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740  2748  2754  2758  2764  2766  2770  2776  2778  2784  2790  2794  2796  2800  2806  2808  2814  2818  2820  2824  2826  2830  2832  2834  2835  2836  2838  2839  2840  2842  2844  2848  2850  2854  2856  2860  2866  2868  2874  2878  2880  2884  2890  2896  2898  2904  2908  2910  2916  2920  2926  2934  447348 

19.(2分)法輪功邪教組織的頭目李洪志說,他發(fā)功能使鋁分子發(fā)生化學反應,變成銅分子和金分子。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指出這種說法的違反科學之處:         。

試題詳情

18.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每小題3分,共計12分)

(1)石油液化氣的化學式為CxHy,燃燒的方程式為            。

(2)“百煉成鋼”                    。

(3)銅在潮濕空氣中表面會生成一種銅綠。              

(4)已知負一價氫的化合物(NaH)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           。          

試題詳情

17.(3分)有人設計如右圖所示的實驗來驗證

質量守恒定律:把裝有硫酸銅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有

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將燒杯放到托盤天平上,用

砝碼平衡。取下燒杯并將其傾斜,使兩種溶液混合反

應。再把燒杯放到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你認為

上述實驗設計是否嚴密?請說明理由。

試題詳情

16.(3分)在24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在一首詩中表達了物質不滅的觀點:“無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東西也不會消滅�?雌饋砣f物是死了,但是實則猶生:正如一場春雨落地,霎時失去蹤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長成花葉果實,--依然欣欣向榮。”請你從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說明物質不滅的原因。

試題詳情

15.將25g甲物質跟5g乙物質發(fā)生反應,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g甲物質11g丙物質,還有另外一種物質丁,若甲、乙、丙、丁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30、20、44、18,化學式分別為A、B、C、D,則表示它們之間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正確的是(   )

A.A+B=C+D   B.2A+B=C+2D   C.2A+B=2C+D   D.A+2B=2C+D

試題詳情

14.若質量為2.8g的鐵的樣品,其中含有一種雜質,如果和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得到氫氣

為0.09g,則其中含有的雜質為(   )

A.Cu   B.Al    C.Zn    D.Mg

試題詳情

13.用I2O5可以測定空氣受CO污染的程度,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I2O5+5CO=I2+5CO2 ,根據生成CO2 的多少,可以判斷CO的含量。關于這 個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參加反應的I2O5的質量等于生成I2的質量

B.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中的氧原子總數等于生成的CO2 中的氧原子總數

C.反應物所含元素種類與生成物所含元素種類相同

D.參加反應的I2O5和CO的質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的質量比

試題詳情

12.A、B、C三種物質各10g,加熱進行化合反應,生成D(其中B是催化劑)當A已完全反應,測得生成D16g,則反應后的混合物中B與C的質量比為(   )

A.4:1    B.5:1    C.5:3    D.5:2

試題詳情

11.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有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完全反應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

    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4
   10
   1
  21
反應后質量/g
  0
   12
  15
 待測

已知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N,Q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N。下列推理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后Q的質量為9g            B.反應后生成15gZ

C.反應中Y與Q發(fā)生改變的質量之比為1:1  D.X與Q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3

試題詳情

10.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水變成水蒸氣時,質量保持不變   B.鐵生銹時,固體質量增加

C.蠟燭燃燒后,長度變短       D.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剩余固體質量減輕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