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505  4513  4519  4523  4529  4531  4535  4541  4543  4549  4555  4559  4561  4565  4571  4573  4579  4583  4585  4589  4591  4595  4597  4599  4600  4601  4603  4604  4605  4607  4609  4613  4615  4619  4621  4625  4631  4633  4639  4643  4645  4649  4655  4661  4663  4669  4673  4675  4681  4685  4691  4699  447348 

17、化學鍵,晶體類型及性質(zhì)(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70%)

[點題]最近發(fā)現(xiàn)一種有鈦原子和碳原子構(gòu)成的氣態(tài)團簇分子,結(jié)構(gòu)如NaCl晶體圖所示,頂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鈦原子,棱的中心和體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它的化學式為______。 [點晴] 錯誤解答:由結(jié)構(gòu)圖可知,頂點上的原子被8個晶胞共用,面心上的原子被兩個晶胞共用,棱的中心的原子被4個晶胞共用,而體心中的原子被一個晶胞專用。根據(jù)這樣的思路:每個晶胞中Ti的個數(shù)為8*(1/8)+6*(1/2)=4;C的個數(shù)為1+12*(1/4)=4。因此每個晶胞中有4個Ti和4個C,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Ti4C4(或TiC也可以)。錯誤原因:忽略指定的結(jié)構(gòu)為“氣態(tài)團簇分子”,把它按常規(guī)的“晶胞”處理。正確解答:由于該結(jié)構(gòu)為“氣態(tài)團簇分子”,給出的結(jié)構(gòu)就是一個“完整”的分子,因此結(jié)構(gòu)中的每個原子都是構(gòu)成分子的一部分。由于該“氣態(tài)團簇分子”結(jié)構(gòu)含有14個Ti和13個C,于是該物質(zhì)的化學式為Ti14C13

[點題] 納米材料的表面粒子占總粒子數(shù)比例極大,這是它有許多特殊性質(zhì)的主要

原因。假設(shè)某納米顆粒的大小和結(jié)構(gòu)恰好與氯化鈉晶胞(最小結(jié)構(gòu)單元)相同

(如右圖所示),則這種納米顆粒的表面粒子數(shù)與總粒子數(shù)的比值為

A.7:8     B.13:14       C.25:26       D.26:27

[點晴] D 。

[點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冰、水和水蒸氣中都存在氫鍵  

B.除稀有氣體外的非金屬元素都能生成不同價態(tài)的含氧酸

C.金屬離子和自由電子間通過金屬鍵形成的晶體是金屬晶體

D.CO2與SiO2都是分子晶體,所以它們有接近的熔、沸點

[點晴] 水分子之間存在形成氫鍵,水蒸氣中不一定含有氫鍵;B中F、O沒有含氧酸;D中SiO2是原子晶體。故選C。

[點題]鈦酸鋇的熱穩(wěn)定性好,且介電常數(shù)高,它在小型變壓器中應用很多,在話筒和擴音器中用作陶瓷變頻器。其晶體結(jié)構(gòu)示意如圖,試回答: 

試題詳情

16、電化學知識(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100%)

[點題]用惰性電極電解一定濃度的硫酸銅溶液,通電一段時間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OH)2后恰好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和PH。則電解過程中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 ) 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 [點晴] 錯誤解答:選B。由于電解后加入0.1mol Cu(OH)2,恰好恢復到電解前,而0.1mol Cu(OH)2中含0.1molCu2+,即反應過程中有0.1molCu2+被還原,因此電解過程中共有0.2mol電子發(fā)生轉(zhuǎn)移。錯誤原因:對電解硫酸銅溶液的反應沒有深入的掌握,而且忽略了題目中加入的物質(zhì)為Cu(OH)2。正確解答:電解硫酸銅溶液的反應方程式為: 2CuSO4 + 2H2O = 2Cu+ 2H2SO4 + O2↑ 從上述方程式可以看出,電解硫酸銅過程中,只析出銅和釋放出氧氣。因此,電解前后只有銅和氧的改變,電解后加入CuO就可以使溶液恢復原來狀態(tài)。但本題提示加入Cu(OH)2后溶液恢復原來狀態(tài),說明電解過程中不僅硫酸銅被電解,而且有水被電解(因為硫酸銅被電解完全)。0.1molCu(OH)2可以可以看作是0.1mol的CuO和0.1mol H2O,因此電解過程中有0.1mol的硫酸銅和0.1mol的水被電解。故選D。 [點題]消毒、殺菌,是抗“非典”消毒劑。一種家用環(huán)保消毒液產(chǎn)生裝置。其原理中用石墨作電極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制得有較強殺菌能力的消毒液,該儀器的原理如圖所示,

試回答:(1)“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該消毒液無色,

pH大于7,對某些有色物質(zhì)有漂白作用。你認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

是   A.SO2   B.Na2CO3   C.KMnO4    D.NaClO

(2)寫出電極名稱 a極      ,b極       。

(3)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4)寫出有關(guān)離子方程式        。

(5)若在電解過程中因溫度上升,生成了少量的NaClO3,即發(fā)生了反應:3Cl2 + 6 NaOH =5 NaCl + NaClO3 + 3H2O 測量得n (NaClO):n(NaClO3) = 5∶1,則整個過程中,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點晴] (1)D(2)由"為使氯氣完全被吸收"應在電解槽下部產(chǎn)生氯氣,故a極為負極,b極為正極。(3)由方程式: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有效成分為:NaClO

(4)2Cl- + H2O=2 OH- + H2↑ + Cl2↑  Cl2 + 2OH-= Cl- + ClO- + H2O

(5)由于整個過程氯氣完全被吸收,氯化鈉、水為原料,所以H2、 NaClO與NaClO3為產(chǎn)物;其中H2為還原產(chǎn)物,和為氧化產(chǎn)物,由:1mol Cl→1mol ClO-失電子2 mol,1mol Cl→1mol ClO3-失電子6 mol,若設(shè)NaClO為5 mol則NaClO3為1mol,氧化產(chǎn)物為6mol,共失電子:5 mol×2 + 6 mol = 16mol,而生成1mol H2需轉(zhuǎn)移電子2mol,則:n(H2)= 16mol/2 = 8 mol,故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 6:8=3:4

[點題]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S),發(fā)明于1889

年,上世紀的30~60年代在荷蘭得到廣泛的發(fā)

展,而且建成了壽命超過40000小時的電池,

可應用于中心電站。

現(xiàn)有一個碳酸鹽燃料電池,以一定比例

Ll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為電解質(zhì)。操作溫

度為650℃,在此溫度下以鎳為催化劑,以煤

氣(CO、H2)直接作燃料,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B極為   極,發(fā)生    (填“氧化”或“還原”)反應,該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          ;

Ni
 
(2)電池總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0℃
 
[點晴](1)正  還原 2CO2 + O2 + 4e = 2CO32  (2)CO + H2 + O2  CO2 +H2O

試題詳情

15、鹽類的水解(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100%)

[點題]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下列物質(zhì)的溶液,其PH值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1)NaCl  (2)CH3COONa  (3)NH4Cl   (4)AlCl3  (5) 苯酚鈉溶液(6)Ba(OH)2   (7)Na2CO2   (8)NaHCO3   (9)NaHSO4   (10)NaOH  (11)H2SO4

[點晴]首先將11種物質(zhì)按堿,水解顯堿性的鹽不水解的鹽,水解顯酸性的鹽、酸分成五類,再分段判斷PH值大小,正確答案是(6)>(10)>(7)>(5)>(8)>(2)>(1)>(3)>(4)>(9)>(11)

試題詳情

14、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90%)

[點題]  在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A(g)+2B(g) 3C(g),已知起始時

入n molA和3n molB,平衡時C的物質(zhì)的量為m mol,若改變條件,可使C的物質(zhì)的量

m~2m之間變化,則n與m的關(guān)系是(  )

A.n<m      B.m=2n     C.m<1.5n    D.n>m

[點晴]  C 。

[點題]溫度為T℃,壓強為1.01×106Pa條件下,某密閉容器下列反應達到化學平衡A(g)+ B(g)3C(?),測得此時c(A)=0.022 mol·L-1;壓縮容器使壓強增大到2.02×106Pa,第二次達到平衡時,測得c(A)=0.05 mol·L-1;若繼續(xù)壓縮容器,使壓強增大到4.04×107Pa,第三次達到平衡時,測得c(A)=0.75 mol·L-1;則下列關(guān)于C物質(zhì)狀態(tài)的推測正確的是

A.C為非氣態(tài)           B.C為氣態(tài)

C.第二次達到平衡時C為氣態(tài)   D.第三次達到平衡時C為非氣態(tài)

[點晴] C D。

試題詳情

13、溶液的濃度、溶解度(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60%)

[點題]25℃時,硫酸銅的溶解度為Sg,將Sg無水硫酸銅粉末加入到(100+S)g飽和到銅溶液中,得到一定量的藍色晶體,若將此晶體溶解配制成飽和溶液,應加入的水的質(zhì)量是

A.100g    B.(100+S)g   C.(100-)g   D.(100-)g

[點晴]很多學生拿到本題就開始列未知數(shù)解方程,試圖算出答案,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所給數(shù)據(jù)過于抽象,計算量過大而放棄,其實將題目通覽后通過流程圖不難發(fā)現(xiàn):

將晶體溶解所加的水量就是將Sg無水硫酸銅配成飽和溶液所需的水量,即100g。故選A。

[點題]在100g濃度為18mol/L、密度為ρ(g/cm3)的濃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釋成9mol的硫酸,則加入的水的體積為

A  小于100mL    B  等于100mL C  大于100mL     D  等于100/ρmL

[點晴]硫酸密度隨濃度的減小而減小,設(shè)稀釋后的硫酸密度為ρ1g/L.則ρ1<ρ。

(100/ρ)×18=[(100+ρ×V)/ρ1]×9

V=(200ρ1/ρ)-100 因ρ1<ρ則V<100mL。

[點題]酒瓶的標鑒上有55℃的字樣,它表示

A.該酒在55℃的條件下釀造         B.該酒的沸點為55℃100mL

C.該酒中含乙醇55mL100g          D.該酒中含乙醇55g

[點晴] 化學的考查離不開化學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如:環(huán)境、能源、醫(yī)藥、材料等。而這一方面往往我們學生致命的弱點。在高考化學試題中,對這方面知識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考查。現(xiàn)將日常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列舉如下:無鉛汽油、可降解飯盒、無磷洗衣粉、含氟牙膏的使用,舊電池的回收,食用含碘鹽,明礬凈水及各種消毒劑的使用,鋼鐵腐蝕,各種新型電池等。當今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包括: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被破壞、光化學煙霧、白色污染、赤潮、含磷洗衣粉的使用、重金屬及其鹽的污染、沙漠化等。解決好這類問題關(guān)鍵在于知識的積累和化學原理的應用。溶質(zhì)為液體時,配制的溶液是有體積分數(shù)表示。故選C。

[點題]實驗室里需480mL1.0mol/LNaOH溶液,若用固體NaOH配制,則應取NaOH的質(zhì)量為   A.19.2g    B.20.0g    C.29.6g    D.39.2g

[點晴]480mL1.0mol/LNaOH溶液有19.2gNaOH(s),但實驗室中沒有480mL容量瓶。有500mL容量瓶,故應稱取NaOH固體20.0g。選B。

試題詳情

12、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pH值及計算(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100%)

[點題]欲使0.1mol-1K2CO3溶液中[K+]=2[CO],應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鹽酸   B.加適量的KOH   C.加適量的水    D.加適量的NaOH

[點晴]本題要運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題時首先看清是電離平衡的移動還是水解平衡的移動,K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H2O HCO+OH導致[K+]>2[CO],若使[CO]升高,應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動,則應引入少量OH,而加入KOH會同時增加[K+],所以只能加適量的NaOH,A錯在能使平衡向左移動,但實際消耗3CO,[CO]不升反降,C錯在稀釋促進CO水解,[CO]會下降。故選D。

[點題]混合Na2S跟NaHS兩溶液,此混合溶液中,下列關(guān)系一定正確的是(  )

A.[Na+]+[H+]==2[S2-]+[HS-]+[OH-]   B.[Na+]>[HS-]>[S2-]>[OH-]

C.[Na+]=[S2-]+[HS-]+[H2S]      D.[HS-]>[H+]>[OH-]>[Na+]

[點晴]  A。

 [點題]25℃時,向1mLpH=a的鹽酸中滴加10mL pH=b的NaOH溶液,當溶液中

n(Cl=n(Na+)時,則a+b的值為                        

A.13               B.14            C.15            D.不能確定

[點晴] A

試題詳情

11、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100%)

[點題]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向碘化亞鐵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  2Fe2++Cl2=2Fe3++2Cl

B.向次氯酸鈣溶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硫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向硫酸氫鈉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至中性   H++SO+Ba2++OH=BaSO4↓+H2O

D.將氫氧化鐵粉末加入氫碘酸中   Fe(OH)3+3H=Fe3++3H2O

[點晴] 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易錯點有1.拆與不拆  2.是否符合事實  3.局部約分  4.量的關(guān)系,書寫或判斷時應特別注意這幾點。正確答案:均錯。對A、B兩選項的判斷需要運用知識遷移能力,將FeI2與FeBr2聯(lián)系,將SO2與CO2聯(lián)系,同學們的漏洞在于易在遷移時注重相同點,忽略差異,思維定勢嚴重,溴化亞鐵中Fe2+還原性>Br,所以少量Cl2只能將Fe2+氧化,Br不參加反應,而FeI2中I還原性>Fe2+,首先被氧化的是I,F(xiàn)e2+不參加反應,若忽視差異照貓畫虎,必然出錯,同理,SO2與CO2的區(qū)別在于SO2具有較強的還原性,易被次氯酸鹽氧化,因此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而非簡單的復分解。C選項中同學們易忽略量的關(guān)系,審題時應注意“至中性”這一限定條件,以H+與OH的中和反應做為主要矛盾加以考慮,而不要將兩個離子反應簡單相加。D選項中同學們?nèi)菀缀鯢e3+能將I氧化所以二者不能共存的事實,簡單地將題意理解成氫碘酸作為強酸能將Fe(OH)3溶解。正確答案:   A.2I+Cl2=I2+Cl2             B.Ca2++2ClO+H2O+SO2=CaSO4↓+H++Cl+HClO

C.2H++SO+Ba2++2OH=BaSO4↓+2H2O  D.2Fe(OH)3+6H++2I=2Fe2++I2+6H2O

試題詳情

10、離子的鑒別(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80%)

[點題]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種離子,若向其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微熱并攪拌,再加入過量的鹽酸,溶液中大量減少的陽離子是 A、NH4+     B、Mg2+    C、Fe2+    D、Al3+ [點晴] 錯誤解答:選A。由于NH4+與OH-作用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加熱條件下分解釋放出氨氣,因此離子濃度將減小。錯誤原因:因不能掌握Fe(OH)2的強還原性而漏選。正確解答:本題不僅NH4+離子會減少(原因見“錯誤解答”),而且,當往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時,F(xiàn)e2+會生成Fe(OH)2沉淀。Fe(OH)2具有具有強還原性,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所氧化,轉(zhuǎn)化為Fe(OH)3(題目具備氧化的條件),再加鹽酸時,溶解為Fe3+。因此Fe3+也會大量減少。本題正確選項為A、C。

試題詳情

9、離子共存(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100%)

[點題]下列各種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無色透明的離子組

A.使PH=0的溶液: Fe2+ 、NO3-、SO42-、I-

B.C(H+)=10-14mol· L-1的溶液中:Na+ 、AlO2-、S2-、SO32-

C.酸性環(huán)境下:Na+ 、 Cu2+  、NO3-、SO42-、

D.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中:K+ 、Na+ 、Ca2+ 、HCO3-

[點晴] 首先要看題目要求離子共存還是不共存,二看題目的隱含的條件:酸性?堿性?有色?還是無色?三看是否發(fā)生離子反應或氧化還原反應。選項A:NO3-在PH=0的溶液酸性中會氧化Fe2+成Fe3+, 選項C雖共存但Cu2+ 有顏色。選項D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中為酸性溶液,HCO3- 不能存在。故選B。

[點題]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C(OH-)滿足c(H+)·c(OH+)=10-24,則下各

離子在該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   Na+   AlO2-   Cl-               B.Na+   Cl-   SO42-   HCO3-

C.NH4+   Na+  NO3-   SO42-                     D.Ba2+   Na+   Cl-   NO3-

[點晴]  D

試題詳情

8、原子量、分子量,化合價(近10年來的化學高考命題中的呈現(xiàn)率:80%)

[點題]某元素R硝酸鹽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該元素相同價態(tài)的硫酸鹽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n,則該元素的可能化合價是 A、(m-n)/14 B、(n-m)/14 C、(2m-n)/28 D、(n-2m)/28 [點晴] 錯誤解答:假設(shè)該元素化合價為k,則硝酸鹽化學式為R(NO3)k,硫酸鹽化學式為R2(SO4)k。根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概念,該元素的硝酸鹽、硫酸鹽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別為R+62k、2R+96k,結(jié)合題目給出的兩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依次為m、n,可推知k值為(2m-n)/28,答案為C。錯誤原因:沒有考慮該元素化合價為偶數(shù)的情況。當K為偶數(shù)時,硫酸鹽的化學式應該是R(SO4)k/2。 正確解答:假設(shè)該元素化合價為k,若k為奇數(shù),則硝酸鹽化學式為R(NO3)k,硫酸鹽的化學式為R2(SO4)k。根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概念,該元素的硝酸鹽、硫酸鹽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別為R+62k、2R+96k,結(jié)合題目給出的兩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依次為m、n,可推知k值為(2m-n)/28,答案為C;當k為偶數(shù)時,則硝酸鹽的化學式為R(NO3)k,硫酸鹽的化學式為R(SO4)k/2。根據(jù)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概念,該元素的硝酸鹽、硫酸鹽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分別為R+62k、R+48k,結(jié)合題目給出的兩種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依次為m、n,可推知k值為(m-n)/14,答案為A。故選AC。

[點題]用足量的CO還原32.0 g某種氧化物,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 g沉淀,則該氧化物是

A  FeO   B  Fe2O3   C  CuO   D  Cu2O

[點晴] 解題時,關(guān)鍵是要運用化學的學科思想抓住變化過程的某個方面,分析清楚,就能形成解題思路,找到解法。守恒原理(守恒原理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如氧化還原中的“電子得失守恒”、溶液中的“電荷守恒”、變化過程中的“某元素守恒”,還有質(zhì)量守恒、體積守恒等等。)、差量原理、平均值的原理、整體思維、十字交叉法、等效原理、極限思維等,往往是“巧思妙解”的基礎(chǔ)。

思路一:根據(jù)氧化物與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比來求解。

根據(jù)題意,可知  m(CO2)= 0.6mol    則m(氧化物):m(CO2)=32.0:26.4=1.21:1

A  FeO     CO2   72:44=1.64:1  B   Fe2O3    3CO2  160:132=1.21:1

C  CuO     CO2   80:44=1.82:1  D  Cu2O    CO2    144:44=3.27:1 

故選B。

思路二:根據(jù)氧化物中氧的質(zhì)量分數(shù)來求。

根據(jù)題意,可知0.6molCO2 比0.6molCO多了0.6mol的氧原子(9.6g),是CO從氧化物里奪取的,所以氧化物中氧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9.6/32.0=0.30. 在四個選項中,只有B。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鑹鹃埞鎴炲箠闁稿﹥顨嗛幈銊р偓闈涙啞瀹曞弶鎱ㄥ璇蹭壕闂佺粯渚楅崰娑氱不濞戞ǚ妲堟繛鍡樺姈椤忕喖姊绘担鑺ョ《闁革綇绠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儳缍婇弻鐔兼⒒鐎靛壊妲紒鐐礃椤曆囧煘閹达附鍋愰柛娆忣槹閹瑧绱撴担鍝勵€岄柛銊ョ埣瀵濡搁埡鍌氫簽闂佺ǹ鏈粙鎴︻敂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