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于酶和ATP,特別注重有關酶實驗的分析(注意教材中每個實驗的實驗原理與所選用的試劑,所加試劑的先后順序)。
(二)關注書本中20個重要實驗
1、三個“C”級實驗
(1)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溫度、pH、酶的濃度等對酶活性的影響;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實驗裝置的連接、分析;結果的預測及分析等;
(3)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血球計數(shù)板的使用、實驗表格的設計等;
2、關注6個考試要求由a→b的實驗
(1)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 (2)通過模擬實驗探究膜的透性;
(3)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4)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5)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6)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3、重視以“酵母菌”為核心的4個實驗的綜合考查,其中《酵母細胞的固定化技術》屬于“B”級要求。
1.2008年,某些不法商家將三聚氰胺摻入奶粉,以提高N的含量和蛋白質的檢測值,導致部分兒童因食“毒奶粉”而患“腎結石”。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C
A.由氮的含量推測蛋白質含量的方法需改進 B.含氮較高的食品中蛋白質含量不一定高
C.用雙縮脲試劑可精確測定蛋白質的含量 D.蛋白質中的N含量主要取決于肽鍵的多少
2.下列是新鮮綠葉的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的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色
素
含
量
甲 乙 丙 丁 擴散距離
A.提取色素時加入碳酸鈣是為了防止濾液揮發(fā)
B.水稻在收獲時節(jié),葉片中色素量的變化是(甲+乙)<(丙+丁)
C.四種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種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紅光
3.下列哪一項試劑在兩個實驗中的作用是相同的? A
A.鹽酸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和“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中的作用
B.酒精在“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中的作用
C.蒸餾水在“提取純凈的動物細胞膜”和“觀察葉綠體”中的作用
D.CuSO4在“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糖”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中的作用
4.下列是有關血紅蛋白提取和分離的相關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A
A.可采集豬血作為實驗材料 B.用蒸餾水重復洗滌紅細胞
C.血紅蛋白釋放后應低速短時間離心 D.洗脫液接近色譜柱底端時開始收集流出液
5.“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質不溶于酒精溶液,可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B.利用高溫能使蛋白質變性,卻對DNA沒有影響的特性,可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C.在DNA濾液中加入一定量蛋白酶,可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D.在溶有DNA的2mol/L氯化鈉溶液中緩緩加入蒸餾水,攪拌后取濾液進行以后實驗
6.下列關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B
A.制作果酒時瓶口需密閉,而制作果醋時中斷通氧可能會引起醋酸菌死亡
B.將長滿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層加鹽,接近瓶中表面的鹽要鋪薄一些
C.在變酸的果酒的表面觀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D.制作果酒和果醋時都應用70%的酒精對發(fā)酵瓶消毒并注意無菌操作
7.(9分)某一實驗小組的同學,擬將新篩選獲得的優(yōu)良釀酒酵母擴大培養(yǎng),并進行固定化用于果酒的制作。在酵母菌培養(yǎng)階段,實驗小組每天測定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用血球計數(shù)板計數(shù)如下表:
時間/天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酵母菌數(shù)(×106/mL) |
0.8 |
1.8 |
3.0 |
5.6 |
4.8 |
2.0 |
0.8 |
0.4 |
(1)生產(chǎn)用菌種一般選用快速增殖階段的菌體,由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第 天的酵母菌適宜用于固定化。
(2)與固定化酶相比,固定化細胞的突出優(yōu)點是 。酵母細胞固定化成敗的關鍵是海藻酸鈉溶液的配制,海藻酸鈉溶解時應 加熱。若海藻酸鈉溶液濃度適宜,而制得的凝膠珠顏色偏淺,則可能原因是 。
(3)若用下圖裝置制作果醋,葡萄汁裝入發(fā)酵瓶時,要留有大約1/3空間的目的是
。在整個發(fā)酵過程培養(yǎng)液pH變化如下圖乙所示。則接種醋酸菌在 時刻,此時還需進行的操作是 。
(4)根據(jù)乙圖有關信息,在答題紙的坐標系中
繪出發(fā)酵瓶中酒精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7.(9分)(1)2 (2)可以催化一系列的反應
小火或間斷 原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種群數(shù)量較少
(3)防止發(fā)酵旺盛時汁液溢出
c 適當升高溫度并通氣
(4)(2分)
(一)實驗設計題解題一般思路
1、審題“五目標”
實驗目的(確定是探究實驗還是驗證實驗)、原理、變量(自變量的唯一性、無關變量控制相同且適宜)、因變量(觀察指標)、聯(lián)系所學知識進行知識定位
2、設計“三原則”--對照原則(實驗組、對照組)、單因子變量原則、平行重復原則(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多次實驗取平均值)
3、步驟“三環(huán)節(jié)”--(1)準備階段;(2)具體操作處理階段(要將題目中提供的實驗器材、試劑在步驟中描述清楚);(3)觀察、記錄(要體現(xiàn)觀察指標)
4、關鍵詞--分組、編號、等量、大小、生理狀況、長勢相同、均分、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等
5、實驗結果的預測--探究性實驗結果的可能性預測;驗證性實驗結果的肯定性。
注意:描述實驗結果時要將所有組別全部描述;其中對照組的現(xiàn)象是不變的。
4、研究實驗解答規(guī)律
新課標對實驗的要求更高,學生實驗也明顯增多。實驗題在高考中占分比例較大,明確為25-30%,考查的形式較多,考試說明中要求的課本實驗要牢牢抓住,難度較大的一種莫過于實驗的設計。因為新課標倡導探究性學習,科學探究活動通常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等步驟。因此,希望同學們研究近期考試中出現(xiàn)的實驗設計類、調查類的問題等等。如實驗操作步驟書寫表達的三步曲:1分組標號,2實驗處理,3培養(yǎng)、觀察、記錄。
3、總結圖形圖表,把握規(guī)律
生物學中許多生命現(xiàn)象、生理過程都可以用數(shù)據(jù)、圖表或圖形表示。近年來江蘇高考加大了識圖能力的要求,不僅出現(xiàn)了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圖,還考查了表示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結果的圖表,或表示某一生物學現(xiàn)象、過程或規(guī)律的圖、表,其形式包括數(shù)據(jù)表格、直方圖、二維坐標圖等。預計今年的圖形圖表題仍將占據(jù)主要地位。建議同學們選一些代表性的圖、表認真研究,把握答題規(guī)律,以備高考時能夠有效遷移。
(1)圖形類:結構圖主要是指細胞圖,生理過程圖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能量轉變圖、知識框架圖即現(xiàn)在所謂的概念圖、細胞分裂圖像、能量流動圖解,物質循環(huán)圖等。
首先要讀懂題干文字,要充分利用題干文字所給予的提示和說明;要仔細審讀圖示中的各個細節(jié)部分,包括圖示標題、計量單位、指示線及標注名稱、箭頭(單向、雙向)或連線、題注說明等;對于結構圖一定要先識圖再作答;對于裝置圖,一定要認真分析裝置中各部分的功能或可能有的作用。
要嚴密分析設問,有針對性地從圖示中尋找有關信息,并結合課本中的生物學知識進行分析。有的可能是新情境但是舊知識,有的就是舊圖形的重新整合。
(2)曲線類:對于這一類習題,要研究答題規(guī)律,單曲線,要注意對各拐點的分析;多曲線,要注意各曲線之間的關系?傮w來說,對于圖表曲線,應把圖從左至右分析,描述圖表內縱軸的數(shù)據(jù)如何隨橫軸的數(shù)據(jù)變化。
無論怎么復雜,關鍵是數(shù)和形。數(shù)就是圖像中的點--起點、轉折點和終點;形就是曲線的變化趨勢,乃至將來動態(tài)。正確的解題思路,可分三步(其他與文字敘述類方法相同);
第一,理解坐標圖中縱、橫坐標的含義,找出縱橫坐標的關系,再結合教材,聯(lián)系相應的知識點。
第二,找出關鍵的數(shù),即重要點(起點、轉折點和終點)及各點的生物學意義。
第三,揭示各段曲線的變化趨勢及其含義。一般橫坐標表示的自變量,縱坐標表示的是因變量。描述曲線是“橫坐標的變化是對縱坐標如何影響”或反過來“縱坐標隨橫坐標的變化而變化。
(3)數(shù)據(jù)題:數(shù)據(jù)常常是以圖表、棒形圖或表格的形式進行表達,你必須先分析和理解這些數(shù)據(jù)的含義,然后提出合理的推斷和結論。
第一步:弄清表格設制的目的;行和列有哪些項目(包括單位、說明);行和列各有什么規(guī)律,這包括:看清題干的文字說明;看清表格名稱;看清表的第一列和第一行;看清表下的有關說明等。
第二步:理解表格的行、列含義。篩選信息,這就是根據(jù)解決問題的需要,選擇地注意表中的相關內容,以便理清問題解決的思路。
第三步:挖掘表格隱含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處理和轉換。即聯(lián)系生物學基礎知識進行分析、比較和推理弄清表格告訴你什么?題目要你回答什么?
如果要求將表格的或試題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繪成圖,應注意以下各點:
①以X軸表示變化條件,例如溫度、濃度等;②以Y軸表示實驗結果,例如某一溫度下的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③X和Y軸都應該標有單位;④圖像應該有適當?shù)臉祟};⑤繪圖時應用鉛筆后用簽字筆圖描。
2、破解簡答題:能否準確捕捉題干中關鍵詞,明確問題指向,這是有效解決簡答題的關鍵!
從形式上說,簡答題無非是以文字敘述、圖、表等形式出現(xiàn)。從考點上說,應該均為我們所學的知識。但從內容上說,幾乎是全新的。同時因為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幾乎所有的知識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概括總結而得。因此,以實驗的形式考查我們所學的生物學知識是歷年高考的主流。而生物學的實驗是舉不勝舉,我們所接觸到的只是滄海一粟!因此,能夠有效把握題干中的關鍵詞,明確問題的指向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非選擇題的解題程序一般是:
(1)、讀題,提取信息。這是解題的第一步。信息不僅來自題干,還來自小題;既有外顯的又有隱含的信息。要仔細分析。有時從要回答的問題入手再讀題,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特別要注意題干括號中的語句。
(2)、審題,明白題意。明白題意就是弄清題中告訴你什么?要你回答什么。
(3)、知識定位。知識定位就是圈定知識范圍,從而確定思考的范圍和途徑,避免盲目思考,無頭無緒,一籌莫展。
[例](江蘇生物)39.(8分)將一個土豆(含有過氧化氫酶)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若干片,放入盛有一定體積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針筒中(如下圖所示),以探究酶促反應的相關問題。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與數(shù)據(jù)分析答題。
(1)若土豆片為4片時,每隔5分鐘收集一次數(shù)據(jù),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出如下曲線圖。20分鐘后,氣體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
(2)若土豆片為8片時,和上述實驗所得的曲線(實線)相比,實驗結果的曲線最可能是下列
圖中的虛線。如果要獲得更多的氣體,在不改變溶液體積的條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其結果可用 圖中的虛線表示。
(3)為保證上述實驗的科學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 。
答案:(1)過氧化氫量有限 (2)c 增加過氧化氫濃度 a (3)溫度(或光照或氣壓等)
考查知識范圍:酶促反應的有關知識
分析:第(1)小題:
提取信息:題干:盛有一定體積和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針筒中。
明白題意,知識定位:要回答的問題是“氣體量不再增加的原因”。
思維擴散,找出聯(lián)系知識:結合曲線圖含義:在底物一定、酶一定的情況下,隨反應的進行底物越來越少,反應越來越慢,最終反應停止。
第(2)小題:
提取信息:①土豆(含有過氧化氫酶),②土豆由4片增至8片。
明白題意,知識定位:底物的量不變,增加了酶的量,則酶促反應速度加快,縮短了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但不改變反應的平衡。
第(3)小題:提取信息:酶促反應的條件。
(三)、全面準確解答
要準確把握試題中指示性詞語,要準確把握試題所問的問題,注意關鍵詞。
建議能夠將題中的關鍵詞、問題的關鍵詞標出來,以提醒自己答題時準確把握!
(二)、快速進入答題狀態(tài)
拿到試卷后先完成姓名、準考證號等的填涂,然后,快速瀏覽全卷,看是否有選做題,若有在試卷上做好醒目的記錄,以便提醒自己到時注意。接著便從選擇開始快速進入答題狀態(tài),注意解題三部曲(即先讀懂題意,排除陷阱,再定位知識,經(jīng)認真思考后才圈出答案),開考鈴響之前答案可用指甲劃痕標記,充分贏得答題時間。開考后,注意圈劃題中所有定語、主語,以幫助審題。
(一)、科學安排答題時間
1、時間分配:第Ⅰ卷55分,安排35分鐘左右時間,不能過快,急于求成會降低正確率,選擇題做完后,要及時涂信息卡。第Ⅱ卷65分,但題干信息量大,文字書寫的多,安排55分鐘左右時間,最后安排10分鐘機動時間。
2、做題策略:審題一定要仔細,不要還未看完題就急于草草下筆,結果勞而無功連基本題也失分。一般遇熟題,題圖似曾相識,此時應尋找與陳題的差異--陳題當新題解;遇陌生題,題圖陌生、生物情景陌生,如經(jīng)幾分鐘分析思考后仍無思路,則大膽跳過去,去做下邊的題,待全部會做的題目做好后,再來攻克它,有時受后邊題目啟發(fā),會產(chǎn)生靈感。否則一上陣就“卡殼”,“送分題”該得分卻未得分,因小失大。草稿紙要分塊使用,便于復查;用足考試時間,不提前交卷,剩余時間仔細復查。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