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7、下列物質中與某些酸、堿、鹽都能起反應的是( )
A、碳酸鈣 B、碳酸鈉 C、稀硫酸 D、氫氧化鈉
6、有鋅、稀硫酸、氧化銅、氯化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氯化鋇溶液,常溫下兩兩溫混合,共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有( )
A、4個 B、5個 C、6個 D、7個
5、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20克,通入足量石灰水中產生沉淀10克,則原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質量為( )
A、4.4克 B、15.6克 C、7.8克 D、無法計算
4、欲除去混入一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氣、氧氣、二氧化碳,應通過下列哪組物質( )
A、加熱的銅絲網,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B、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加熱的銅絲網
C、濃硫酸,氫氧化鈉溶液,加熱的銅絲網D、加熱的銅絲網,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
3、下列各種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空氣成分中,以氮氣的體積分數(shù)最大B、地殼中所含硅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C、常溫下,氫氣是最輕的氣體 D、白磷在空氣中由于緩慢氧化而易自燃
2、已知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不同氣體含有相同的分子數(shù),又知空氣中混入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時點燃就會發(fā)生爆炸,下面列出了氫氣混入空氣時所占的不同體積分數(shù)。按理論計算爆炸最猛烈的可能是( )
A、氫氣占10% B、氫氣占29% C、氫氣占50% D、氫氣占70%
1、在陽光下的松林中,部分氧氣轉變成臭氧,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這一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B、氧氣和臭氧是同一種物質
C、這一變化是化學變化 D、空氣中的氧氣和生成的臭氧質量相等
19、鎂是重要的金屬材料,廣泛應用于合金、火箭和飛機制造業(yè),世界上大部分鎂是從海水中提取的。威海是一座濱海城市,海岸線長達1000 km,海水資源豐富。某校學習小組的同學對家鄉(xiāng)附近海水中鎂元素的含量進行測定。稱取海水100kg,然后再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過濾、干燥、稱量后得到沉淀質量見下表。(重復實驗三次)。
|
第一次實驗 |
第二次實驗 |
第三次實驗 |
所取海水質量/kg |
100 |
100 |
100 |
生成沉淀質量/kg |
0.28 |
0.29 |
0.30 |
試計算海水中鎂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假定海水中鎂元素全部以氯化鎂的形式存在,不考慮沉淀中雜質的干擾)。
專題二 身邊的化學物質B
18、實驗室里某小組正在探究一個問題。根據(jù)設計方案,小英向試管中加入2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她又用滴管連續(xù)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
(1)他們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Ⅰ.酚酞溶液遇酸、堿溶液能顯示不同顏色嗎?
Ⅱ.酸和堿溶液能發(fā)生反應嗎?
(2)大家對小英得到的無色溶液繼續(xù)探究。小斌認為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硫酸鈉,小亮認為溶質有兩種,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們根據(jù)以下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后,一致認為小亮的觀點是正確的。請你補填下表的空缺。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方案一:取少許反應后的 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 |
|
小亮的觀點正確 |
方案二:取少許反應后的 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 |
|
(3)請你和全組同學一起分析以下問題。
①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1所示。從粒子的角度具體分析該反應能發(fā)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鋅和硫酸銅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圖2所示。從粒子的角度具體分析該變化是化學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過以上分析,揭示出化學反應的微觀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學習了工業(yè)“侯氏制堿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
[提出問題]能否在實驗室模擬“侯氏制堿法”中制取NaHCO3的過程呢?
[實驗驗證]如圖16是該學習小組進行模擬實驗時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裝置。已知濃氨水遇生石灰會產生大量的NH3。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 檢驗A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塞緊帶長頸漏斗的橡膠塞,夾緊彈簧夾后,從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內的水面高于試管內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說明裝置不漏氣。
⑵ D是連接在裝置A與裝置C之間的氣體凈化裝置,進氣口是 (填a或b),D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氣體。
⑶ 實驗時先向飽和NaCl溶液中通入較多的NH3(溶液顯堿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__________。(填寫序號)
① 使CO2更易被吸收 ② NH3比CO2更易制取 ③ CO2的密度比NH3大
⑷ 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將生成的NaHCO3晶體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得出結論]利用“侯氏制堿法”在實驗室可以制取NaHCO3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