛋氣味的劇毒氣體,可溶于水,有可燃性,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請根據(jù)以上信息,結(jié)合學過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⑴事故發(fā)生后,若及時采取對逸出氣體點火燃燒的措施,可以減少對人員的危害和死亡。寫山逸出氣體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點燃的方法可除去H2S氣體,但生成的二氧化硫又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
⑶專家提醒:發(fā)生H2S氣體泄漏時,可用濕毛巾捂住鼻子迅速離開現(xiàn)場。這種做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井噴”事故發(fā)生后,村民雖已聞到彌漫在空氣中的臭味,但直到幾小時后,村干部通
知他們迅速撤離,才意識到危險。對此,你對學習化學知識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
22、本題涉及的反應都屬于復分解反應,A-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不同化合物!
①A溶液和B溶液混合發(fā)生化學反應,但無明顯現(xiàn)象;
②C、D的混合溶液中滴加鹽酸,先無明顯現(xiàn)象。后產(chǎn)生無色、無氣味的氣體;
③E、F的混合溶掖中漓加氫氧化鈉溶液,先無明顯現(xiàn)象,后生成藍色沉淀。
請回答下列問題。(注意:每小題都有多種可能,只答出一種可能即可。)
(1)①中化學方程式為:
(2)C、D的化學式:C 、D ;
(3)③中涉及的兩個化學方程式: 、
21、混鹽一般是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離子組成的鹽,如:Ca(NO3)Cl。漂白粉中有一種混鹽CaOCl2(其中鈣元素化合價為+2,氧元素化合價為-2)。(1)請將該混鹽改寫成如Ca(NO3)Cl的形式,其化學式表示為 。(2)該混鹽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
20、、一種與金剛石硬度相近的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M,它由兩種A、B非金屬元素組成,其中A在地殼中含量占第二位,B在空氣中含量最多。A元素符號是 ;該無機非金屬材料中A、B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3:2,則M的化學式為 。
19、為探究銅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后表面黑色固體的成分,設計如下過程:
(1)提出假設:黑色固體可能是C、 中的一種或兩種。
(2)驗證假設:灼燒后的銅絲插入足量稀硫酸中,若溶液變藍,說明必有 ;若溶液中有黑色不溶物,說明必有 。
18、用化學方法去除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括號內(nèi)的雜質(zhì),寫出化學方程式并指出反應類型:
⑴銅粉(鐵粉): , ;
⑵氯化鈉(氯化鋇)溶液: , ;
⑶氯化鈉(碳酸氫銨)固體: , 。
17、在①醋酸②甲醇③含磷洗衣粉④白磷⑤石墨⑥尿素⑦生石灰中選用適當物質(zhì)的序號填空:
用工業(yè)酒精兌制的酒有毒是因其中含有 ;會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導致水質(zhì)變壞的是 ;可作食品包裝袋中干燥劑的是 ;可作電極材料的是 ;可用于農(nóng)作物肥料的是 。
16、用數(shù)字和化學符號表示:
氧化鎂 、3個鋁離子 、氯酸鉀 、2個氯原子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