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654  2662  2668  2672  2678  2680  2684  2690  2692  2698  2704  2708  2710  2714  2720  2722  2728  2732  2734  2738  2740  2744  2746  2748  2749  2750  2752  2753  2754  2756  2758  2762  2764  2768  2770  2774  2780  2782  2788  2792  2794  2798  2804  2810  2812  2818  2822  2824  2830  2834  2840  2848  447348 

7、下列物質中與某些酸、堿、鹽都能起反應的是(  )

A、碳酸鈣   B、碳酸鈉   C、稀硫酸   D、氫氧化鈉

試題詳情

6、有鋅、稀硫酸、氧化銅、氯化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常溫下兩兩溫混合,共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有(  )

A、4個   B、5個   C、6個   D、7個

試題詳情

5、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20克,通入足量石灰水中產生沉淀10克,則原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質量為(  )

A、4.4克       B、15.6克       C、7.8克        D、無法計算

試題詳情

4、欲除去混入一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應通過下列哪組物質(  )

A、加熱的銅絲網,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B、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加熱的銅絲網

C、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加熱的銅絲網D、加熱的銅絲網,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

試題詳情

3、下列各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空氣成分中,以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最大B、地殼中所含硅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C、常溫下,氫氣是最輕的氣體        D、白磷在空氣中由于緩慢氧化而易自燃

試題詳情

2、已知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不同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又知空氣中混入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時點燃就會發(fā)生爆炸,下面列出了氫氣混入空氣時所占的不同體積分數(shù)。按理論計算爆炸最猛烈的可能是(   )

A、氫氣占10%  B、氫氣占29%   C、氫氣占50%   D、氫氣占70%

試題詳情

1、在陽光下的松林中,部分氧氣轉變成臭氧,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一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B、氧氣和臭氧是同一種物質

C、這一變化是化學變化       D、空氣中的氧氣和生成的臭氧質量相等

試題詳情

19、鎂是重要的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合金、火箭和飛機制造業(yè),世界上大部分鎂是從海水中提取的。威海是一座濱海城市,海岸線長達1000 km,海水資源豐富。某校學習小組的同學對家鄉(xiāng)附近海水中鎂元素的含量進行測定。稱取海水100kg,然后再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干燥、稱量后得到沉淀質量見下表。(重復實驗三次)。

 
第一次實驗
第二次實驗
第三次實驗
所取海水質量/kg
100
100
100
生成沉淀質量/kg
0.28
0.29
0.30

試計算海水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假定海水中鎂元素全部以氯化鎂的形式存在,不考慮沉淀中雜質的干擾)。

專題二  身邊的化學物質B

試題詳情

18、實驗室里某小組正在探究一個問題。根據(jù)設計方案,小英向試管中加入2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她又用滴管連續(xù)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1)他們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堿溶液能顯示不同顏色嗎?  

Ⅱ.酸和堿溶液能發(fā)生反應嗎?

(2)大家對小英得到的無色溶液繼續(xù)探究。小斌認為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鈉,小亮認為溶質有兩種,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們根據(jù)以下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后,一致認為小亮的觀點是正確的。請你補填下表的空缺。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方案一:取少許反應后的
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
 
 
小亮的觀點正確
方案二:取少許反應后的
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
 

      (3)請你和全組同學一起分析以下問題。

                    

①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1所示。從粒子的角度具體分析該反應能發(fā)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鋅和硫酸銅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2所示。從粒子的角度具體分析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過以上分析,揭示出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1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學習了工業(yè)“侯氏制堿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

[提出問題]能否在實驗室模擬“侯氏制堿法”中制取NaHCO3的過程呢?

[實驗驗證]如圖16是該學習小組進行模擬實驗時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裝置。已知濃氨水遇生石灰會產生大量的NH3。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 檢驗A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塞緊帶長頸漏斗的橡膠塞,夾緊彈簧夾后,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于試管內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說明裝置不漏氣。

⑵ D是連接在裝置A與裝置C之間的氣體凈化裝置,進氣口是        (填a或b),D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氣體。

⑶ 實驗時先向飽和NaCl溶液中通入較多的NH3(溶液顯堿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__________。(填寫序號)

① 使CO2更易被吸收   ② NH3比CO2更易制取   ③ CO2的密度比NH3

⑷ 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將生成的NaHCO3晶體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得出結論]利用“侯氏制堿法”在實驗室可以制取NaHCO3 。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